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勿讓“國學天才”成高招犧牲品

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應屆生孫見坤總分比陜西一本錄取線低了6分,而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對他的要求是“達到一本線”。八名復旦大學教授聯名請求學校破格錄取孫見坤這個國學“天才”,然而陜西省招辦一直立場強硬,拒絕將孫見坤的檔案投到復旦。[>>詳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末龔自珍的這句話,在跨越了一個半世紀後仍然震耳發聵、引人共鳴。一個橡皮圖章就可以對8位教授的舉薦棄之不顧,就可以讓一個國學“天才”被“逼”進法學院,孫見坤的經歷讓人不由的反思:現行的招生制度,是在發現培養人才,還是在扼殺埋沒人才?


天才被卡背後的權力博弈與改革兩難

復旦與陜西招辦的招生權力博弈

自主招生還處於嘗試階段,雖然只是很有限的自主,但已經影響到了傳統的招錄格局和權力分配。如今部分權力分到了高校手上。權力被分走了,這當然是地方招辦很不舒服的,於是,就有了卡人的衝突。


其實復旦等高校在地方招辦前的小心謹慎,不敢得罪地方招辦,正如復旦招辦所言,並不願意和陜西省招辦“搞得太僵”。來年招生,大學和地方招辦的博弈還會繼續進行。[>>詳細]


“國學天才”的悲劇體現自主招生兩難

在我國,大學推進自主招生改革,也由此陷入兩難困境,一方面,從教育發展看,大學只有自主辦學,才能使學校具有靈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語),沒有辦學自主權的大學,只能失魂落魄;而另一方面,把辦學自主權交到缺乏教育聲譽與學術聲譽的辦學者手中,人們擔心,極有可能被亂用,教育的公平將失去保障。[>>詳細]


從孫見坤同學的錄取結果可見一斑,高校並沒有真正選擇學生的權利;而公眾之所以質疑,是由於獲得有限自主權的高校,並沒有對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公眾對高校的有限自主權,也不放心。


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陜西招生辦:雖沒有錯,但不夠開明

因高考成績比陜西一本錄取線低了6分,陜西省招辦拒絕投檔,本身確實合情合理,陜西省招辦的拒招理由,似乎也挺有道理,一是有規定,他們嚴格執行規定;二是害怕破格會撕開規定的口子,條子生、關係戶等腐敗會接踵而至。


但這兩個理由都可以商榷:規定是為了防範腐敗而非卡住人才,當教授們證明這確是個人才,與關係和條子毫無關係時,規定當然應靈活把握。“破格會讓規定開了壞頭”也是不必要的擔憂,這種公開透明、經得起陽光考驗的破格,不會給腐敗開口子。[>>詳細]


復旦大學:雖未能破格,卻仍可變通

這事沒有必要在是非上爭什麼曲直,也沒有必要多費唇舌,媒體更沒有必要炒作。説白了,不就是錄取不錄取的事嗎?復旦大學、陜西招辦都是聰明人,原則都可以堅持,而只要復旦大學與山西大學法學院協商:給孫見坤辦理轉學手續即可。假如有違“一年後才可以轉學”的規定,孫見坤也可以借讀于復旦,或者在山西大學法學院學一年法學課程,豐富些其他方面的知識也未嘗不可.......


國學天才:不上復旦,也可以學國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孫見坤對國學的興趣自小便有,在現行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仍能被大學教授盛讚“萬里挑一”,因此,能不能上復旦對孫見坤來説其實並不第一位,更重要是的是如何將這一興趣始終如一的堅持下來。


三輪車夫蔡偉只有高中文化,僅靠自學,十多年下來,居然成就了深厚的古文字研究造詣。因此才會被教授慧眼識才,直升復旦博士生。如果孫見坤可以將國學作為自己將來的人生目標,又何必一定非得上復旦呢?


飽受詬病的招生制度必須改

以分數選才和按能力選才割裂

問題的根源,依然在於招生制度的僵化,是以分數選才和按能力選才割裂下的對立與衝突。學術和教育講求因材施教,自然,有資質和潛力的“潛力股”,更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很容易塑造成型;制度講求剛性,如果分數成了唯一的評定標準,那麼就只能以此執行,除此之外的特例和優先,都容易導致秩序的混亂。[>>詳細]


“偏才”、“怪才”不受青睞

國學“天才”被“逼”進法學院,説明當下的自主招生制度完全走了樣子,有待於完善,這就要求對高校的自主招生權力更加明確,對招辦在自主招生中的權力也應當明確,從而讓自主招生權變得更明確,更具操作性。當下高校之所以在自主招生上縮手縮腳,除了教育體制本身形成的“惟成績論”因素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腐敗,只有剛性的成績才更能杜絕招生工作的腐化現象,保障招生的公平性。[>>詳細]


招生機制之外建立一種新機制

我們需要于現有的招生機制之外建立一種新機制,這種機制由大學的公信力、教授的清譽作為基本保障,使得大學能夠在一定範圍內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招生錄取。但是,為了確保招生公平,又必須設置一整套完善的信息公開和監督機制,讓公眾、媒體和相關部門都能夠對這種招生實施有效的監督,也只有這樣,高校招生才有可能實現選拔“天才”和錄取機會均等的有機融合。[>>詳細]


網友表態

“國學天才”該不該破格錄取?






不該



今日點擊
聯絡我們

責編:張鑫
聯絡:zhangxin@cntv.cn
出品: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
-------------------------------

版權聲明:中國網絡電視臺原創策劃,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點題

“一考定終身”的魔咒仍舊沒有破除,教育需要公平公正,但墨守程式化的條條框框同樣也是一種不公的體現。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