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再讀朱乃正:最會畫油畫的書法家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01日 17:5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朱乃正。京華時報記者任峰濤攝

《柳淡如煙》80cm100cm布面油畫2012年作京華時報記者任峰濤攝

《金色的季節》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並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美術館50週年館慶中展出。 中央美術學院供圖

      昨天,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油畫家朱乃正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朱乃正頭頂的光環很多,有油畫家、國畫家、書法家和教育家。他以油畫成名,作品以人物、風景見長,畫面單純、自然、表現力豐富。但與很多油畫家不同,他在書法與水墨畫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更被譽為中國最會畫油畫的書法家。

      京華時報記者顧博

      
      中國最會畫油畫的書法家

      朱乃正國學詩書畫印皆擅,他為同道藝術家所撰序跋、詩文、楹聯與尺牘信札,文辭典雅,情懇意摯,他對藝術的真知灼見常閃爍其中,朱乃正在諸多領域的藝術造詣皆足與當行頂級專家媲美。朱乃正精研唐宋諸名家,由此上溯秦漢,下及明清,入于帖,出於碑,融會通悟自成一家,朱乃正書法被學界評為“有帖學之和穆而去其纖,有碑學之雄放而去其獷”。

      在青海期間,朱乃正隨身所帶數冊《三希堂法帖》與幾本《米南宮散帖》,從米芾及蘇東坡、黃庭堅等宋代名家入手。朱乃正曾作詩:“常常廢寢忘食,興酣至午夜而紙罄墨盡,疲憊大汗,和衣而眠”。後來,他又輾轉得到了《寶晉齋》三大集,由此“上溯晉唐,下至明清,漸悟書道之要,運筆之理,點畫使轉之意”。

      孫景波回憶,古代書法家很多只寫一種書體,而朱乃正全部都有涉獵,有妙悟的境界,同時進行一種糅合,他的書法會根據文字內容和辭章選擇體式,讓人感覺到書法本身在篇章中的風采,這個也來源於他畫家的身份,這使他的書法有了繪畫的結構。書法篆刻本為同生,篆刻多反映在書法中。朱乃正畢生篆刻不多,他自稱偶或為之,也正是在青海期間,他刻了“崑崙牛”“野齋主”等印章。

      將書法教育帶回央美課堂

      朱乃正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期間,以其在藝術上的精深造詣和高超識見,在美術教育上推出幾項影響深遠的舉措。其中包括倡議成立“中央美術學院青年教師藝術研究會”,至今,這些教師已經成為央美的中堅力量。朱乃正為了拓寬美術專業,向文化部送呈《在我院增設書法篆刻專業的報告》,在全國率先成立“中央美術學院書法教研室”,以戰略遠見在教改中最早確立了對專業本科進行書法教學的深刻認識。

      他在起草的報告中指出:“通過書法教育,可以使學生增強民族自尊與自信,可以把這種民族文化積澱而成的氣質化為藝術創造的精神力量,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衝擊下,轉化為其他專業的藝術表現手段。”

      書法對於朱乃正來説是畢生之愛,同時他對書法産生的名利看得也很淡。朱乃正生前曾説,“我從小就拿毛筆寫字,如此而已,積累那麼多東西,也無意成為書法家,爭這個名,掙這個錢。”

      >>中國水墨

      水墨融入油畫光影色

      孫景波在評論文章中提到,朱乃正早期受俄羅斯畫派的影響,側重寫實,詩人氣質讓油畫中有浪漫主義寫實,這也與他年少時很深的文學和藝術功底有很深的關係,朱乃正將中國書法對筆墨,尤其是對線條的解讀,融入油畫對筆觸的駕馭,他的油畫寫實,同時有中國寫意的韻味。由於早期受到俄羅斯繪畫影響,朱乃正在做水墨的時候,不僅僅以現造型強調固有色的關係,把油畫在深度空間中的虛實、光與色的感覺會放到筆墨的表現之中,他的中國繪畫中雖然也有來自於中國傳統的深厚熏陶,同時借鑒了歐洲油畫對光影色的表現魅力。朱乃正的水墨線條更接近於自然,線條有了光色、質感、多層的油畫體悟的表現形式,當代油畫家中他的水墨別開生面。

      朱乃正的水墨畫中融入西畫色光空間感覺和現代抽象構成理念,是放逸主觀情感神遊遐思于深邃靜心之途,積大道於心源隨意生發之“造境”藝術。

      >>油畫藝術

      油畫融合水墨和書法

      朱乃正雖然自小受洋學教育,但是從小就被要求寫毛筆字,看古書,這為他此後的民族化理論主張打下堅實基礎。在央美學習期間,西方美術教育模式貫穿五年制的教學中,當時的朱乃正已經開始在思考,油畫該怎麼畫出中國人的味道。在朱乃正此生最後一個展覽“黑白東西——朱乃正藝術思行研究展”中,他曾經講:“我覺得應該保留我們自己的,中國毛筆完全可以用,從這個時候我考慮油畫怎麼畫中國人的味道,但那時是非常朦朧的。”

      青海的21年,在很多人看來是很艱苦的,但朱乃正卻將艱苦當成動力,也把學生時期對於油畫民族化的朦朧變得清晰。朱乃正生前回憶此階段説:“我要不到青海去,就不是今天的朱乃正了。”

      1963年創作的油畫《金色季節》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並在美術館50週年館慶展中展出。畫面上兩位藏族勞動婦女相向而立,揚青稞時金色的果實正在灑落,面向觀眾的婦女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大塊雲彩和壓低的地平線伸向遠方,沐浴在一片金黃色調中。
      油畫民族化的領路人

      此後,朱乃正一直在思考油畫民族化的走向,他逐漸畫出有更多近乎水墨的黑白油畫作品,他同時改為用毛筆畫油畫。書畫同源,朱乃正幾十年前開始研習水墨畫,從中尋找與油畫的結合點。這種心境的産生源自文人畫以書法入畫,以禪意入畫,以老莊思想入畫,更以詩歌的境界入畫,從而形成了帶有高度文化與生活哲理的藝術門類。書畫同源説的提出正標誌著書法與繪畫在文人創造這一繪畫心境時必須借重書與畫的結合才能夠完成。

      有藝術評論認為,朱乃正的油畫寫生,大多表現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上西部人尋常生息的雪野、草原、山丘、田陌與村落,畫面景物一般都相當單純、平淡、自然,但表現十分豐富,概括而不單調,揮灑由之,放收有度,精妙傳神之處一絲不茍,畫幅很小而氣勢、境界至大。

      臨終前有項目未完成

      黑白兩色的使用不但發揮了朱乃正在書法上從少年起便擁有的才華,更為他的生活經歷的表述和藝術思考的琢磨增加了一個空間——一個黑白的空間。在朱乃正此生最後一次展覽“黑白東西”中,“黑白”寓意中國水墨,“東西”則是朱乃正對於自己作品的自謙,同時暗喻著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這個展覽也是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件作品。

      朱乃正秘書蕭煌表示,朱乃正70歲後做的“吾土吾民”全國油畫項目還差一些收尾工作,至於這個項目是否繼續進行,目前成為一個問號。

熱詞:

  • 再讀
  • 朱乃正
  • 油畫
  • 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