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張家場村:200畝梨園成村民致富主要來源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6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黃金梨、豐水梨、新世紀、綠寶石……大興區魏善莊鎮張家場村種了200畝精品梨,品種多達80余個。每年成熟季節,一望無際的梨園裏到處都挂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每畝産量高達6000公斤。僅此一項,張家場村民就能收入150萬元。栽種梨樹,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主要來源。

     張家場村緊鄰半壁店森林公園,是本市第一批8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共有村民134戶,人均收入1.3萬元。一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14棵百年古樹一字排開,“這是我們村的地標!”茶余飯後,村民們都愛到樹下納涼、遛彎兒。

     農業是張家場村的主導産業,全村共有溫室大棚60個,鋼架大棚60個,家家戶戶都種西紅柿、芹菜、西瓜、梨和各種菌類。其中,大棚主要以種植西紅柿為主,主要接待市民前來採摘。位於村子西北側的200畝梨園重點發展觀光、休閒、採摘,經過多年的培育和栽培,如今張家場村共有黃金梨、豐水梨、新世紀、綠寶石等80余種精品梨,每年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去年,全村200畝梨園畝産6000公斤,總收入高達150萬元,最多的一家靠賣梨賺回了8萬塊錢。

     前來採摘的人多了,張家場村的民俗接待也得到了發展。為了鼓勵村民搞民俗接待,村委會對8家區級民俗戶進行統一培訓,統一添置廚房用具和空調,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富裕起來的村民逐步改善起自己的居住環境。破舊的低矮平房被倣古四合院代替,泥濘的小路鋪上青磚,成為村子裏的步行街,家家門前進行梯田式綠化,一層一層種上五顏六色的草花,三季有花,四季常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