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原標題:
《黨史故事100講》—《生産運動 渡過難關》 9月4日播出
1941年,在日本侵略軍的瘋狂 “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下,解放區的財政經濟面臨了極為嚴重的困難。
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開赴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經過3年奮戰,在缺乏生産資金和生産工具這樣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把南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359旅可以説給延安大生産運動開了個好頭,那麼這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産運動究竟是怎麼發起的呢?
大生産運動使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勝利地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最困難時期,不僅為支持敵後長期戰爭,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密切了黨政軍民關係,樹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積累了經濟建設的經驗,培養了一大批經濟工作幹部,使他們不僅會進行革命戰爭,也學會了發展生産,經過幾年的艱苦勞動,整個邊區徹底變了樣。
在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之際,《百家講壇》欄目邀請黨史專家邵維正老師,為您講述《黨史故事100講》(抗戰篇)第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