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創富新首頁 >

大學生創業指南:發現培育有潛質創業新人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2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大學生創業的夢想要開花結果,在理想與實踐之間有一座橋梁。橋梁穩不穩、寬不寬,直接影響著創業者的未來。2005年以前,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者很少,而從2006年到2009年間,這個數字躍升到了每年上百人,並保持穩定發展。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設立的大學生創業專項基金,為創業者架起了通向成功的寬闊橋梁。

  上海大學生創業基金會秘書長張德旺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發現並培育少數具有創業“基因”和“天賦”的準創業者,對創業成功至關重要。

  創業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

  張德旺首先給出了一組數據:截至2010年4月,通過基金會資助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有475家,他們3年存活率為30%,10%的企業正在穩健成長,有數十位創業者已經成為身價百萬的“書生老闆”。當然,他隨後補充了一句,成功者畢竟還是少數,創業的活力,應該來源於創業者的層出不窮。

  面對目前社會上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的質疑,張德旺覺得創業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我在成功者的身上,看不到他們的‘炫富’,他們更關心的,都是如何將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責任感;而那些失敗者,感激多於失望,創業的種子已經深深埋在心中,他們會在蟄伏一段時間後又東山再起。”

  他告訴記者一個例子:幾年前,一位同濟大學的畢業生搞互聯網創業,由於多方原因,創業失敗,他去讀研,幾年後,他再次來到基金會,這時的他仿佛脫胎換骨,並開始汽車電池的創業。創業失敗的經歷,使他更明白了自己要學的是什麼,在需求中學習是最有效率的。

  創造友善的創業環境

  在創業基金會工作了近4年,對大學生創業的環境之憂,張德旺深有體會。他認為,友善的創業環境和有用的創業教育是目前全國大學生創業環境所缺失的。為此,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在創辦之初就提出重視創業環境的營造。2007年,基金會聯合市工商局推出了大學生基金退出免交割程序,與人事局共同推出創業人才留滬相關政策;2008年,又與楊浦區聯合推出對大學生創業初期工商註冊階段相關費用減免政策;2009年,集合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發起實施“創業基金會-惠普大學生IT創業預孵化計劃”。

  一系列的努力讓創業的環境更加友善,讓創業的教育更加實用,大學生創業成為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特別通道”。2008年,基金會申報國家科技創新基金成功率達到40%,2009年,成功率達到87%;基金所資助的創業項目共申請發明及專利227項,獲得軟體著作權80項,獲得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認定19項;28家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資助。

  基金會覆蓋全市12個點

  大學畢業生中,大多數人不適合創業,而少數創業的人中大多數會失敗,但必定有一定比例的學子對創業的夢想比一般人想得更遠、也更執著。張德旺説,基金會就是聯合社會的力量,設計評價、篩選的機制,找到少數有目標、有激情、有能力、有準備的新“四有”新人,並助其成功。

  為此,基金會的“觸須”從最初復旦、上海交大、上大、上理工四個試點,發展到同濟、華東理工、華東師大、東華、電力、松江大學城、市創業中心等覆蓋全市的12個點,形成蜘蛛網般的組織體系。

  “在今後的3~5年中,基金會的目標是打造核心服務能力,設計符合創業者需求的多種支持服務産品,形成行業標桿。”張德旺告訴記者,目前基金會更多的是按項目來評審,分級給予資金支持。今後,基金會還將打造具有創業基因的測評體系,挖掘更多的創業人才。“我們已經設立了天使投資俱樂部,今年還準備創建創業訓練營,創業者社區,為創業夢想者插上強硬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