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61019 長征足跡:傳奇的數據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19日 20:04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紅軍不怕遠征難。“不怕”,體現的是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難”,涵蓋的是説不盡的槍林彈雨、圍追堵截、忍饑挨餓、九死一生。對這樣一段傳奇、一部輝煌的史詩,可以有無數種視角去觀察,有無數種方法去研讀,有無數種心境去感受。今天我們就用提煉數據的方法,去感受悲壯的長征。

説起紅軍長征,其實一開始並不叫長征,叫西征。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姜廷玉説:“從中央和紅軍總部角度來看,1935年的5月,朱德在四川冕寧發了一個佈告,這個佈告講萬里長征,才出現了萬里長征。”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從瑞金出發,開始實行戰略轉移。“長征”一詞進入史冊,也應了毛澤東的一句名言:總是先有事實,後有概念。

紅軍長征創造的前所未有的輝煌,可以從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數字中來感受。

紅軍長征  平均每天行軍74里

參加長征的紅軍共有四路:中央紅軍,也就是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從1934年10月10日開始到1936年10月22日結束,紅軍長征合計歷時2年零12天。四路紅軍長征的總里程65000里,全軍平均每天行軍74華里。中央紅軍長征跨越了中國11個省份,轉戰地域面積的總和比許多歐洲國家的國土面積都大。

《苦難輝煌》一書的作者,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説,從1934年長征開始,到1935年9月決定到陜北建立根據地,大的戰略目標變換了7次,落腳點變換了7次,最後到達陜北。

中央紅軍  平均年齡20歲

紅軍隊伍是個充滿朝氣的年輕的隊伍。紅軍將領平均年齡不足25歲;師以上幹部平均年齡二、三十歲;士兵這個階層,年齡最大的是中央紅軍,平均年齡20歲左右,最小的是紅二十五軍,士兵的平均年齡還不到18歲。

中央紅軍  平均每天一場遭遇戰

長征途中,紅軍始終處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長征路也是一條戰鬥的路,一條流血的路。長征途中共發生了600余次重要戰役戰鬥,中央紅軍平均每天一個遭遇戰,長征途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紅軍英雄的故事。

紀實文學《長征》作者,軍旅作家王樹增説:“打婁山關的時候,先鋒團的12團政委鐘赤兵,腿被打斷了,警衛員為了搶救他的生命,就用木匠的鋸子把他的腿給鋸下來了,他居然活下來了,一條腿走完了長征。”

紅軍  平均每百人擁有槍支40余支

從裝備上看,國民黨軍隊擁有飛機大炮,而紅軍裝備簡陋,長征出發時,紅軍擁有步槍25000多支、短槍2800多支;平均每百人擁有槍支數僅40多支,平均每支槍只有不到56發子彈。紅軍就是憑藉步槍、短槍、梭鏢這樣的武器打垮了國民黨裝備精良的百萬大軍,紅軍官兵不僅英勇無畏,指揮員的智慧也得到了發揮。

紅軍長征  每前進300米就有一名戰士犧牲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犧牲的遠征。各路紅軍出發時,總人數20.6萬人,沿途補充的兵力約有4.2萬人,最後到達陜甘的只有5.7萬人。在戰鬥中犧牲的紅軍營以上幹部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其中,師職幹部80多人。

在長征路上,每一場戰役中都有紅軍戰士獻出生命,平均每前進300米就有一名戰士犧牲。王樹增説,中央紅軍出發的時候,86000多人過了湘江,湘江戰役打完了還剩30000多人,所以當地有這樣的民謠:“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紅軍長征 翻越大雪山40余座

長征,走過了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路。在長征途中,最艱難的是翻雪山、過草地。紅軍先後翻越了40多座山脈,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其中5座大山終年積雪,空氣稀薄,氣候變化無常。初次攀登雪山,很多紅軍戰士不懂高原反應是怎麼回事,甚至連雪都沒見過,他們衣著單薄,腳穿草鞋,一些人走得頭暈眼花,想歇一會兒,卻再也沒有起來。

紅軍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南北綿延200公里,面積約1.52萬平方公里,泥潭密布,暗溝交錯,稍有不慎,人馬就會被吞沒。在過草地的艱難跋涉中,饑餓也是很大的威脅。紅軍官兵以野菜、草根、皮帶充饑。

王樹增介紹:“很多草是不能吃的,中毒就死了,必須是試吃過認為它沒有毒才可以吃。誰來吃?就是試吃小組的人來試吃,誰能到試吃小組?共産黨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姜廷玉説:“有一個戰士,他一個班14個人,最後到草地剩了7個人,6個人的皮帶都吃完了,就剩了他的一個皮帶,剛吃了一段,他就哀求大家不要吃了:這是我的戰利品。最後把這個皮帶留下來了。”紅軍戰士周廣才的這條沒吃完的皮帶現在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長征中,無論是將官還是士兵,都要同樣面對饑餓和死亡。金一南説,當鄧小平的家人問他,長征是怎麼走過來的,小平同志説了三個字:跟著走;還有人問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勝利,小平同志也是三個字:一樣苦。一個軍隊最大的戰鬥力,在於士兵對長官的信任,把性命都託付給你。紅軍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小平同志講的,官兵上下一樣苦,這是取得勝利的根源。

紅軍長征  跨過大河近百條

在長征征途上,紅軍渡過了近百條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洶湧險峻的峽谷大江,其中大河24條。河流既是軍事障礙,也是發生慘烈戰鬥的地方。金一南認為,包括突破烏江、突破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包括四渡赤水,完全是在敵人的夾縫中求生存,從來沒有一個團體表現出這樣英勇的戰鬥精神。共産黨領導的隊伍,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

習近平總書記説: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這奇跡的創造,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苦難;它創造的奇跡,留給了世人輝煌的財富。數據,是可以積累、可以延續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面無數的先烈付出犧牲才累積起來的。現在,考卷交給了我們,應該如何增添歷史數據,應該增添什麼樣的歷史數據,每一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9日 20:04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紅軍不怕遠征難,體現著紅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平均每天行軍37公里,平均每天一場遭遇戰,每前進300米就有一名戰士犧牲,每百人只有40條槍,三天一場大的戰鬥……本期節目讓我們通過數據梳理,重溫長征的歷史。(《焦點訪談》 20161019 長征足跡:傳奇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