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常磊:畫棟飛雲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9日 14:3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抵而言,人所持有的生存價值有四,即實用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以及理想主義。實用主義者唯利是圖;現實主義者堅忍明晰;自然主義者隨遇而安;唯理想主義者則博雜並蓄,既有其所仰望者又兼現實的步伐。尤其,理想主義者所有的思想意圖及其所促發之行為都匯聚在對理想的仰望和追求之上。或許,理想在遙不可及的地平線上,但卻又因其遙不可及而時刻産生誘惑與召喚之力量。楊飛雲先生是當代中國畫壇的重要人物,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楊飛雲先生首先是一個富於幻想的人。幻想人皆有之,與常人不同的是,他的幻想在思辨與激情的推演當中常常轉化為理想,理想之星又會感召他繪製宏偉的藍圖,並逐漸清晰和接近。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理想不外乎兩個方面,也就是個人的藝術追求以及能夠包容這種追求的更宏大的藝術理念。

       在當代中國,提到楊飛雲先生人們往往會和寫實與古典主義這兩個概念相關聯,這兩個概念也是他本人經常提起的。而這兩個概念所指向的意義則無人細究。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楊飛雲先生的作品的方式是寫實的,寫實的方式所依託的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精神。就古典主義的概念所指來看,在藝術史上也是很難有確切定義的。藝術史上的古典主義有個方向的意義,第一是指古希臘羅馬所傳承和延續的文化精神,其終極境界就是溫克爾曼所描述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第二種意義的古典主義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在古希臘羅馬的基礎上重新達到一種輝煌;第三種意義則是指普桑以及大衛、安格爾等人所崇尚的古典主義,是對第一種意義的懷念和追溯。我們可以看見,前兩種意義的古典主義是一種精神上的古典主義,而第三種意義上的古典主義是樣式上的古典主義。楊飛雲先生之追求所關聯的古典主義理想與三者的意義皆有差異。在楊飛雲先生看來,古典主義精神是一種崇高的象徵,是一種仰望的精神,這種精神永恒延續,有內在的規範,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會承載新的內容,而不是一種對古代文化的追求甚至是仿傚。當然,在這樣的一種意義上他看重於對傳統的繼承,但繼承的意義不在於複製而在於更完美的精神的延續和變通。某種意義上,這樣的精神可以概括為最經典和傳統的價值“真、善、美”。在當下的某些觀念看來,“真、善、美”的提法乃是昨日黃花,過時的價值,而在楊飛雲先生看來,這種價值是永恒的追求,是至高的理想。他本人也一直以自己的實踐在成全自己的追求,數十年如一日而不輟。

       楊飛雲先生的理想體現在兩個方向上,首先是他個人的藝術追求,以“真、善、美”為精神藍本並附之宗教信仰的崇高構成他藝術創作的原動力和根本價值。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回顧楊飛雲先生的創作歷程,我們可以體會到這種精神是始終貫徹的。無論早年作品的細膩沉靜和當下作品的渾樸凝練均無出其外。這樣純潔質樸的觀念所引申出來的自然是忠誠的觀察方式和表現方式,楊飛雲先生觀注現實感受的表達,他基本上是以寫生自然的方式在進行創作。在他看來,和自然交流是獲取藝術生命之首要,藝術的一切生機皆出自於和自然的交流。因為和自然的真誠交流,他的作品始終沒有流於造作和樣式或風格主義;因為和自然的交流,他始終在面對全新的自然、面對自然的挑戰。故而他的每一張作品對他來説都是難的,他必須付之全力卻勝負未卜。這是當下的樣式或風格主義者難以想象的。

       楊飛雲先生關注自然、更關注表達自然的語言。熟悉他作品的人都可以清晰地覺察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他語言變化的線路圖。楊飛雲先生推崇歷史上傑出的古典主義大師,諸如委拉斯貴之、倫勃朗等人。他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會盡可能地借鑒其所長,學習經典的語言精神,而體現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卻一定是語言的追求借鑒而不是模擬或翻版。在繪畫的過程中,他常常為如何簡而反復推敲,也常常為如何繁而費盡心機。綜而述之,他所關注的一切語言問題都是整體的節奏關係問題,是綜合因素如何最大程度地協調和發力的問題。尤其對於楊飛雲先生來説,他所關注的語言問題越來集聚在語言問題的頂端,匯集在通過語言關係與節奏的調整所傳達的情緒問題上。當然,語言所包含的所有因素都會協調追求之中。不可否認,楊飛雲的繪畫是有風格的,與風格主義的不同就在於他的風格是自然積澱昇華出來的,不是為了標識與他人之差異而強行樹立的。穩定的風格一旦得以建立是很難做革命性改變的。有一些藝術家把風格的追求作為其藝術目標,這是舍本逐末。楊飛雲先生始終沒有去追求所謂的風格,他的藝術風格是在探究心靈與自然的關係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他的變化持續穩定,有章可循。他所探究的始終是縱向的深度而不是橫向的樣式。多年以來,楊飛雲先生手不釋筆、勤奮不已,他的語言逐漸得以昇華。純粹語言本身與自然之關係也達到了完美的契合,不失自然的優美與節奏又兼有語言的高度概括與凝練。

       “真、善、美”不僅是楊飛雲先生的藝術訴求,推而及人並普及之是他的另一個理想。這一理想是通過交流和教育的方式來實現的。楊飛雲是一個藝術家又是一個藝術教育家,最早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通過藝術教育來傳播“真、善、美”的藝術理念。2007年成立中國油畫院,楊飛雲先生任院長。在成立典禮的致辭中,楊飛雲強調了油畫院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藝術教育,他説:“中國油畫院的學術基點是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所有學術成就,並在這個基礎上把油畫事業進一步發揚光大。在當代的多元互補的文化格局中,正本清源,致力於對傳統的繼承、對自然的體驗、對生命的感悟,追求純正的藝術審美原則和價值標準。”可以這麼認為,對教育的熱情出自於一種歷史和社會責任。當代藝術的頹靡和藝術價值的淪喪使得很多年輕的後來者失去了判斷藝術的標準,失去了對純正藝術的信心。也正是基於這種現狀更加激發起楊飛雲先生的歷史責任,通過藝術教育和藝術實踐兩個渠道,從點滴做起,來宏揚以“真、善、美”為核心的純正藝術。

       這就是楊飛雲,一個藝術家、一個真誠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把幻想轉化為理想繼而付諸實踐的人。憧憬的理想之星始終懸在遙不可及的地平線上,似乎隱約在望卻又遙不可及。而他始終仰望蒼穹、堅定從容地行走在自己的路上。我們有理由相信,上帝恩澤普惠,尤其眷顧理想主義者。

       (作者:常磊  博士,中國油畫院畫家、中國油畫院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熱詞:

  • 楊飛雲
  • 藝術家
  • 油畫家
  •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