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5年2月28日下午在北京親切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全過程、滲透社會生活各方面,緊密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倡導共産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守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風、社會家風建設,特別是要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領導幹部、公眾人物、先進模範都要為全社會做好表率、起好示範作用,引導和推動全體人民樹立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現當代中國孜孜以求的價值,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中國類似的追求。歷史文獻記載了古代國家在初創階段的重要求索方向,這主要體現在當時一些偉大的帝王身上。作為五帝之首的黃帝就極具代表性。《史記》描述他“幼而徇齊,長而敦敏”,反映的是中國文明初曙期對於道德文明的追求;還敘述他“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其中部分地反映了對富強價值的追求;還説他“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和“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反映的則是對天人和諧的追求。至於民主,在中國傳統時代基本上沒有以制度形態出現,不過,和民主有些類似但處於較低層次的民本追求卻非常豐富。《尚書》(文獻真偽爭議問題此處不做涉及)中所説的“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和“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是相當典型的論述。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臣魏徵經常引用《荀子》的名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更是民本思想在治國為政中的體現。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體現的是人類近代社會的價值追求,但在中國傳統社會上也有萌芽式的存在。由於傳統社會中王權官權的強大和宗法禁錮的嚴厲,個人的自由是相當稀缺的,而追求自由就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願望和選擇。這相當多地表現在他們愛情行為上。據傳,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是一對自由追求愛情成功的例子,《玉臺新吟》記載的焦仲卿夫妻則是著名的悲劇例子。《詩經·小雅·節南山》記載“昊天不平,我王不寧”、“郝郝師尹,不平謂何”,表現的是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從“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理念到卷帙浩繁的各朝法律條文都反映了前近代的法治價值追求是不缺乏的。當然,我們要看到這裡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處於相當低下水平上的,既達不到資本主義的這些價值水平,更與社會主義的這些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在中國傳統個人價值追求上可以説相當普遍,既有思想理論層面的大量論述,更有諸多個人行為的體現。愛國和敬業經常被表述為“忠”,誠信和友善則被表述為“信”和“仁”,各代思想從本體論、人生觀、價值觀等多個角度展開了深入的研究。顏真卿、顏杲卿、岳飛、文天祥、于謙、史可法等都以殺身成仁體現了愛國的價值追求。敬業往往體現在一些有智慧的企業家的經營之中。至於誠信和友善則更是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