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因地制宜瞄準石灰岩 小小金銀花成“致富花”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江門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幫扶單位領導到流山村了解金銀花種植情況。

       去年來,鶴山市駐樂昌市梅花鎮扶貧工作組結合當地實際,紮實開展扶貧工作,除了大富村創造性地走出“大富模式”之路外,各扶貧村在産業幫扶的指導下,也涌現出各有特色的扶貧經驗,為“大富模式”上升到“鶴山模式”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其中,由鶴山市委組織部等單位幫扶的流山村,就因地制宜地開闢了一條在山頭、石縫種植金銀花的致富路,並建立起一個面積超過20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此舉為樂昌不少石灰岩遍佈的貧困村脫貧致富提供了一個致富經驗。

  □文/圖 謝禮鳴 謝文清

       謀劃——因地制宜,多次調研明確新思路

       據了解,由鶴山市委組織部&&,聯合鶴山市委老幹局、鶴山市人大機關、鶴山市直屬機關工委、鶴山市人事局、鶴山市委黨校和團鶴山市委所挂扶的流山村,是梅花鎮三個革命老區之一,也是一個石灰岩遍佈、全鎮生存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行政村之一。該村有“七分石頭三分地”的講法,全村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為石灰岩山地,耕地面積只有1407畝,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5畝。今年年初,扶貧工作隊到達流山村時,該村下轄13個自然村,總戶數503戶3024人,人均年純收入低於1500元的貧困戶就有105戶301人。

       當駐村工作隊員將調查摸底情況反饋給&&單位後,鶴山市委常委、鶴山市委組織部部長楊健平對此非常重視,專門召集七個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商議幫扶對策。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情況,楊健平率領七個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專程驅車800多公里,前往流山村實地調研,並與樂昌市、梅花鎮及流山村黨支部、村委會幹部展開座談,探討改變流山村面貌的幫扶思路。

       經過一系列的調研謀劃,幫扶單位逐漸形成了一條清晰的幫扶思路:即“因地制宜,尋找適合石灰岩地區生長的經濟作物,進行産業幫扶”。

       取經——開拓視野,結合實際引來“致富花”

       帶著幫扶任務和工作思路,駐流山村工作隊員葉向陽、楊啟活兩人與村“兩委”幹部一起,開始反復探討種植經濟作物的思路。從4月初開始,他們發動村民種植優質生薑,利用相對集中的耕作區,建立了一塊30畝的生薑種植示範基地。不過,生薑必須在土質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才能生長得好。這對於寸土寸金的流山村來説,要想大規模推廣種植並非易事。於是,扶貧工作隊繼續發掘新的産業幫扶思路。

       4月中旬,駐村工作隊員了解到,鄰近同為石灰岩地貌的沙坪鎮,自2008年開始,由樂昌金草堂藥業種植公司發動村民種植藥用植物金銀花,現已開始進入開花採摘階段。駐村隊員隨即與村“兩委”幹部及13個村民小組組長前去考察。在沙坪鎮斯毛窩金銀花種植基地,他們了解到一種名為“九豐一號”的四倍體金銀花,具有産量高、抗逆性、適應性強的特點,適合在山嶺薄地栽植,且種植週期短,種植一年後開始有收成且可以連續收摘40年以上。

       參觀結束後,扶貧工作隊隊員認為,沙坪鎮的自然條件和流山村非常相似,如果流山村也能這樣種植金銀花,豈不是能為村民找到一條長久的“生財之道”?於是,他們馬上和斯毛窩金銀花種植基地負責人鄧永清商量,請他到流山村建立一個種植基地,發動村民種植金銀花。

       為了進一步發動流山村村民開拓視野,今年5月,有關&&單位領導邀請流山村“兩委”幹部到鶴山市參觀考察。流山村委會書記陳海深感觸很深,他説:“流山村數十年來未擺脫貧困落後的面貌,原因之一就是發展的膽識不夠,眼界不夠開闊。五星村和共和蔬菜基地能夠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我們為何不能根據自身情況,發展金銀花種植呢?回去一定要發動村民幹起來!”當天,楊健平,鶴山市副市長馮細就以及各幫扶單位負責人與考察組進行了座談,帶領村民們在貧瘠的石灰岩中殺出一條血路,以種植優質金銀花為主導,逐步形成一個適合本村發展的支柱産業,帶領村民尤其是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徹底改變流山村的落後面貌。

       啟動——金銀花基地現雛形

       回到流山村後,一場發動村民種植金銀花的“大動員”開始了。村幹部們分片包乾,將全村13個自然村分成4個片區進行動員,駐村工作隊隊員則負責到各包乾點督促引導。

       很快,上百戶農戶被動員起來了,他們紛紛表示要通過種植金銀花闖出一條致富路,想到自己的房前屋後,過去因為是石頭地沒有利用而荒了,現在一定要讓這些地“活”起來。一時間,整個流山村村民的談論的焦點都在金銀花上。

       當大家都被種植金銀花的前景調動起來、實質性洽談正在進行中時,村民們卻得知:今年金銀花種苗異常走俏,尤其是“九豐一號”品種更是供不應求,目前已經基本斷貨。怎麼辦?鶴山市幫扶單位得知這個消息後,一方面鼓勵村民們不要泄氣,另一方面和提供“九豐一號”種苗的金草堂公司洽談,希望公司想辦法從其它早先訂購種苗的客戶中調劑出部分來給流山村種植。扶貧工作隊隊員及流山村村民的熱情打動了金草堂公司,該公司答應先給一萬株金銀花種苗流山村種植,並表示鼎力支持流山建立金銀花種植基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把種植基地發展起來。由於種苗數量有限,大家決定先由流水坳、石墩背和塘邊三個村小組部分農戶先行種植,並集中在流水坳建立一個核心種植基地,其餘分散種植。

       5月下旬,當一萬株金銀花種苗運抵流山村時,村民們迫不及待地把種苗領回去,種到自家的房前屋後、山頭石縫裏。在30多戶種植戶中,其中有20多戶是貧困戶。三天后,一個核心集中種植地(完整地塊)8畝、分散種植地(房前屋後、石頭邊零星地)15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初步建立了起來。

       成長——産業主導脫貧新模式

       所謂“好事多磨”,當金銀花種苗下種,最需要雨水滋潤的時候,連續有2周時間,流山村沒能迎來一滴雨水。得知這一情況後,張學東率幫扶單位領導幹部再次前往流山村。他們翻山越嶺走進金銀花基地,詳細了解旱情。他要求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一起,組織發動種植戶及時澆水,確保種苗生長。受到鼓舞的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民一起,用雙肩挑來一擔擔寶貴的甘露,澆灌金銀花種苗。

       經過種植戶的精心護理,萬株金銀花終於紮下了根,頑強地生長起來了,成活率達到了96%以上。隨著金銀花苗的成長,種植戶們的笑臉開始綻露在臉上,他們開始給金銀花苗豎起了一根根竹竿,讓它們往上攀爬。石頭縫間泥地裏的金銀花苗,也在種植戶清理了周邊雜草後,逐漸開始沿著石頭攀爬上去。看到茁壯成長的金銀花種植基地,種植戶仿佛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而尚未種植的農戶也開始渴望早日加入種植行列。目前,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已經在緊俏的貨源裏,又預定到了5000株種苗,準備在炎熱高溫退卻之時,再分發給其他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種植。

       按照規劃,流山村金銀花種植基地明年將發展到120畝,3—5年內將發展到300畝。一個以金銀花産業種植幫扶基地為主導的幫扶貧困戶脫貧的模式,正在流山村漸漸形成,並將成為資源嚴重貧乏地區脫貧致富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