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手工編織發家支邊致富 幫助別人是她最快樂的事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7日 1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北辰區北倉鎮49歲的女農民劉姍,靠手工編織發家致富,她還帶著訂單遠赴新疆支邊,將自己精湛的手工編織手藝,手把手傳給新疆策勒縣達瑪溝地區貧困的維吾爾族婦女,帶領他們脫貧致富。“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幫助她們掌握一技之長,追求美好生活,我覺得這是我生命中最美麗的事。”劉姍説。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昨天,記者見到劉姍時,她正在進行手工編織。幾支編織針在靈巧的手中,飛針走線間編織出不同的圖案和款式,很快一頂精緻的帽子就成形了。劉姍是自學的手工藝品編織。由於頭腦靈活、領悟力強,僅半年,就掌握了編織技巧,開設了首家手工藝品店,實行産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很快她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她用勤勞的雙手“編織”出了自己五彩繽紛的幸福生活。自己富了,不忘別人,劉姍專門成立“愛心編織站”,召集村裏姐妹們以及鄰村四五十歲或者在家帶小孩兒的婦女來編織站,免費傳授她們編織技藝,使大家一起致富。

  手把手教達瑪溝姐妹編織技術

  一次偶然機會她接觸了新疆邊遠地區的貧困生活,她決定用自己靈巧的手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日前,她報名參加了市婦聯支援新疆的志願隊,來到新疆貧困縣策勒縣,手把手教維吾爾族姐妹們手工編織技術。達瑪溝地區處於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邊緣,風沙大、天氣幹,她克服困難,從最基礎的動作教起,認真教來學習編織的50多位婦女,使她們慢慢掌握了編織技能。語言不通,她經過琢磨,發明了“符號教學法”。符號“∧”代表下針,符號“—”代表上針,然後把編織順序畫成圖,看見“∧”,就織下針,有幾個“∧”,就織幾個下針。慢慢地,大家都能看懂了,學習的進度大大加快。讓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阿伊古麗的姑娘學得最快,她按照符號教學法很快出了成品,織出了兩頂帽子,一下子收入了12塊錢,這極大鼓舞了大家的幹勁兒。

  她要第二次去支邊

  經過這次短暫的支邊,劉姍與她幫助過的新疆策勒縣貧困婦女們結下深厚友誼。她對記者説,雖然自己是個農民,但自己用一技之長教會她們學會手工編織,幫助她們發家致富,聽到她們樸實的話語,感觸她們樸素的心靈,覺得自己幹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這是對自己心靈的凈化、精神的洗禮。同時,看到她們在艱難生活中那樣積極進取,自己今後生活中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看到她們的手越來越靈巧,擁有了一技之長,用自己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我由衷地祝福她們。”很快,劉姍將再次踏上一個月的新疆支邊之行,這次她是帶著訂單去支邊的。她不僅把自己的手工編織手把手教給維爾族姐妹們,還將實行一條龍模式,將她們的産品全部訂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