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6

從去年末到今年初,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爆髮式地暴露的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於民間金融的規範包括民間融資以及借貸等話題也有熱烈的討論。金融業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微小企業?民間借貸的風險有多大,怎麼解決?本期《財經名人訪》邀請到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先生,就以上問題進行了剖析和探討。[詳細]

  • 本期專題
  • 完整視頻
  • 訪談實錄
  • 現場圖集

[第6期]

郭田勇:應讓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01 金融“懸空”發展 無益於實體經濟
02 應考慮政策性縮小利差
03 鼓勵小型金融機構向民間資本開放
04 小型企業上市須不拘一格
05 房價降三成不會導致經濟崩盤

民間借貸風險可控 加以規範可鼓勵發展

財經名人訪:品位觀點,發現價值,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財經名人訪》,我是主持人汪昂。在年前,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對於民間金融的規範和民間融資以及借貸等話題有熱烈的討論,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微小企業,更是成為了歲末年初政策制定者和學界討論的熱點話題。我們節目特別邀請到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先生,在本期節目當中,他將就以上問題跟網友進行剖析和探討,歡迎您的到來。

郭田勇:非常高興有機會跟中國網絡電視臺的朋友交流。

財經名人訪:“保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一直以來都是您堅持的觀點,就您的研究看來,時下我們的金融業有哪些方面是比較“懸空式”發展,或者是您之前所説過的,是在“自彈自唱”的呢?

郭田勇:這些現象大概表現在兩個方面,金融業偏離實體經濟走向極端,我們講的比如説一個方面是什麼?金融業發展過度,由於創新過度出現了偏離實體經濟,自彈自唱的情況,比如説我們看到在美國金融危機中,分析其原因能感覺,金融産品越搞越複雜,越複雜以後最後導致大量的金融産品設計出來吸引大量資金在裏邊進行交易,而這些産品本身跟實體經濟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小。有的時候可能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這個問題,我給大家講個通俗的例子,以前國際上有個著名球星叫馬拉多納,他給自己的左腿投了保險,這時他保險左腿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交易,因為球星這個腿萬一踢斷了,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賠償,保證後半生有來源。但是在他投了保險之後,馬上就有很多公司很多人參與,就他這條腿是否會摔斷進行交易。那我們就想,保這條腿這是一個很正常交易,或者是經濟服務的,那麼在炒他這條腿為什麼能摔斷有的交易什麼存在價值呢?這種大量的交易行為偏離了實體經濟本身,比如我們再用現代的例子,美國現在有CDS,CDO,信用違約類的工具,本來我借你這筆錢,正常來講你到期應該還給我,但在這個交易之上又衍生出來,再開一個品種,就你是否還給我這筆錢你是否違約,我們再來進行交易,然後再開設一個新的品種,就這種違約的這種概念的大和小再來進行交易,這樣的話産品越來越複雜,而且越往上走,這些金融産品越高端的這些所謂衍生性的金融産品就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它內部的風險就越高,因為它大量採用杠杠的交易,用很小的保證金撬動,風險度非常大。第二,它偏離實體經濟的距離就越來越遠,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在金融危機中看到的,這個是我剛才講,這是第一種情況,發展過度。

第二個,可能對於我們來講,我們更多的講金融業,相對於實體經濟出現的這種發展不足的情況,比如説我們現在經常看到什麼情況,我們中小企業融資難,企業要貸款,很多經濟效益比較小的正常企業要貸款,金融業沒有這種服務能力,不能把錢提供給這些企業,這個恐怕就是我們存在一些創新不足,服務功能不完善的問題,那麼也導致最後金融業沒有辦法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所以説我們講金融業要保證金融業很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就要防止它出現我就講這種劍走偏鋒,自彈自唱的情況。

財經名人訪:您看您剛才分析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懸空式發展的原因,有報道説咱們現在的金融業和實體經濟實際上一個是利薄一個是利厚,銀行業現在已經取代與煙草和石油,成為了暴利行業,今年一年的增長率在40%到50%,對於這種現象您怎麼分析?

