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毀意味著原來的投入打了水漂
含元殿後,位於中軸線上的一座原已建成的宮殿的鋼架被切割拆毀,所種的樹木也被拔出躺在基座下邊。在含元殿東側已建成的一座城門雕塑也被拆除,外面的一層鋼板已被切割開幾道,漏出內部的混凝土主體。在起重機的幫助下,工人們正用鑿岩機將其鑿斷。[>>詳細]
看到這一切(拆遷),旁邊一些圍觀的群眾都在紛紛議論,“剛建好的,為什麼拆了?”還有一個説道“前些天,麟德殿那邊地上的石刻也揭了砸碎,扔掉了。
第23期8月25日
耗資上百億的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將於10月1號開園,然而有市民反映,部分已建成的建築近期竟遭到拆除。事後西安大明宮保護改造辦公室主任周冰回應稱,大明宮遺址公園為了適應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需要,而進行了景觀調整,屬於搬移,而不是拆除。[>>詳細]
與傳統的拆遷事件不同,這次的“強拆”與城管無關,不過,如此耗時耗力的龐大工程,突然遭到拆除,難免讓人感到惋惜,畢竟投了不少納稅人的血汗錢。不過官員可並不這麼想,在“申遺”帶來的巨大利益面前,區區幾個景觀算得了什麼呢?就是把400億全拆了也無妨。領導們言之鑿鑿,也許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但才智有限小民們難免疑惑,這種建了拆,拆了又建的事實,不是折騰還能是什麼?
含元殿後,位於中軸線上的一座原已建成的宮殿的鋼架被切割拆毀,所種的樹木也被拔出躺在基座下邊。在含元殿東側已建成的一座城門雕塑也被拆除,外面的一層鋼板已被切割開幾道,漏出內部的混凝土主體。在起重機的幫助下,工人們正用鑿岩機將其鑿斷。[>>詳細]
看到這一切(拆遷),旁邊一些圍觀的群眾都在紛紛議論,“剛建好的,為什麼拆了?”還有一個説道“前些天,麟德殿那邊地上的石刻也揭了砸碎,扔掉了。
據正在現場施工的工人介紹,一年時間才建好的雕塑,光拆除費就用了至少28萬。之前地上鋪的是大塊石板,鋪好後,工人又在上面雕了花紋,整體做了一朵花的造型,差不多得花了1000萬,這幾天卻因為視察領導額一句“不好看”全被揭了下來,換成了小塊的石磚。當地居民也表示,這樣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看得老百姓心裏直疼,別讓建了又拆的鬧劇一遍遍重演。[>>詳細]
本來建成已經花了不少錢,現在拆掉同樣也要花錢,異地重建的話還要花錢……
大明宮遺址公園前期投資巨大,目前投資已達400億元,這筆錢到底是用在了什麼地方,有無貪污腐敗、暗箱操作之嫌。難道是該公園主管領導喜歡拿錢來折騰?期待當地監察部門的及早介入,查明400億元前期投資的資金去向,以此來解析大明宮遺址公園未開放遭遇拆除的真相![>>詳細]
管理方不為“建了拆”埋單,當然不會心疼。大明宮國家遺址的前期投入已達到400億,這些錢無疑是出納稅人身上,這些錢用都在了什麼地方,改怎麼用,納稅人當然有權知道!如此的建了拆、拆了建是否提前告知了納稅人?即便是拆除後的一塊小瓦礫,也是納稅人的心血。管理方公佈出賬目明細不僅是應盡的責任,也是對納稅人的一個交待。
早在2008年底,管理方就知道大明宮遺址公園將參與“絲綢之路整體申遺”。而這次搬移的三個景觀,是從09年10月份才開始建設的。在被記者問道:“中間有一年時間,為什麼沒能在景觀的建設之初就考慮到申遺要求,而導致工程返工呢?”時,改造辦主任回答:“我們一直想著按照申遺的標準來建設,但是申遺的標準比較模糊。”[>>詳細]
大明宮遺址公園景觀眾多,為何偏偏這幾處景點遭到拆除?
一是因為領導的一句“不喜歡”:根據當地的群眾介紹,之前地上鋪的是大塊石板,鋪好後,工人又在上面雕了花紋,整體做了一朵花的造型,差不多得花了1000萬,這幾天卻因為視察領導額一句“不好看”全被揭了下來,換成了小塊的石磚。
二是因為所謂群眾專家的建議:改造辦主任在報道中透露,有群眾也有專家提出有個別的構築物不太符合申遺要求,希望把這些東西搬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進行表現,我們覺得搬移會更好。
這兩條並不構成這些景觀拆除的充分必要的條件。
最後我們要説説,是不是與所謂的“申遺要求不符”就可以不計成本的拆掉了事?在改造辦眼中,只要是在建設中糟蹋錢就正常,只要滿足申遺需要,再大的浪費也不算浪費。其他地方為申遺動輒花十幾億元都不為過,大明宮“建了拆”根本不值得一提。
申遺的目的是為了文物的保護文化的傳承,撇開這一基礎,而妄談什麼“申遺要求”本身就是曲解了申遺的本意。[>>詳細]
拍腦門盲目決策是造成類似亂象的根本原因。部分幹部權力太大,缺少最基本的制衡,政府幾個領導拍拍腦門,一項重要決策就出臺了;體制內部無人質詢,因為既無真正有效的質詢機制,“閒雜人等”也無人敢表示異議,甚至,有些人大唱讚歌還來不及呢。至於體制之外,也就是社會人士和民眾,更沒有諫言的機會,利益攸關的百姓要反對政府決策,基本是螳臂當車。[>>詳細]
是
|
不是
|
責編:張鑫
聯絡:zhangxin@cntv.cn
出品: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
-------------------------------
版權聲明:中國網絡電視臺原創策劃,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