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期:計生部門“贊助”公安,一場涉嫌違法的利益分贓
(2014-05-20)
全國兩會期間,反浪費依然是會內會外熱議的話題。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雷厲風行狠剎公款吃喝送禮風之後,在民間自發倡導的“光盤行動”席捲全國之後,很多高檔酒樓、高價品牌酒、奢侈品專賣店等,都感到寒意襲人。
於是有人提出“反對浪費,會不會抑制消費”的疑慮。那麼,反浪費和擴內需是否有抵觸?3月7日,商務部長陳德銘在人民日報明確回應:“靠奢侈浪費形成的畸形消費是不可持續的,我們擴大消費的根本依靠是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面向大眾的理性消費,而不是一小部分的高消費,甚至是浪費行為。因此,反對浪費和擴大消費不會産生矛盾,反對浪費最終會有利於擴大消費。”
這話説得明白透徹。鼓勵適度消費,並非鼓勵消費主義。所謂的“消費主義”是舶來品,説白了,就是一味追求體面消費,把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當作生活目標,覺得唯其如此,才能體現人生價值。一旦為消費主義所惑,消費不再是為了滿足實際需求,而成了身份的象徵、成功的標誌,“只重衣冠不重人”,衣冠下是怎樣的靈魂,則乏人思量。而樂於為消費主義推波助瀾的,是生産商和銷售商。在一些“先富起來”的人群中,消費成了一種宗教般的精神虛榮和自我滿足。“我們需要消費東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燒掉、穿壞、更換或扔掉”——銷售分析家勒博的話,就是他們的自我追求。
此前,一段時間“三公消費”的推波助瀾,使得消費主義確實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以吃為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曾一聲斷喝:“幾百個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國之敗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浪費的嚴重程度超乎想象。
莫言因絲絲入扣地描摹令人恐怖的饑餓感而在不久前獲得諾貝爾獎,幾乎於此同時,一個令人羞慚的數字在中國出爐——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調查,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相當於倒掉了兩億人一年的口糧!國外媒體聞訊,驚愕地稱:中國浪費的食物可以養活2億人,“很多中國人已經忘記了饑餓是什麼滋味”。
然而,饑餓並未遠離中國。2011年11月中國將貧困線的標準由每年1196元提高到2300元,中國仍有1.28億的貧困人口,佔全國人口近十分之一。更具體地説,他們仍然生活在一天靠不到6.3元錢度日,吃穿用行全在裏面。
未富先奢,這股奢靡之風甚至也在向普通百姓蔓延,就很教人擔憂了。看來,目前最切實也最可行的愛國行動,就是吃光餐桌上的最後一粒米、最後一口菜。事關中國形象,事關兩億人溫飽,事關民族復興大業,這最後一口,能不慎乎!
相關評論:
兩會系列評論之一:滿懷期待迎盛會
兩會系列評論之二:“美麗中國”行動應自公開透明始
兩會系列評論之三:十年奮發氣自雄
兩會系列評論之四:人民滿意是衡量政務作風的標準
兩會系列評論之五:民之所盼 夢之期許
兩會系列評論之六:收入分配改革是民心所向的共富路標
兩會系列評論之七:讓“城鎮化”成為億萬農民心中最溫馨的字眼
兩會系列評論之八:讓中國與世界更好“兼容”
兩會系列評論之九:依法治國新局面大幕開啟
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便民——司法公正的又一價值維度
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一:開放異地高考:推進教育公平的善舉
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二:寧可千日無戰 不可一日無備
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三:“民告官”案件棘手司法如何實現為民?
兩會系列評論之十四:機構改革,功夫在“名”外
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五:莫讓“標簽化”沖淡機構改革的主題
(2014-05-20)
(2014-05-19)
(2014-05-19)
(2014-05-18)
(2014-05-17)
(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