郭田勇:其實這個我們感覺,表面上出現這種利厚和利薄,銀行業好像拿的錢多了,實體經濟發展情況確實不是太好,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從銀行業本身為什麼這麼利這麼厚,我們從三個方面分析,一方面,我們應當承認,從2002年以後,各大銀行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革,銀行的公司水平提高,這是一個原因,90年代我在銀行幹過,我們在銀行幹的時候,那時候感覺銀行放貸款是可以不用還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很難賺到錢了,中國整體的保持經濟很平穩的發展,因為銀行業跟宏觀經濟結合最解密的行業,銀行業存在相對程度的壟斷,表現兩個方面,第一,市場部開放,存在準入上的壟斷,第二價格上的壟斷,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利差空間,也是支撐它高盈利,但是社會上更多關注第三層面比較多,尤其你市場不開放,存在利率管制,構成你高盈利,其實我們剛才談金融服務是實體經濟,其實我們從這個角度講,銀行業跟實體經濟相比,我們感覺一個厚一個薄,其實這裡邊恰恰也反映了我們正規的銀行體系在服務實體經濟上是存在不足的,因為你存在服務不足,你想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你這邊市場形成壟斷的,比如我們大銀行,大型的央企,大客戶業務供不應求,他沒有更多的精力給中小企業進行服務,那麼好,你這邊正是由於市場存在一定程度壟斷,使得你這邊能夠具有很大的業務量,有很多的肥肉可以吃,那當然你不願意去啃骨頭去了,這個也恰恰是跟銀行業的高盈利恰恰也反映了它在真正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是存在不足的,其實可以這麼看這個問題。

財經名人訪:我們剛才了金融業和實體經濟脫節的這麼一個現象,也分析了原因,接下來您覺得有什麼良策來平衡金融業和實體經濟?

郭田勇:打破這種情況最好的良策,我們講銀行完全推向市場,我們降低銀行業的準入門檻,完全利率市場化改革,這樣以來銀行業競爭非常充分,價格放開,那麼銀行業的暴利我想一定會消失的,這個比如説國外,包括像中國台灣利率改革的經驗,我們也都看過,一定會有這麼一個過程。但是我們一直認為是這樣,因為中國一方面市場化,前期我們沒有做得很充分,利率市場化後,銀行萬一倒了怎麼辦,大家一競爭,存款人利益誰來保證,另外帶來的社會衝擊和穩定怎麼辦,特別是這次金融危機我們總結了一個教訓,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為什麼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我們從長週期的銀行業發展來看,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完全實現利率市場化,充分的競爭,在傳統的純貸款上面就非常薄了,賺錢非常難了以後呢,逼迫很多銀行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這種交易的業務,這種衍生金融産品投資的業務,他大量的精力資金投到這方面了,最後這塊風險比較大,一齣問題,然後問題馬上會反推導致整個市場金融穩定出現問題,所以你看我們講利率市場化,的確我們講現在一步放開到位,放怕我們想這裡邊的確是有風險,所以有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要做,所以我想,最後提出一個,我們採取折中性,或者説一個叫緩衝性的對策,比如説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將整個銀行業,我們把它的利益差水平通過政策調整的方式給它縮小一下,比如説我可以採取單邊的演習,存款利率上調1%,或者雙邊同時做,我存款上0.5%,貸款降0.5%,那麼我的意思是説,把銀行業的利差給它降低0.5到1個點,我們也算過,降低一個點以後,凈利潤砍掉三四千,因為現在是超過一萬億的。這樣的話,從銀行業釋放這些盈利出來,他可以一方面,或者是儲戶得到補貼,或者是貸款的企業獲得補貼,這個我想是個折中的方案,現在我一直説你指望銀行自身降低盈利是不可能做到的,銀行本身是騎虎難下,銀行有些行長也知道,銀行高盈利大概是有問題的,但是他又壓不下來,因為銀行的層層指標都已經分解下來,各個基層行,你今年盈這麼多利,明年盈那麼多利,他直接跟收入挂鉤,我想通過政策調整的方式,盈利適度的降一些,既能為銀行所接受,更能為社會各方所接受,這裡面無非是一個利益怎麼樣分配,大家各方面認為更加平衡的問題。

財經名人訪:一方面銀行現在利率很高,銀行賺的錢很高,利潤率很高,一方面我們又面臨一個問題,當下的小微企業的融資非常困難,就在前不久我們江浙地區出現了跑路潮,好多人不幹了,跑掉了,這種現象您怎麼分析?這個問題出在哪?

