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61018 長征足跡:通江的奮鬥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18日 20:03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之前,全國共有十余個革命根據地,川陜革命根據地則被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疆域”,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這裡頑強戰鬥,血染山河,創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在四川省通江縣,有一座紅四方面軍總醫院,在蘇區保衛戰中收治了大量紅軍指戰員。由於條件艱苦,傷勢過重,許多人犧牲在這裡,醫院于1934年7月修建了一座烈士墓,以此悼念戰友。時至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對這座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使它更加莊嚴肅穆,以告慰英靈。今天,四面八方的人們在這裡尋找烈士的足跡,領悟紅軍精神。

在大巴山的深處,四川省通江縣的王坪村,漫山遍野矗立著成片的墓碑,共計25048名紅軍烈士安葬於此。與墓碑相鄰的,是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這是許多烈士犧牲的地方。在通江,孩子年滿10歲,家長就要帶著孩子到這座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感知過去,這是多年形成的慣例。

1932年12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轉戰3000里,佔領通江兩河口,並以通江為首府,建立了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

剛到通江的時候,紅軍兵力為14000余人,之後兩年多的時間裏,近5萬通江子弟加入紅軍,投入到激烈的蘇區保衛戰之中。時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徐向前曾經這樣説:“在川陜蘇區兩年半的時間裏,有兩年都在進行戰爭。因為如此,座落在王坪村的紅軍總醫院才收治了這麼多的紅軍傷員,在他側旁才安葬了這麼多的紅軍烈士。” 

老紅軍謝朝榮接受採訪時説:“我那段時間在王坪醫院當護士。王坪醫院住的傷兵有5000人,那一段時間犧牲的人很多,藥材缺乏,我個人手上埋的都有百人以上。”

那時,對於紅軍戰士而言,“犧牲”的幾率時常高要于“生還”的可能。最初,醫院將傷重不治的戰士一人一口棺材就地安葬,後來,烈士越來越多,便只能因陋就簡集中掩埋,加上後來從戰場上收殮的烈士遺骸,就形成了一個近萬人的集中安葬區。

1934年7月,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決定,修建烈士墓,由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設計墓碑並題寫碑文。據介紹,墓碑上的斧頭和鐮刀之所以向下,是為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哀悼之情。追悼會上,大家高唱國際歌,告別犧牲的戰友。

通江縣嘯口村村民聶正遠告訴記者:“我父親從1934年一直守這個墓,守到1982年,身體不行了就給我辦交接,他説孩子,你對這些紅軍烈士要好生守護,紅軍是為我們老百姓打江山吃的苦頭不少。”村民王建剛説:“我一天不來就覺得心裏缺點什麼,心裏就會不安,只要我能夠動,我就要一直堅持掃(掃墓)下去。”

這裡的英烈墻上鐫刻著來自全國12個省份7000多名烈士的姓名,而由於戰事慘烈,許多烈士的身份已無從查詢,於是,紅軍戰士便立下了251座紅星無字墓碑。為了弘揚紅軍精神,讓後人了解這段歷史,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對這座紅軍烈士陵園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將原來35畝陵園核心區擴展到現在的350畝,山坡上矗立的17000多座紅星無名墓碑是從全縣50多處散葬點遷葬過來的。

遷葬啟動的時候,通江百姓按照祖先的規矩,用隆重的儀式送別世代相守的紅軍烈士前往王坪。2012年5月9日,修繕後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正式開園。

作為紅軍烈士陵園的組成部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也進行了相應的修繕,透過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這座戰地醫院當時的運作情況。講解員介紹,當時的手術一般主要是提取異物、截肢、縫合,因為缺少麻藥,所以會在傷員嘴裏含一根木棍,防止傷員咬傷自己的舌頭,每場手術都是含著血和淚完成的。通江縣人民醫院護士長張琳説:“沒有消炎藥、沒有鹽水、沒有酒精,在都沒有的情況下,護士用舌頭給傷員舔傷口,在現在的話,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在救治紅軍官兵的同時,這裡的醫護人員還想方設法為服務群眾。1934年春天,川陜蘇區部分地區流行傷寒和瘧疾,醫院聞訊,立即組織人員上山採藥並製成藥劑,免費向群眾發放,及時控制了疫情。

通江縣人民醫院院長郭仕平説:“現在咱們的條件和當年紅軍醫院的條件,已是大不相同了,但是紅軍服務群眾關愛群眾的精神,是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光大的。”郭院長介紹,醫院的急診科,也是全縣貧困人口就診的綠色通道,需要住院的患者,實行先住院治療後出院結算,總的個人負擔不超過總費用的10%。

在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同時,通江縣把每年新增財力和地方財政收入的60%用於貧困村的脫貧。戰爭時期,紅軍與敵人作戰,時至今日,通江人則在與貧困作戰。

楊福成是通江縣興隆鄉村民,家在深山,耕地匱乏。他把孩子交給年邁的母親,獨自外出打工,可即便這樣,也常常入不敷出,此時,通江實行“萬名幹部駐村,精準扶貧到戶”,縣直機關的幹部葉永斌來到了他的家,按照縣裏的扶貧搬遷規劃,著手幫楊福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一個新家。

楊福成的住房年久失修,已成危房,而就在“屋漏偏逢連夜雨”之際,他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通江縣興隆鄉黨委副書記杜學良告訴他,按照統歸自建的補助標準,人均是25000元,他家4口人會得到補助款10萬元,建新房基本上不用自己掏錢了。看到房子的效果圖,楊福成很滿意,説自己盼都盼不到這麼好的房子。

選定了新址之後,葉永斌又和鄉村幹部一道,為他在新家附近調整適於耕種的地塊兒。楊福成感動得哭了,他説:“我經常教育孩子,我説不管在學校,在哪,都要記住幫助過自己的人,要知道報恩。”

再過幾個月,通江縣將有12000戶貧困群眾住進新房,而王坪村隨著紅軍烈士陵園的修繕,已先期完成了改造。烈士墓旁的王坪新村,是一個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農村新型小區。

有一位通江籍老將軍,當年帶領2000多名同伴參加革命,最後僅3人倖存。1935年,通江全縣共有48000人參加紅軍,到全國解放,倖存者僅4000多人。那位老將軍覺得愧對鄉親,一生不忍再回故土,但他把畢生的積蓄,捐給了家鄉的學校,獻給了孩子們。

讓這位老將軍欣慰的是,今天,新一代的通江人在珍惜現在,放眼未來的同時,也始終銘記著把生命獻給這片土地的英靈。

在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記者在紅軍烈士陵園見到了通江縣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對這座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他們抒發了自己的感想。孩子説:“我覺得,這裡就像一盞燈,不光照亮了過去,也照亮了現在,它讓我知道了,應該做一個對大家有用的人。”母親説:“我覺得它像一把傘,一把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傘,能有今天,是因為這麼多犧牲在這裡的人在保護著我們。”父親説:“我覺得它像是一把鑰匙,一把可以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就能擺脫貧困,大家都過上更好的生活,也讓先烈含笑九泉。”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8日 20:03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之前,全國共有十余個革命根據地,川陜革命根據地則被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疆域”。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這裡頑強戰鬥,血染山河,創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在四川省通江縣,有一座紅四方面軍總醫院,在蘇區保衛戰中收治了大量紅軍指戰員。由於當時的條件艱苦,傷勢過重,許多人犧牲在這裡,醫院于1934年7月修建了一座烈士墓,以此悼念戰友。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對這座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使它更加莊嚴肅穆,以告慰英靈。 (《焦點訪談》 20161018 長征足跡:通江的奮鬥)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