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原標題:
《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三部第六集【2月17日播出】
主講人:錢文忠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等節目。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
節目介紹:
2015年春節期間,《百家講壇》繼續推出《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三部,今天播出《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三部第六集《胡 淩 霍》。
胡姓
胡姓族人有一支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胡騎校尉。胡騎校尉是漢武帝特設的軍隊官職,專職掌管駐紮在池陽(陜西咸陽)的胡騎軍隊,胡騎校尉之職不常設。由於胡騎校尉專職掌管“胡人”,因此多由驍勇剽悍而又忠誠大漢王朝的將領統轄,其中不乏歸附漢朝的外族將領。在其軍隊將士中,多有以軍隊稱制為姓氏者,稱胡氏。
胡姓人氏有一支源於避禍改姓,起源頗為傳奇。當年,唐昭宗李曄因避朱溫叛亂,被迫由長安遷都洛陽。他自知此去東都必死無疑,並將遭滅族之災。便和皇后商量,將襁褓中的第十子,託付給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果然,同年仲秋,朱溫指使屬下追殺了李曄,又將其9個兒子縊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鄉徽州,住了下來。胡三公作為義父,精心撫養李氏皇家最後一絲血脈。為安全起見,他將“皇子"棄李姓改胡姓,並取名胡昌翼,後唐同光乙酉(925年)胡昌翼以明經科及第,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後,決定再不踏進官場一步。他從此隱居,閉門專事經學研究,注有《周易專注》,人稱“明經公"。明經胡氏後人中,為官者少,大多以做學問和經商著稱。最為知名者當數紅頂商人胡雪岩、文化名人胡適等。“明經胡”又稱“李改胡”。
淩姓
淩姓源於地名的一支,出自遠古帝王伏羲氏的誕生之地淩。淩,就是傳説中遠古第一帝伏羲的誕生之地,因境內有淩水為地名。在漢末至三國的戰亂時期,其地住民有避難而紛紛外遷者,為將來便於聯絡,便以居邑古名稱為姓氏,即稱淩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或避難改姓為氏,後有簡筆為淩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淩氏與姬姓淩氏族群沒有任何干係,大都尊奉伏羲氏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姬姓淩氏合譜。
而淩姓正宗的得姓卻是源於官職名稱。據史籍《通志》記載,周文王的兒子姬封被周武王封在古康國之地,稱康叔,後建立衛國,史稱“衛康叔”。衛康叔有個兒子在周王室為官“淩人”,淩人亦稱淩陰、淩室,是當時的一種掌冰政之官,《通志·氏族略》上記載:“衛康叔支子為周淩人,子孫以官為氏,吳志有淩統。”從這些文獻來看,淩氏最初源自周文王的孫子姬封,由於他的兒子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淩人”一官,所以才“以官為氏”而姓了淩,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淩氏正宗。
霍姓
霍姓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姓氏,尤其在漢代,霍姓因為霍去病和霍光這一文一武兩兄弟的功績而聲名顯赫,從而使霍姓成為家喻戶曉的姓氏。
霍姓的來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初期,周武王把弟弟叔處封在霍地,就是現在山西省臨汾地區的霍州市,稱為霍國,後來霍叔和蔡叔、管叔一起奉命監管殷商遺民,當時稱他們為三監。
後來,紂王之子武庚發動叛亂,霍叔也受到了牽連,最終被周成王廢為庶人,而霍叔的始封地霍國依然存在,一直到春秋時期才被一度稱霸的晉國所滅,霍國的後人為了不忘故國,從此就以國為氏而姓了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