郭田勇:中小企業融資應當説是中國這些年發展持續存在一個問題。但是在2011年這個問題應該説反映的是最突出的一年,所謂突出,我們覺得應該從宏觀面上大概有兩個方面原因。一個是,2011年中國經濟出現這種緊縮,貨幣信貸方面的緊鎖,貨幣信貸方面緊縮以後,而且央行在貨幣信貸緊縮中持續採用以數量型採取的方式準備機率,這樣中小企業在裏邊分到的羹大量的變少,所以跟貨幣緊縮是有關的,的確也跟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困難也是有關的,去年我專門到一些江浙一些地方跟企業進行過交流,跟銀行交流,我們感覺情況是怎麼樣,因為去年確實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包括國內方面影響很多企業同時出現了什麼呢,比如説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內的這些電成本上漲,同時就出現了多重因素的擠壓,導致企業的盈利越來越薄,所以説我們跟銀行講這個問題,銀行的行長他説這樣,其實都説中小企業融資難,今年中小企業我們認為,我們給他放貸款的時候感覺,風險越來越大了,銀行行長給我講,感覺現在中小企業做的,越陷越深,越迷盲,感覺難做了,因為什麼?企業風險在他們看來變成更大了,所以我們講説,去年出現這種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跟這兩個因素是直接相關的。

財經名人訪:您在之前接受訪談和採訪的時候您一個觀點,還要對民間借貸有所防範,您認為問題在哪?

郭田勇:民間借貸跟正常借貸沒有什麼區別,無非你企業需要一筆錢,你到銀行去借,或者我是另外一家企業,我把錢借給你,對於你來説都能解決你的資金來源問題,所以説民間借貸既然能夠替代正規金融機構的功能,我們還是鼓勵他的發展,但是我們為什麼對民間借貸擔憂它的風險呢,我想大概也是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民間借貸行為,他游離在正常的金融監管的範圍之外,比如銀行有正規監管,風險點都能盤點到,他不容易爆發風險,那麼你游離在監管之外。第二,他的利率水平又會非常高,要比正規銀行體系要高的多,這樣的話,你借貸人來講風險就重,發生問題的概率會增高,特別由此引發出來第三點,正是由於他的利率水平高,非常有吸引力,就會吸引大量投機性的資金投入到裏邊去,去年出現民間借貸熱,其實我們分析跟中國股市出現不冷不熱,房地産也出現調控,大量的資金無處可去,有很多炒股炒房的資金,因為這邊收益率高,投到裏邊,這些資金投機性非常強,一下子涌入到裏邊了,這樣的話就呈現出民間借貸總量非常大,參與的範圍非常廣,同時利率非常高的情況,又游離在監管之外,一旦出問題,我們確實也是擔心,提出一個詞就是它也是一種次貸,我們説次貸跟美國定義不完全一樣,我們説是相當於正規的銀行貸款來看,這些貸款他的質量是要次一級的,我們講確實是擔心他出問題的。

財經名人訪:不妨舉個例子,春節回家的時候,碰見位多年的高中好友,他現在在做雞廠養殖的工作,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得不向民間借貸,或者找親戚朋友,您認為他應該怎麼做?

郭田勇:我們正規金融機構的觸角能夠往下深入,能夠範圍進一步增大,能夠覆蓋到這一些小微型的,或者包括個體戶,養殖戶之類的這些企業,但是我們現在確實也知道,雖然説國家也一再提倡鼓勵,各個金融機構也信誓旦旦的,確實從基層來看,我們正規金融機構的服務面不是太多。

財經名人訪:是不是跟我們正規金融機構的門檻高有關係?

