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楊飛雲:我希望找尋人性中的神性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9日 14:0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他是中國古典主義寫實繪畫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教授,同時又是一個儒者。

       在藝術創作的態度上,他奉行踏踏實實的搞藝術創作,追求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和真實感;

       在藝術創作的功能上,他強調一種關愛的情懷;

       在藝術家的職責上,他篤定的認為藝術家的天職就是在生活的現實裏尋找美感、神性;

       在古典藝術被邊緣化的今天,他仍然孜孜不倦的追求古典,這就是他性格中的堅定、持重。他憑藉著自己這些可貴的品質為人作畫。

       他就是楊飛雲。

       30多年來對繪畫的探索使楊飛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他注重個人的感受力和情感上的體驗,弱化情節,淡化人的社會屬性,看重畫面的藝術感覺和人物的內涵。他熱衷於描繪青春美麗的形象,嚮往超然的美感和寧靜的意境。“寫實繪畫是超越畫面本身的,寫實是一種表現力,是一種手段,是一種語言。如果僅僅為了表現一種真實,沒有任何意義。寫實繪畫是站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這種繪畫意境被很多人所迷戀。他的女孩形象深入人心,勾起了很多人對純真、善良、美好感覺的嚮往,應該説楊飛雲的繪畫拓展了古典主義的繪畫內涵,開啟了一條獨特的藝術創作之路。

       楊飛雲的藝術之路

       上個世紀70年代的文革期間,在鐵路大廠當工人的楊飛雲,偶然間得到了對他一生都影響很大的兩本書,一本是西方17世紀倫勃朗的畫冊,另一本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達芬奇的評傳。達芬奇和倫勃朗都強調用一種肅穆莊嚴的感覺表達人物的精神世界,這種感覺給了楊飛雲最初的視覺震撼,楊飛雲如獲至寶地用色彩和素描將書中的作品反復臨摹很多遍。“從繪畫史角度看,倫勃朗是一個分水嶺,是前人藝術的集大成者,倫勃朗在繪畫上是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峰,是藝術界的托爾斯泰。而達芬奇更像文學界中但丁的位置。他們作品的格局和精神境界在潛意識上對我影響較大。”

       1978年,楊飛雲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開始走上了專業的藝術之路。中央美術學院的很多老師都對楊飛雲産生過影響,他們特別注重繪畫的能力和純正感,不過由於業餘畫了很多年。上學以後,他用了很長時間才改正自己在業餘畫畫時養成的不好的習慣。這是個很痛苦的過程。到了大學三年級分畫室時,楊飛雲更明確地感覺到了自己對文藝復興的異常迷戀,時任油畫係第一工作室主任的靳尚誼老師對他産生了跟本性的影響,靳尚誼強調研究西方傳統,研究繪畫本體的規律,他的古典主義繪畫手法對楊飛雲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一直到1986年畫的很多畫,比如《北方姑娘》,都體現了這種影響。

       90年代初,楊飛雲從國外回來後的作品更注重表現現實的情景,對現實的一種體驗。這段時間他創作的作品多表現的是現實中的人和場景。2003年搞完個人畫展後,這些種感覺就算告一段落了。期間,還有一段時間,楊飛雲曾試圖把一些中國的傳統元素融入到繪畫中去,這種願望很強烈,但表現得很生硬。後來就逐漸打消了那個念頭。

       之後的幾年一直到現在,楊飛雲的創作更重視繪畫的寫意性、繪畫性和抒發性,他的畫更概括了,剔除了原來細緻的描述和製作。“我認為,繪畫到最後,製作的東西應該是越來越少,一些大畫家的晚年都用這種畫法。”他仍然像年輕時候一樣,勤勉的出去畫風景,到鄉下去畫生活中的人。當然這種繪畫的寫意性探索現在還在延續……

       藝術銀行對話楊飛雲

       藝術銀行:您的油畫作品中的各種人物不論是美麗的女孩還是六旬老人都有一種共同的內在氣息——堅定、樸實又不乏靈氣。這種感覺的靈感最初來源於哪?

       楊飛雲:這應該是一種天性吧,也和我的經歷有關。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接觸到的更多的是天然的東西,所以我更注重的是一種天然的氣息。

       在審美方面,我更注重東方人的特徵。我畫的女孩中江南女子比較多,含蓄靈秀,不張揚;我畫的男人眼神裏也往往有一點猶豫之類的説不清的東西,這種感覺很觸動人。

       藝術銀行:繪畫者都會考慮什麼人適合作畫,什麼人不適合,你覺得適合作為你的模特的人應具備哪些特點?

       楊:這主要靠一種感覺。有些人,看著就有畫意,就能感受到靈感的氣息,他的造型、神態、感覺,很入畫。無論是青年還是老人,是學者還是民工。有些人長的確實很好看,比如一些模特,但我看著沒有感覺。後天的職業等因素對我影響不大。

       藝術銀行:選擇這些形象與你的繪畫追求有怎樣的關係?

       楊:我希望在畫裏創造一種永恒——能代表中國人本質的典型形象。中國人的內在氣質很鮮明。儘管現在的時代變化很快,但時代的變化只是外在的,改變不了中國人的內質。如果把中國人放在日本人或者韓國人中,還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的。我看重的就是這種東西。

熱詞:

  • 楊飛雲
  • 藝術家
  • 油畫家
  •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