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不變的軍人本色 退伍軍人變身創業致富&&人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1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軍人瀟灑,豈止在疆場?”鄰水人劉儀軍,從普通的退伍軍人到創業致富領頭人,用軍人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創業路上開創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變的軍人本色。

       拼搏進取顯本色

       1993年12月,剛滿18歲的劉儀軍,應徵入伍到了他從小就夢寐以求的綠色軍營,成為北京武警第一總隊四支隊的光榮戰士。 “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劉儀軍經常這樣勉勵自己。 由於他的吃苦耐勞,勇於進取,表現突出,第一批進集訓隊,第二年升任班長,多次獲得獎章和榮譽證書。特殊的軍旅生涯將他鑄造成一名鐵骨錚錚的硬漢。

       1996年12月,服役期滿的劉儀軍,依依不捨地離開部隊退伍回到老家,被分配到鄰水縣東方紅煤業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他頑強拼搏,樂觀向上,積極主動,不斷開拓創新,勇挑重擔,很快升任保衛科長和採購科長,充分展示了軍人本色。

       1998年市場疲軟、企業效益不好,國有企業改制,自己也即將面臨下崗。如何適應國家新的經濟形勢的發展?他深深地知道: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國家用電量將不斷增大,煤炭行業必將大有出路同時,他也明白,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新知,增長才幹,跟上時代。他決心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完善,精益求精。當年,他就去成都參加煤礦礦長資格學習,獲得了礦長證和礦長安全資格證。

       商海浮沉勇亮劍

       2004年,隨著改革開放速度的不斷加快,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憑著不服輸的男子漢性格和敢打硬仗的軍人品質,他毅然選擇了自主創業之路。

       劉儀軍通過朋友介紹到重慶市彭水縣承包了一家瀕臨倒閉的煤礦。當時該縣煤炭行業整體水平比較滯後,生産設備差。開採技術落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劉儀軍拿出軍人的亮劍精神,迎難而上,通過增加投入,購買先進設備,因地制宜,採用好的開採技術和生産工藝,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生産成本,年底就扭虧為盈,贏利達20萬元。

       幾年的頑強拼搏進取,劉儀軍的資金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此期間,他又參加了中國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取得了國家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個人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北京全國民營企業高峰論壇會。

       回歸故鄉報桑梓

       2010年春節戰友聚會,當了解到許多戰友下崗在家待業,他決定帶著在彭水打拼的資金回到家鄉創業,解決家鄉就業問題,特別是解決退伍軍人再就業,為家鄉創稅收。

       劉儀軍和戰友在鄰水縣袁市鎮承包了一個效益不是很好的煤礦。因其煤炭質量差、矸石多、發熱量低,不易銷售,含硫量低,他決定籌資新建一個洗煤廠,走生産---加工---銷售一條龍産銷之路。他們按照國家合法程序,依法建廠,洗煤廠的前期工作已啟動。 

       血濃于水,不忘桑梓情。富起來了的劉儀軍已先後捐資30多萬元用於公益事業。然而他卻説:“我是一名黨員,是軍營鍛鍊了我,是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和經濟形勢成就了我,我應該為家鄉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這就是一名退伍軍人對黨和人民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