郭田勇:肯定有關係,咱們現在強行的要求都要設,但是做了以後,我們很難像國外社區性銀行一樣,他就專門在一個小區裏服務,他很難像那些銀行一樣根扎的那麼深,你説這個問題反映了什麼呢,我們想一方面,我們對民間借貸這一塊我們要承認他能夠在正規金融機構起到一個很重要補充作用,另外一方面,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未來應當採取各種方式,一個是讓現有金融機構的觸角進一步的往下深。第二,我們要增設一些小型的金融機構,特別像這種小銀行,像社區性銀行,包括一些小貸公司,我們要大量增設一些信貸機構,這樣的話才能真正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財經名人訪: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我們相關部門也做過一些探索,錢怎麼流向中小企業?我們的相關部門最近也是比較關注的一點,在關注村鎮銀行的設立上進行了一些討論,您覺得這些方面我們應該如何來監管?

郭田勇:前幾天溫總理的講話,他專門提到一句,支持民間資本,發起村鎮銀行,我們現在比如説村鎮銀行是中國最小的銀行,大銀行非常多,股份制銀行,最小的銀行是村鎮銀行,他只有一個點,設在縣以下,一般是設在鄉里非常多,這麼小的銀行,我們也規定什麼呢,監管機構為了控制風險,必須由銀行作為發起人才能設立村鎮銀行,他要有銀行做發起人,因為以前農村基金會有教訓,讓銀行作為發起人風險可以控制住,要完全是民間資本就會擔心:第一,民間資本是否懂金融。第二,民間資本你設立村鎮銀行,萬一齣問題,會不會把村鎮銀行作為自己企業的抽水機,把這個錢都給我民間資本自己做的企業,給放放貸款。第三,完全你做不好銀行,出問題,你會不會把儲戶的錢卷跑了,這個擔心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我們要相信,我一直講,我們一定要相信,首先中國最小銀行,最基本的細胞,無非就在一個縣裏邊經營,他出風險,風險也大不到哪去,第一風險不要看那麼重。第二,要相信什麼呢?絕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家,民營老闆做銀行,他是會把銀行當做一個事業來做,所以我一直提這樣一個問題,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得出什麼,我們可以從村鎮銀行作為一個突破口,可以讓一些民營企業家直接發起成立這種小微型的銀行,當然我也提出,我們也可以讓全國現在有三四千家的小額貸款公司了,經過發展一段時間以後,我們可以臨選出一些發展的比較好的,我所謂好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確定經營的水平比較高,經營比較規範。第二,確實在貸款中意小微企業為主,那麼按照這兩個標準,遴選一批做村鎮銀行,這是我們的建議。

我們一直認為,我們不能總是戴有色眼鏡來看民間資本辦銀行這個問題,其實中國加入WTO十週年,各方面都在紀念,我想講講什麼問題呢,加入WTO,我們説的很多一個詞叫以開放促改革,我們要推動國內改革,但是其實這十年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確實存在開放有餘,而改革不足的情況,我們促的並不明顯,外資都可以到中國辦銀行,民間資本不可以,這個是有問題的,我們確實應該反思這個問題,比如説我跟監管局開會時談這個問題:規定只有銀行才能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那麼中國現有銀行的發起人又是誰,你可以講,國有銀行發起人是中央政府,什麼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發起人是地方政府,那麼好,只有這些銀行能去辦村鎮銀行,那就意味著只有政府才能辦銀行嗎?這個思路是有問題的,因為銀行本來是商業性的機構,由於村鎮銀行比較小,風險相對可控,我們知道金融業是個風險比較大的行業,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從小型的金融機構開始,我們真正放開它,讓民間資本到裏邊來主導性的來做。

