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預算法修改收到33萬多條意見 專家建言強化監督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7日 07: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預算法修正案(草案)5日結束公開徵求意見.(圖片截圖來自:中國人大網)  

       33萬多條意見體現公眾對“經濟憲法”的關注,部分專家建言強化人大監督權

  本報記者 王亦君 郝帥

  33萬多條意見,公眾將空前的熱情投向了《預算法》修改。

  8月5日,全國人大網就《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徵求意見截止。據全國人大網披露,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共有19115人(次)通過網絡提出意見共計330960條,超過了去年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徵求意見時收到的23萬多條意見。

  8月3日,國內部分知名財稅法學者齊聚北京大學法學院,參加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主辦的《預算法》修改研討會,學者們紛紛表示,草案中有關“預算公開”、“政府全部收支都要納入預算”的規定有了進步。《預算法》修改來之不易,囿于我國現行體制,不可能做實質性的大修,但是預算的基本原則必須堅持,屬於人大的預算權力應該得到保障。

  《預算法》素有“經濟憲法”之稱,現行《預算法》從1995年1月1日起實施,至今已17年,這是首次修改。此次《預算法》修改于2004年啟動,跨兩屆人大,兩度成立起草小組,因為爭議重重,直到2011年12月下旬,草案才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2012年6月下旬進行了第二次審議。

  學者們希望通過此次修改改變我國現行《預算法》過於濃厚的行政法特徵,強化人大對政府花錢行為的約束。

  該不該增加“非經人大授權不得開支公款”的條款

  現行《預算法》規定的立法宗旨是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健全國家對預算的管理,草案堅持了這一宗旨。對此,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大旗認為,《預算法》本質是規範各級政府收支行為,對預算實施控制和監督,如果把預算作為行政機關的管理工具,具體制度設計就會很有問題。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朱為群表示,如果把“國家”理解為“政府”的話,預算法就成了上級政府約束下級政府的“內部”法律,成了一個政府管理工具,而不是人民對政府支出行為的法律約束。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指出,《預算法》修改首先要建立的第一道防火墻是代表公民的立法機關向政府提供預算授權,即行政部門不能從公民那裏拿走任何錢財,也不能進行任何支出,除非得到來自代表公民的立法機關的明確授權。

  長期以來,大量“預算外資金”、“小金庫”的存在表明,許多公款的獲取和支出並不在預算授權的框架內,而在立法機關、審計機關的監督之外。但是,草案中沒有“非經人大授權不得開支公款”這類條款。

熱詞:

  • 預算法
  • 人大網
  • 人大監督權
  • 糧食直補
  • 強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