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要聞

生存、尋伴、繁育:揭秘大熊貓回歸自然之路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13日 15: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新聞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新媒體熱點 更多
央視評論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原標題:

  2歲2個月的雌性大熊貓“張想”11月在四川雅安栗子坪自然保護區進行放歸,“張想”稍顯遲疑地走出籠後,便迅速消失在山林之中。“張想”邁出籠的這一小步,對於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而言卻是邁向了新的階段。

  中國野生大熊貓主要分佈在六大山系,其中涼山和大小相鄰兩個山系的熊貓偏少,呈現出小種群比較多、種群隔離高、滅絕風險大的特點。這會造成越來越多的大熊貓近親繁殖,因此有必要給這些區域的小種群增加個體,參與種群繁衍,這被科研人員稱為“復壯”,也是大熊貓野化放歸的初衷。

  2006年4月,經過兩年多的野化培訓,雄性大熊貓“祥祥”被放歸臥龍自然保護區“五一棚”地區,成為歷史上首只放歸野外的圈養大熊貓。但第二年的2月,研究人員在雪地裏發現了“祥祥”的屍體。從解剖結果分析,“祥祥”可能與野生大熊貓打鬥後,從高處摔落致死。

  “祥祥”的意外死亡,加上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對臥龍自然保護區的破壞,大熊貓放歸計劃一度擱淺。2010年,隨著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穩步提高,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認為,現階段是熊貓野化的最好時機,只有野外的大熊貓種群數量穩定增長,大熊貓才能真正擺脫瀕危境地。

  2012年10月,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訓場出生的熊貓寶寶——雄性大熊貓“淘淘”,皮下埋植國際通用的ID身份識別芯片,攜帶GPS頸圈等先進裝備,開始獨自野外求生。2013年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趕往栗子坪探望3歲的“淘淘”,紅外攝像機拍攝到的它健康狀況良好,已經適應了野外環境。

  “我們進行過反復論證,科研人員開了很多次研討會,就是要吸取第一次的經驗教訓。”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黃炎介紹,“祥祥”的失敗歸因於人工干預太多,這催生後面的新項目採用“母獸帶崽”和“隔絕人類影響”的方式展開。

  臥龍野化基地為大熊貓設計了三個階段的野化開放性野化培訓圈。首先由熊貓媽媽教會幼仔爬樹、吃食、找棲息地等生存本領。“淘淘”和“張想”在野化訓練中表現出很多共性:4個月時學會走路,5個月時學會爬樹,14個月後跟著媽媽學會覓食,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下,它們知道如何躲避災害,怎樣尋找食物。

  為減少對“淘淘”“張想”的人為干擾,避免形成對人的依賴,科研人員每次接觸它們時都要穿上“熊貓服”,並在服裝上塗抹大熊貓的糞便和尿液,過程中也儘量不發出聲音。“淘淘”“張想”都不喜歡與人親近,當有人靠近時均會快速逃離。

  通過天敵模型的野化訓練,“淘淘”“張想”練就了識別能力:當嗅聞雲豹、金錢豹、雪豹、黑熊的糞便及尿液後,它們會立即出現噴鼻、流唾液、哼叫等行為,隨即便上樹躲避或逃跑,當聽到天敵的聲音後,躲避行為更為明顯。

  據黃炎介紹,研究中心一般會從現有圈養種群中選擇2至3隻大熊貓,經過26個月的母獸帶仔野化培訓,個體和行為發育正常,警惕性較高,能識別天敵和伴生動物,基本具備覓食、空間利用和棲息地選擇等野外生存能力,這樣層層選拔合格的1隻大熊貓才能放歸野外。

  大熊貓放歸成功通常分幾步:第一步大熊貓要至少存活一年,自己能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大熊貓要能參與到野放區域當地的“社會交往”,建立自己的領地,在發情期能“找到伴”;第三步,就看能不能繁育後代,如果放歸的熊貓沒有生育“下一代”,那麼放歸併不成功。2013年11月雌性大熊貓“張想”的放歸,從大熊貓野外繁殖特點上推測,其參與野外種群繁育的幾率更高,這讓科研人員們看到了希望。

  日前,記者從大熊貓保護國際研討會上獲悉,2013年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已達到了376隻,圈養大熊貓已經形成了一個可自我維持發展的健康種群底線。未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將開展單個幼仔野化放歸、懷孕熊貓野外産仔等大熊貓野化放歸新嘗試,將有越來越多的大熊貓沿著“淘淘”“張想”的足跡回到大自然。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生存 尋伴 的新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