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央行資産雄居全球第一不值得炫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16: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誰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是業界公認的答案。而要問起誰是世界上資産規模最大的中央銀行,很多人想不到答案是中國央行。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末,中國央行的總資産達到28.33萬億元,約合4.5萬億美元,超過美聯儲和歐洲央行。(4月24日《新京報》)

  應當説,這則消息令人振奮,從公佈的數據來看,與過去相比,央行的確實現了歷史上罕見的突破。比如説,在過去的五年,央行的總資産增長了119%,並於2011年末達到28萬億人民幣,而知名度更高的美聯儲、歐洲央行在2011年末資産規模分別為3萬億美元和3.5萬億美元。與之相對應,中國的廣義貨幣(M2)在過去五年中也增長了146%,2011年末餘額已達到85.2萬億元。

  不過,倘若更深入分析一下,對於這一喜訊,筆者覺得,欣喜又不值得太過分。首先,必須看到的事實是,央行資産實現跨躍式的增長,取得驕人的業績,既是建立在貨幣超發基礎之上的,也是基於犧牲國內民眾切身利益取得的。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三年中,也就是2009到2011年,全球新增M2的規模中有48%來自中國。渣打銀行甚至認為,在中國推動下,全球M2規模將向50萬億美元邁進。據渣打銀行測算,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國新增M2的規模全球佔比達52%。這意味著,在最近三年裏,全球的新增貨幣近一半,都來自中國,不僅造成了我國經濟長期過熱,依賴出口型經濟無法徹底改變,也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大大提高了民眾的生存成本。

  而從金融話語權的視角來看待央行資産全球第一,無疑又值得推敲和深入探究。儘管我國現在的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額,分別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一位,但從經濟增長模式和金融體制內在“品質”上,無論與美國,還是與歐盟比起來,差距仍舊太大。與此同時,由於我國的匯率機制和框架,還未架構完善,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不僅有很大的風險,也不能體現其投資和財富功能。更為重要的是,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是價格、數量的問題,更涉及我們的金融管理水平、認知能力、監管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譬如,正在世界流通的第二大貨幣歐元,從1999年開始發行至今已有10余載,因監督、認知等方面配套措施不盡完善,始終未撼動美元的霸主地位,更遑論人民幣剛剛向國際化才邁出了一小步,我國擁有的金融話語權可想而知。

  最後,需要強調和指出的是,從央行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央行資産負債端結構惡化同樣令人憂慮和不安。從表面來看,央行卯足勁超發貨幣,是無需支付成本的負債,但2003年到2011年,央行貨幣發行佔總負債的比例從36.3%下降到了19.8%。存款準備金、央票等大量付息負債的提升,也成為央行資産負債表膨脹的重要推手。據業內人士測算,2003年到2010年底央行為對衝外匯佔款支付的利息成本,就達到1.08萬億元人民幣。顯然,我國央行總資産位居世界首位,根基是不牢固的,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虛胖”,不值得我們炫耀,相反,很值得國家層面對既有的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進行深刻反思,以採取應對措施。

  作者:吳睿鶇

熱詞:

  • 資産規模
  • 央票
  • 虛胖
  • 美聯儲
  • 品質
  • 全球
  • 廣義貨幣
  • 新京報
  • 中央銀行
  • 歐洲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