財經名人訪:其實我們看到在剛剛披露的年初金融工作會議的內容裏,溫總理特別提到了,我們需要建立“建適合小微企業的資本市場”,昨天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再次研究部署了進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健康發展。其中提到支持小型微型企業上市融資,您怎麼看資本市場對於小企業融資的作用?另外對於小微企業上市融資的前景和運作您有哪些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郭田勇:我們現在講企業融資要兩條腿走路,甚至多條腿走路,中國現在一到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時候,一般銀行業受到的指責聲音多一些,實際上在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上現在80%以上是銀行貸款,只有20%左右是其他直接融資,但是現在我們又強調,比如説我們在十二五規劃中,我們強調説什麼,在十二五期間要顯著的提高直接融資的比例,所以未來發展資本市場,鼓勵企業上市進行融資,這個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兒,那麼相應的來講,對於我們這些中小企業,或者這些小微企業,我們也應當給它更多開闢一繫上市的通道,比如中國的創業版,你説創業板,不要按照以前主板市場的原則,誰長的漂亮誰先上。因為我講,創業板門檻降的非常低,要解決大量企業的融資問題,就應該按照什麼呢?不要按照主板,大家一定要排著隊,然後我來挑,從我認為好的和到壞的向下篩,然後一個一個上,這樣可能效率不太夠,另外跟中國投資者的需求也不一定吻合,我想監管機構你要幹什麼,比如你的證券監管機構,你就要保持市場的透明度,保持一個公開公平的一個市場交易,之後呢,我可以把大量小的企業都給他放上市,我讓他上完市以後,讓投資者和企業在通過市場中,真正達到充分的雙向選擇,所以説我曾經用過一個詞,這時候説的有點什麼呢,我講我們對於中小企業,或者這種創商業版上,小型企業上市,我們不但要靚女先上,也要醜女無敵,有很多也有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你把現在長的很醜的一些企業推上市以後,他的發行價格也會非常低,我風險偏好型投資者他就喜歡這些企業,他買了這些企業股票,他就可能從這些醜小鴨裏面逮到一隻黑天鵝。監管機構幹什麼,就把市場的透明度交易規則給掌握好,然後放開市場,讓更多的企業來上市。所以我們講在中小企業解決上市上要有這種思路,那麼我們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的規模才能夠做得更大,也才能夠更多的解決上市問題。

財經名人訪:我們的網友非常關心幾個熱點問題,比如我們的房地産和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那麼請您給我們分析一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些問題會起到什麼阻礙作用?

郭田勇:的確這問題也是比較重要的,房地産,國家現在房地産調控,這裡面很多問題我們不分析了,因為跟金融稍微有些遠,但是我們想房地産調控,最後中央決心也很堅定,看起來也是不達目的不會罷休的,房地産調控會降低百分之二三十,有人擔心房地産調控真降下30%以後,會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崩盤,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為什麼?所謂降到30%,我一直講是什麼呢,降到30%以後,他房地産的量才會重新上來,否則你不降到這兒,他還是沒有交易,像我們今年春節,你像北京房地産交易幾乎是為0,下降了30%,只要他交易量重新恢復,鋼鐵,水泥,建材會重新拉動起來,對金融業來講,大家擔心房價跌下去以後,會不會對金融業帶來衝擊,這個我們金融系統也在做壓力測試,我們的測試從監管機構多次公佈的結果來看,我們也不擔心,但是這壓力測試裏面的過程,可能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總體上至少説我們認為,中國的銀行業在應對這一輪房地産調控上,應當説是有充分準備的,這個風險至少我們認為是可控的。

