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3日 14: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四川日報
“天氣熱,西瓜市場就更熱。內江和自貢就要了上千斤西瓜。”7月28日,潘俊良正帶著村民採摘西瓜。
因為帶領村民種西瓜致富,內江市市中區太平寺村村支書潘俊良有一個別稱:西瓜書記。
在潘俊良心中,有一條村民致富增收的上升曲線:2003年人均收入3000元,2009年人均收入7500多元,今年底實現人均收入過萬。“黨員幹部要帶著大家幹,要讓全村老百姓一起致富。”2003年上任時,潘俊良給村民許下這樣的諾言;幾年來,潘俊良踐行著這樣的諾言。
幾度摸索 尋找致富路
“通村水泥路到了家門口,馬上又要安天然氣。我們農村人也能過上城市的生活。”60多歲的村民潘祖義感嘆,“全靠潘書記給我們尋找致富路。”
怎麼讓村民富起來?潘俊良沒少動腦子。2003年剛上任,他就與村兩委班子自掏腰包到山東等地考察。回來後,潘俊良引來了四川檸都檸檬公司。公司投資100萬元在村裏租賃110畝土地,建起了檸檬生産示範基地。
潘俊良引進了第二個項目——“大禹蔬菜基地”項目。大禹公司要租賃土地600畝,合同期限10年。一下子要租出全村一半多的土地,村民擔心了,“萬一土質變差了怎麼辦?收不到錢怎麼辦?”
為了讓項目儘快落地,潘俊良挨家挨戶做工作。40多天后,600畝土地順利流轉。可惜,公司還是“夭折”了,村民的怨言讓他欲哭無淚。
反思後,潘俊良意識到:沒有消化吸收的招商引資只是“水中月”,沒有技術支撐的結構調整只是“鏡中花”,沒有大戶帶動的産業發展不能讓農民真正富起來。
不要酬勞 要種瓜技術
2004年,浙江麒麟瓜種植大戶來到太平寺村,讓潘俊良協調租地110畝,並答應私下給他1萬多元的酬謝費。潘俊良説,“土地可以幫你解決,酬謝費就不用給了,你把種瓜技術教給我。”
正值夏天,潘俊良天天蹲在60多攝氏度的大棚裏學習西瓜種植技術,浙江老闆挺感動,將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學到了技術,潘俊良第一年種了8畝地,凈掙3.6萬元,第二年,他在全村推廣種植西瓜。村民劉華安第一個動了種植念頭,潘俊良從選地、育種到種植管理,手把手教他技術。
這一年,劉華安的西瓜獲得了大豐收。村民們開始上門找潘俊良教技術。
隨著規模的擴大,潘俊良組織種植戶成立永安鎮西瓜種植專業技術協會。引進技術、種苗、申請“辛式麒麟”的註冊商標,幫助會員落實耕地、選育種苗、購置材料,對會員進行瓜苗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目前,協會會員已發展到103名,種植面積達600多畝,每畝西瓜純利潤達4000元以上。
不斷發展 致富不用愁
在永安鎮黨委政府支持下,潘俊良又先後引進了以經營花卉苗木和葡萄種植為主的含春園藝場項目和以養殖白烏魚為主的江龍水産養殖基地項目。
如今,這兩個項目正在成為村裏的龍頭帶動項目。潘俊良思考著今後的發展路徑:江龍水産發展成熟後,將魚苗分給村民養殖;在內威路沿線,村民賣西瓜、葡萄、檸檬形成一條街;賣魚可以搞成飲食一條街,臨近魚塘的村民家可以搞農家樂;今後還要引進業主,搞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項目。
“有這樣的&&人,我們致富不用愁。”村民潘華金笑著説。
潘俊良去年被省委表彰為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今年4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