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代中國研究 記者:楊天石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本文摘自:近代中國研究,轉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集刊》第3集,作者:楊天石,原題:《史迪威事件中的蔣介石與宋子文──抗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研究之一》
五、蔣、史衝突轉化為蔣、宋衝突
在羅斯福的推動下,邱吉爾勉強同意實施攻緬計劃。其內容為:于1943年雨季結束後自印度對緬甸西北部進行陸空有力攻勢作戰,中國軍隊由雲南進攻,同時以海、陸軍攻襲緬甸海岸。[1]5月26日,羅斯福將關於此項決定的通知書交給宋子文。29日,蔣介石致電宋子文,要他提醒羅斯福,陸軍對北緬進攻與海軍對仰光進攻,務須同時行動。8月18日蔣介石致電羅斯福、邱吉爾,告以雨季將過,不能再事遷移。同月,羅、邱等在加拿大的魁北克開會,決定在未來的乾燥季節中,反攻緬甸,同時決定成立東南亞戰區統帥部,以英國海軍中將蒙巴頓為統帥(旋升大將),史迪威為副統帥。
1943年9月,宋子文鋻於英美聯軍對日攻勢漸趨積極,認為有調整與英美軍事關係的必要。他設計了兩項調整方案:(一)最高級的組織,如華府的聯合參謀團及支配軍械委員會,均應有中國代表參加。供給中國的軍械,由中國直接申請,毋須史迪威或其它駐中國的美國軍官過問。(二)史迪威即行撤調,同時改組中國戰區。以蔣介石為最高統帥,美國將領為副統帥;以中國將領為參謀長,以美國將領充副參謀長,統帥部各處長、副處長均以中美軍官分任。[2]宋計劃先與羅斯福總統作原則上的討論,在10月偕同美國陸軍次長麥克洛來渝時,再與蔣商量決定。
9月16日,宋子文會見美國總統助理霍浦金斯,霍贊成宋所擬調整方案,並稱:在參加聯合參謀團及改組戰區大前提之下,更換史迪威輕而易舉,史汀生雖反對亦將無效,馬歇爾也不像以前那樣對絕對維護史迪威。[3]同月29日,宋、羅見面。事後,宋子文電蔣彙報:美方同意撤換史迪威,調整中國戰區,在華盛頓另組包括中國在內太平洋軍事參謀團。電稱:本人將陪同蒙巴頓到重慶,向蔣報告國際情形,並洽商蔣與羅斯福、邱吉爾會晤問題。[4]10月,宋子文偕蒙巴頓及美國後勤部長薩默維爾中將來華。薩默維爾是美方預定的史迪威的接替人,還在途經印度德里時,宋子文就對薩透露説:“事情正在成功,他與大元帥(指蔣介石)一同進行了謀劃。”[5]他完全沒有想到,蔣介石會改變主意。
10月2日,蒙巴頓等向蔣介石轉呈邱吉爾致蔣介石密函及魁北克會議決議。同月11日,蔣介石與宋子文談話,宋向蔣談了他自己對史迪威的不滿,當日蔣日記雲:“子文能自美國轉印度回國,報告史迪威言行。烏呼!史氏真卑劣小人,無恥極矣!”[6]顯然,這時,蔣宋在對史迪威的態度上仍是一致的。同月14日,蔣開始思考史迪威的去留問題,一是去史之後的代替人選,一是撤換史迪威的可能性。蔣認為:美國人員中無人適合出任東南亞戰區副統帥,也無人能出任駐華美軍主任。美國參謀總長馬歇爾非常袒護史迪威,美國政府未必決心將其撤換。[7]這樣,蔣介石原來的決心就動搖了。
10月16日,薩默維爾將蔣介石要求召回史迪威一事告知蒙巴頓,蒙巴頓強烈反對。他説:如果指揮中國軍隊兩年之久的官員(指史迪威-筆者)在軍事行動前夕被免職,他無意于使用中國軍隊。蒙巴頓委託薩默維爾將他的觀點轉達給蔣介石。[8]同日蔣介石與薩默維爾談話稱:“史氏到華一年半以來,彼雖努力,然總勿能與我軍合作,殊為遺憾。至於去留問題,余不作主張,惟望美國政府重加考慮而已。”[9]談話之後,蔣介石決定,“只要史氏能悟改,則以不撤換為宜”。他囑咐宋美齡詢問史迪威本人,同時,與宋子文談話,將新決定告訴他。二人之間發生激烈衝突。宋堅持原見,反對蔣改變主意,憤而宣稱“不能與蔣共事”,並指責蔣:“你又不是野蠻人,為何説話不算話!”蔣則怒而逐宋離開。據唐縱日記稱:“宋部長不知因何使委座見氣,委座摔破飯碗,大怒不已,近年來罕睹之事。”[10]。當晚,蔣與宋美齡談話,日記雲:“史氏已表示悔過改善,余當宥之,不可再聽子文之言,堅持撤換矣!”[11]17日,蔣介石本人通過宋美齡約史迪威談話,告訴他:“如被撤職回美,個人之損失太甚。如能悔過改善,或可轉回庶宥。”據雲:“史乃完全自認錯誤,並表示澈底改過,余乃允而宥之。”[12]又雲:“彼果已悔悟,表示絕對服從,不再違令,當可信也。此于國家抗戰之成敗得失,所關豈淺哉!”[13]
