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農經]秋浦花鱖(2010.5.5)

2010年05月05日 23:46  CCTV-每日農經 我要評論

  

>>>進入《每日農經》官網

>>>更多精彩致富案例

    編導:解娟  攝像:鄭安平  記者:黃莉

    李白:“我今天怎麼有點多愁善感了?面對這秋浦美景,有什麼好愁的,杜牧兄不是在這裡當刺史嗎,找他聚一聚。喂,臭鱖魚做好了嗎?”

    臭鱖魚?這名字聽上去雖然有點不雅,可它卻是徽菜中的著名菜肴,它是以腌制一週左右的鱖魚為原料,配以特有作料烹制而成。在安徽省池州市,很多酒店都把臭鱖魚作為招攬顧客的招牌菜。

    消費者甲:“聞起來臭,吃起來特別香。”

    消費者乙:“這道菜很有特色,我們都喜歡點。”

    某酒店負責人:“好水出好魚,做臭鱖魚最好用秋浦河裏的花鱖。”

    秋浦花鱖屬長江水系翹嘴鱖魚,又名桂花魚,它腹小背厚,身體上有很多花紋,當然它最典型的外表特徵就是這翹翹的嘴巴了。

    池州市漁業局副局長吳春年:“它營養豐富,口感鮮美,富含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蛋白質含量百分之十九點多,脂肪含量很低,大概是0.8%左右。”

    秋浦花鱖主産地為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貴池古稱秋浦,相傳五代梁昭明太子非常喜歡食用秋浦花鱖,因為這裡水好魚美,封其水為“貴池”,遂改名為貴池縣,從此以後,貴池特産“秋浦花鱖”便名揚四海。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曾五次遊覽秋浦河,賞水品魚,留下了很多傳世詩句。

    池州市漁業局副局長吳春年:“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市開始進行秋浦花鱖大規模養殖,目前池州市秋浦花鱖養殖面積已達15萬畝。”

    記者:“最大的有多大?”

    養殖戶:“四十多斤,有五六十斤的。”

    記者:“五六十斤都有啊?快撈起來。”

    聽見沒有,有五六十斤啊,會有這麼大的鱖魚嗎?

    記者:“加把勁,大魚就要上來了。”

    記者:“抱一下,給攝像師看一下,舉高一點。”

    記者:“你看這個草魚有多大啊,50多斤,我抱一下。”

    哎,這就奇怪了,黃莉不是要採訪秋浦花鱖嗎,怎麼對大草魚感興趣了?難道説這大草魚和秋浦花鱖有什麼關係嗎?

    記者:“你看到了嗎?咱們的技術員正在給這魚打針呢,你可不要以為這些草魚生病了,其實它們打的是催産針。”

    池州市貴池區某養殖企業高級技師吳超:“這些草魚已經生長6年了,它們現在性發育成熟了,我們把它們選育以後人工進行催産,打催産針,是讓它發情,讓它産卵,然後孵化出小魚苗。在靜水裏如果不進行人工催産,它不發情,不交配,不産卵。”

    記者:“你看看,這些都是大草魚孵化的魚苗産下的魚卵,要不是技術員告訴我,我還真看不出來。”

    哎,黃莉今天到底是怎麼啦?一會兒抓大草魚,一會兒又看草魚卵,這究竟和秋浦花鱖有什麼關係呢?

    記者:“告訴你吧,這些草魚苗就是秋浦花鱖的食物,這秋浦花鱖有一個特點,專門吃活魚餌料,其它的都不吃。你看到了嗎?咱們養殖戶正在裝草魚苗,準備去喂秋浦花鱖。”

    記者:“都説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勞動,這養殖戶夠有情趣的,都跳起舞來了,我也來試一試。”

    技術員:“停!停!”

    記者:“你嚇我一跳,我剛找到感覺,怎麼啦?”

    技術員:“這不是跳舞。”

    記者:“那又怎麼跳?我看到他們在跳舞一樣。”

    高級技師吳超:“他們不是在跳舞,他們在給魚增氧,因為魚苗密度大,要把水花濺起來,給魚苗增氧,不是跳舞,跟跳舞有區別,像你那樣會把魚苗全部跳出去了。”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