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人物歷史自然科技文化軍事文化經濟專題

用影像講述民族的命運
——訪8集大型紀錄片《東方主戰場》編導團隊

抗戰勝利70週年東方主戰場影像館首頁 央視網 2015年08月28日 18: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第二集導演張寶平

第二集導演張寶平

  作為第二集導演的張寶平,在採訪之初就強調本集的設定理念是全面創新、與時俱進。張導説:“時代變了,觀眾的審美以及對片子的認知也在不斷地變化,要想真正抓住觀眾的心,靠以前老紀錄片的手法,力量遠遠不夠,必須在拍法和編法上有所突破。”張寶平導演在接到本子之後,認真鑽研和揣摩的態度不用多説,單單在拍攝盧溝橋事變這一聞名中外的歷史事件時,他就夜以繼日地連看十多部跟這個事變有關的片子,在總結前電視人智慧的基礎上,他不斷地“頭腦風暴”,面對新時代新觀眾,張導立志創作出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新畫面。

  關於盧溝橋事變這一表現手法,張導有他自己別具一格的創意。首先,它將盧溝橋事變的見證者擬人化。他選擇的見證者正是這座橋上的石獅,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唯獨這座橋上的石獅巍然聳立。“橋上有多少座獅子,就有多少雙眼睛。”張導通過這一句點睛之筆,直戳人心。對於日軍炮擊宛平城向中國發起進攻這個重要歷史事件,張導的畫面語言有其獨到之處,他將盧溝橋與富有中國文人色彩的盧溝曉月相結合,將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自古以來的和諧安寧之地,通過一組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將真實的盧溝橋和油畫中的盧溝橋進行切換,兩兩相襯中把日軍踐踏盧溝橋美景的殘忍與野蠻烘托的淋漓盡致。電閃雷鳴的背景和橋上的石獅,意味著中國人民在怒吼,從此進入保家衛國的戰鬥中。為了畫面效果的真實,張導和攝製團隊一行人早出晚歸,極盡所能拍攝到意想中的效果,筆者認為這正是一個紀錄片人工作態度的彰顯。

  最後,張導説:“紀錄片做出來是給觀眾看的,如果觀眾不看,也不能怪他們,我們創作人要查找自己身上的原因,觀眾不在意的東西,我們導演務必要在意,只有我們做好了100分的工作,觀眾才有可能吸收60分或者以上的精髓。”作為一名電視導演的他,一直為大眾能夠更好地吸收而默默努力。

我要糾錯編輯:李斐 責任編輯:
實時熱點
  • 歷史
  • 科技
  • 人物
  • 經濟
  • 軍事
  • 自然
  • 文化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Android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更多
《開講啦》
《開講啦》是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邀請“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詳細 >
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詳細 >
《等著我》
中國唯一一檔利用國家力量為普通大眾實現“團圓夢”的大型服務類節目。我們..詳細 >
百家講壇 《風雲南北朝之苻..
苻堅是南北朝時期前秦的一位君主。他一生大部分時間裏都空前成功,文治武功..詳細 >
熱點專題更多
860010-1119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