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成都首推青年創業保險 無抵押貸款最多貸100萬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1日 14: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從8月起,四川成都14個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的44家創業企業,將陸續受贈一套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量身定制”的創業保險,這是成都在全國率先推出青年(大學生)創業保險後,第一次正式投入成都創業青年群體中使用。

       作為受贈保險的創業者代表,四川成娛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仁健已經整理好了29名正式員工的基本信息,在未來的一年內,他再也不用為員工因公出現意外而負擔不起醫療費用擔心了,受贈的29份創業人身險讓每一位員工在遇到意外事故後,都能享受5000元~10萬元不等的賠付。成都青白江區種植草坪的創業者徐傑,則準備拿著自己受贈的創業金融信貸險,到銀行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為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做準備。

       “現有的成都青年(大學生)創業保險包括創業金融險、創業人身險、創業財産險等三個方面的保險和增值的培訓、諮詢、仲介服務。”團成都市委副書記惠朝旭表示,團成都市委與太平養老保險合作試水創業保險,就是為了給在成都創業的青年人織一張“安全網”,讓青年在遭遇意外傷害、貸款遭拒、産品損壞等創業挫折的時候,能夠“觸網受護”、“觸網反彈”。

       創業險將提高貸款額度

       24歲的酈汀2009年畢業後創立了成都蓉測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眼裏,成都青年(大學生)創業保險中最吸引自己的,是創業金融信貸險。

       創業金融信貸險要求企業出資人或參與管理決策人員投保,在3萬~200萬元的貸款範圍內,投保金額與貸款金額一致,如果貸款人因為意外事故死亡或高度殘疾,則由保險公司全額償還銀行貸款。例如,某成都創業者A在銀行貸款50萬元,同時投保創業金融信貸險,保額為50萬元,那麼,每年需繳納保費500元。在還款期間A突發意外導致死亡或高度殘疾,則由保險公司將A所欠銀行的50萬元還給銀行,如果A已經償還了銀行30萬元,則保險公司將未償還的20萬元給銀行,剩餘的30萬元給付家屬,作為子女今後的教育基金或贍養父母的一筆費用。

       “這樣的保險對於我來説,就是和金融機構談貸款的一個籌碼,起碼證明我有可能具備還款能力。”酈汀説,自己已經拿著創業金融信貸險的詳細説明,找到了一家信託擔保公司進行諮詢,得到的答覆是自己公司無抵押貸款的最高額度,可以從之前的3萬元提升到100萬元,“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啊!”現在,酈汀正調整自己公司的發展戰略,準備在年底貸款十幾萬元,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的軟體測試能力,吸引更多穩定的大客戶。

       酈汀的資金需求情況在青年創業者中具有普遍性。團成都市委創業辦工作人員王有輝通過對14個成都青年(大學生)創業園走訪發現:絕大多數創業青年在政策扶持下,都能拿到3萬元左右的小額貸款,但這3萬元一般不能滿足創業者的資金需求,10萬元左右的貸款才是真正有效果、有意義的。王有輝透露,在創業金融信貸險設計過程中,團市委和保險公司反復溝通的核心,就是怎樣提高投保企業的授信等級,使金融機構規避一定的放貸風險,從而提高放貸數目,“酈汀在融資上的轉機正是我們想要的效果,設計這個險種的目的初步達到了。”

       員工、材料、設備都能投保

       團成都市委調研發現,創業青年除了融資需求強烈以外,還有兩件非常擔心的事,一是擔心員工或創業團隊成員因公務受到意外傷害,二是擔心自己企業原材料、成品在運輸過程中被損壞。“員工或者團隊成員因公務意外傷害,高昂的醫療費用會壓得初創企業喘不過氣,或者企業直接就垮了,而原材料、成品在運輸中損壞,直接影響的是公司的生産進度和誠信,客戶可能就跑了。”張仁健一語説出心中的苦惱。

       王有輝介紹説,針對創業者普遍擔心的情況,創業保險中特別設置了創業人身險和創業財産險。創業人身險為每年100~550元/人,以創業園或公司為單位,集體投保。根據投保企業或團隊從事工作的危險程度、投保人數、保障範圍等因素,最終確定每人的保費金額。

       初創期企業可以選擇最低每年100元/人的投保檔次,具體保障範圍為:意外身故保障10萬元、疾病身故保障5萬元、意外殘疾保障5萬元、意外醫療保障0.5萬元和意外住院津貼50元/天。發展期、壯大期的企業則可以選擇保障範圍更大、費用相對較高的投保檔次。

       創業財産險既可以為廠房、倉庫、庫存材料、成品、設備等固定資産投保,也可以為進出口貨運中的原料和成品投保,即使發生自然災害導致財産受到損失,同樣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具體保費則根據企業投保財産性質、數量等因素決定。

       對於創業人身險,張仁健明確表示,在一年贈保期滿了以後,如果續買和使用期理賠的手續方便,自己還會考慮給員工購買,“就是給大夥的福利,也許是個留人的砝碼”,而對於創業財産險,自己會多比較幾家保險公司的同類産品後,再做決定。

       恐成負擔,創業者多暫時觀望

       採訪中,筆者發現,許多創業者對創業保險持觀望態度。

       成都盛世德科技有限公司不在第一批保險受贈企業的名單中,這家以銷售Crossplay服裝、道具及創意産品為主的企業,擁有25名員工和大量的進出口貨運業務,今年的産值已經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公司總經理助理羅陳坦言,儘管公司遇到過丟失貨物的情況,造成了幾千元的損失,但自己並不會首先考慮投保創業財産險,“因為丟失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而且現在一些民營的快遞公司可以隨時查到郵件的地理位置,如果丟失快遞公司會有賠付,對於初創企業來説,不值得額外花一份錢去投這個保”。

       對於創業人身險,羅陳認為這樣一筆額外的投保支出可能會成為公司的負擔。讓羅陳擔心的還有投保時簡單易行的流程,一旦進入理賠程序之後,會不會變得異常複雜?保險公司會不會鑽保險條款中的空子,以減少或免於賠償?張仁健、酈汀、徐傑等創業青年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憂慮。

       惠朝旭看來,創業者有這樣的憂慮很正常,他説:“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不一定會面面俱到,引入市場化手段為創業青年提供保障一定是必然趨勢,對創業者來説,一年人均100多元的保費不應該是負擔,而應該看做一旦出事之後的保障之源。”

       太平養老保險四川分公司銷售總監鄒月娟表示,此次推出創業保險的重要原則就是社會效益第一,要求保費低、手續簡單、以集體為單位爭取更優惠的價格。保險公司現在已經開通了一個報案電話、一部24小時開機的聯絡手機和“一對一”服務的客戶經理,保證投保的創業青年能在3~5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理賠手續,縮短了至少一半時間。據透露,太平養老保險四川分公司正在籌備將創業項目失敗等創業風險,列入保險範圍,“還需要大範圍地走訪創業青年,取得詳實的分析數據做支撐,推動新險種逐漸完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