第二個,地方債的確也是消耗銀行資金量非常大的,因為現在去年統計1.7萬億的地方政府債務,有9萬億多一點,都是銀行的貸款,那麼這筆資金都是中長期的,而且有很多大概有一半的貸款今年就要到期,那麼這一塊銀行的確會面臨,可能會出現償債困難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提出中國地方債問題,的確對銀行來講是一道檻,如果政府沒錢還債,,那麼銀行萬一風險暴露了怎麼辦?怎麼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一個觀點,還是以時間換空間,什麼意思呢?就是説你這筆貸款,是,你現在可能是到期了,比如規定2008年放的,放三年期,或者五年期貸款,今年,去年,明年肯定就是要到期的嗎,到期以後,現在地方政府沒有能力償還,只要銀行貸款那個項目,他這個商業是可持續的,有一些現金流收入,我們可以給他展期,比如五年,我們再給延五年,只要地方政府能還得上利息。你要相信這些錢是地方政府的名義貸的款,雖然有些是融資公司,等於是地方政府背的債務,只要中國經濟能夠持續向好,那麼地方政府你要相信他未來的財力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從長遠來講,你要相信他能夠還上這筆債的,所以我們就講到地方債分成兩塊,地方債這塊我們以時間換空間,在增量這一塊,在未來新上項目,再從銀行貸款,要嚴格控制,而且我一直認為要改變現有的投融資模式,因為什麼呢,我給講一個例子,我到銀行調研,曾經問過我們一些銀行家,如果當初,比如地方政府我建這個項目,我不是以政府的名義從你銀行貸款,而是把這個項目,比如説我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給民營企業做了,民營企業做你銀行貸款,沒有政府擔保,你銀行給民營企業貸款的時候,你會不會還是那麼痛快,銀行説,那肯定不會啊,因為有政府擔保,我們才貸的嗎。這説明什麼,實際上地方債的形成,是由於政府信用在跟商業信用相結合而形成的,當然我們又知道,經濟學上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民間資本形成擠出效應,所以我們講,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所以未來對於新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分成兩塊,地方政府只做什麼呢?只做公益類的,這個項目確確實實不賺錢,沒有任何收入,比如説城市裏邊要修路燈吧,西方經濟學不是用這個來講,那是政府做,只要能收費的,全部交給民間資本來做,然後政府就不再管了,不要給擔保貸款,這樣才能未來真正的解決好中國這個地方債和地方政府投資問題。

財經名人訪:到最後,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總結,中國現在金融業發展到現在,我們看到蓬勃發展,看到取得的成就,當然我們也聊到很多問題。那麼去年年底討論很熱的一個問題:中國是不是是時候把速度放慢下來,追求質量的時候了?

郭田勇:去年底,包括今年我們就開始預測了,大家普遍用了一個詞叫“前低後高”來形容中國的經濟,其實我也同意,如果説我們希望中國經濟前低後高是什麼樣,就説我前面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會低一些,我希望未來變高,怎麼辦高,低一些以後,我們真正的能夠調整經濟機構,能夠釋放出一些新的産能,能夠使這個經營效率提高,未來釋放新産能以後進行增速再變高,我們要調整機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問題,那麼後來我也講過,如果有人認為説,我們前面低了,好像採取放鬆銀根的方式,如果這麼做的話,還不如中國經濟前低後低可能會更好一些,我們就不希望再走到重新依靠政府搞4萬億,然後放鬆調控,猛發貨幣,刺激經濟那條路上,我們希望真正的調整機構,我們寧可把速度往下降一降,我們也要把質量做得更好。

財經名人訪:好的,再次感謝郭教授參與我們的討論,同時也感謝網友收看我們的《財經名人訪》,以上就是我們這期節目,再會。

採訪手記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時間:2012-2-3

記者微博

郭田勇,經濟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雖供職于象牙塔內,名聲卻在外遠揚。身材偉岸,風度翩翩,説話也頗豪爽,可以説是經濟學家中的偶像派。

郭老師有近百萬微博粉絲,他用微博傳道解惑,也在微博上向學生拜年,囑咐假期好好調研、完成作業;他常常受到媒體邀請,面對鏡頭時十分老練,做訪談時又多少能看出教師本色,分析講解經濟金融現象時愛舉例説明,將道理講得深入淺出。[詳細]

媒眼

郭田勇:嚴守風險底線推動金融業健康發展

我國應該加快建立一個明確的宏觀審慎決策框架,這不僅有利於解決經濟與金融體系的順週期,同時也能進一步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和防範。

——金融時報

郭田勇:可適度縮減銀行利差以平衡多方

解決銀行高盈利,緩衝型解決方案為適度縮減銀行利差,可通過單邊或雙邊加減息的方式將銀行利差縮小0.5-1%,銀行盈利將減少三四千億。

——證券時報

微博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