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這潭“死水”靠什麼來激活

特約評論員時言平 

  環境淪陷製造的生存之痛,已經成為民眾生活中的噩夢。清新的空氣被霧霾吞噬,乾淨的水源也遭遇流毒,更可怕的是,明明知道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然危機四伏,人心卻在無計可施中趨於麻木。

  最近央視播出的《新聞週刊》,聚焦“水危機”。節目透露,全國大多數城市的河道,都已進入劣五類水的狀態,不要説喝,連當工業用水的資格都幾乎沒有了。面對這個可怕的事實,央視追問:除了關注,最該做什麼?

  失去藍天碧水,是大自然對人類過度透支的懲罰。面對懲罰,虛無的懺悔顯然並沒多大的意義,環境的改變,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做了些什麼。保護和重建,絕不僅是口頭上的關注和誓言,更是具體的行動和嚴厲的監管。

  河道裏的水源,連當工業用水的資格幾乎都沒有,生命之源被污染,那人們靠什麼來維繫健康生存。“我們不生産水,只做大自然的搬運工”,請問,大自然中還有多少純凈的水源可供搬運?飲鴆止渴,毒水橫流,造就了環境淪陷時代人們的普遍命運,何其可悲!

  環境污染帶來的生存威脅,關乎著每個人的命運。按照常理,人人關心的問題,既是最迫切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形成合力去解決的問題。遺憾的是,面對環境危機,人人都表現出悲悲慼戚,行動上卻難以有所推進,環保問題,正如一溝絕望的死水,在抱怨的嚶嚶嗡嗡聲中,不斷惡化。

  保護我們的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企業亂排污,地方盲目發展,很多時候顯而易見,公共監督和政府監管雙管齊下,治理這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或並不難。但遺憾的是,很多時候,無論是監督者還是監管者,都出現選擇性失明。個中原因,怕更多的是政府沒有承擔監管職責,也弱化了民眾監督的信心。

  監督的廣度和監管的力度,決定著環保的格局和面貌。從法規制度上來看,制約亂排放行為的條條框框真不少,但往往被虛置架空。甚至很多時候,條款本身也是混沌的,處罰力度更是充滿了仁慈。在此情境下,本沒有商量餘地的環保問題,竟然成為一場荒唐的博弈,即環境保護和地方發展的博弈。這説明,環保危機對於某些群體而言,並未有清醒認識——“人沒了,發展還有什麼意義”,目光的短淺,讓這個污染肆虐的環境,一次又一次地表達容忍和妥協。

  面對環境災難,污染理應被視為公敵,不應該妥協。而要讓環保的行動不至於在無謂的博弈中消解,就必須依靠制度的淩厲,來保障監督和監管的效率。新的《環保法》已經出臺,對涉及責任承擔的各方是否建立了相應的追責機制,政府是否依然置身世外,需要厘清;套在排污企業頸脖子上的繩子,是虛無的存在,還是通過建立公益訴訟制度,來增加約束的力度,需要完善……總而言之,面對人人都將成為受害者的環境污染,監管和治理,不僅要有法可依,更要法出必行。

  公共的充分參與,法律規章的高壓治理,環保這潭近乎絕望的“死水”,才能在動態的監督和監管中澄清,才不會在無謂的博弈和推卸中加劇惡化。每個人都承擔起環保的責任,這場針對環境的救贖,才能夠取得實效,碧水藍天的願景實現才能可期。

  缺乏昂貴違法成本的束縛,缺乏強力有效的責任追究,缺乏廣泛的監督參與,缺乏切實可行的約束機制……環保問題,只能成為意識裏的危機、口頭上的革命,僵持之下,尚有拯救可能的環境危機,最終或成為不可逆轉的災難。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