1931年,蔣介石與胡漢民發生衝突,一怒之下,將胡漢民軟禁于南京湯山,汪精衛、孫科等因而在廣州另立政權,引起國民黨內長達五年的寧粵之爭。蔣擔心撤換史迪威會嚴重影響中美關係,帶來新的巨大災難,日記雲:“史迪威去留問題,為本週最重要之一事。宋子文力主去史,余之既定方針,幾乎被子文搖撼,最後幸能自動補救,允史悔改,重加任用。此乃中美關係與戰局影響一大轉機,否則其危有甚于二十年時對胡漢民案者也。不能再為子文造成大禍。乃知安危禍福,全在最後五分鐘幾微之間也。此後應益戒懼。”[14]18日,蔣介石再次會見薩默維爾,向他通報自己允許史迪威“悔過自新”的新決定,據稱:薩“欣然甚感余寬大為懷之精神”。但是,蔣對宋卻余怒猶存,當日,蔣日記雲:“此事子文大不以為然,彼竟不顧大體,不知余之苦心,可恨孰甚!”[15]21日,薩默維爾向蔣告別,蔣察言觀色,覺得薩的詞色與初見時大不相同,感到安慰。當日日記雲:“此與余不被子文所脅制,而允史迪威之自新大有關係也。”[16]
蔣宋關係中曾多次發生矛盾,蔣在日記中指責宋子文也屢見不鮮,但是,指責宋子文“可恨”,卻並不多見。處於局外的唐縱記載説:“日來委座火氣甚大,宋子文不知因何碰壁?”[17]
蔣介石對史迪威態度的轉變既與他擔心影響中美關係,損害抗戰大局有關,也是宋藹齡、宋美齡姊妹共同斡旋的結果。據史迪威自述:他曾經向這一對姊妹談過當時中國軍隊的真相,使她們非常震驚;也曾經研究過改革的辦法──讓宋美齡代替何應欽,出任軍政部長。於是,史與這一對姊妹“訂了攻守同盟”。[18]10月17日晨,宋美齡打電話給史迪威,聲稱宋藹齡認為“仍有個轉敗為勝的機會”。史表示“不想呆在不受歡迎的地方”。於是宋氏姊妹就向史“談起‘中國’和職責來”,要史”大度一些,堅持一下”。宋藹齡對史稱:“你的星正在升起”,闖過這件事,你的地位就會比從前更為穩固。姊妹二人表示,將代史見蔣,對他説,史只有一個目標,即中國的利益,假如史犯了錯誤,那也是由於誤解而非有意,史準備好了要充分合作。在二人的堅持下,史點頭同意,宋美齡表示“那我們馬上就去做”。其後,史迪威見蔣,其情況,據史自述:蔣“改變了立場,演起了戲,竭力顯得態度和解。他説了兩點:1、我應該明白總司令和參謀長的職責。2、我應該避免任何優越感。這全是廢話,但我有禮貌地聽著。蔣介石説,在此條件下我們可以和諧地再次繼續合作。”[19]20日,宋藹齡向史解釋説:“她只能在‘她的血肉’(子文)和中國的利益之間作出選擇。”“我們已經完全控制了‘花生米’(指蔣介石),並讓他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她認為這是一個大勝利。宋藹齡保證,史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將來不會再有進一步的進攻”。
蔣介石改變主意,史迪威留任使宋子文“挨了一下猛擊”。[20]但是,蔣自感對宋的態度也有不妥之處。10月24日,蔣介石日記雲:“本週以宋子文橫暴,觸余憤怒,實近年來未有之現象,此乃修養毫無成效之徵象也,自慚之至!”[21]31日,日記再雲:“子文言動,令人憤怒,自不為過。然余之暴戾無狀,不能逆來順受,是毫無修養之徵也。何以自解?”[22]11月6日,日記又雲:“宋子文夜郎自大,長惡不悛。二十年來,屢戒屢恕,終不能使之覺悟改過。彼之野心難馴固矣,然余無感化之力,不能不自愧也。”[23]這一段時期,蔣介石不見宋,宋也不見蔣。11月16日,宋子安出面調解,要求蔣召見宋子文一次,遭到蔣的拒絕。日記雲:“彼誠幼稚而天真之人也。”[24]最後,宋子文不得不自己出面打破僵局。
12月23日,宋子文致函蔣介石,自稱兩月以來,獨居深念,自感“咎戾誠多,痛悔何及”。接著,闡述與蔣的關係“在義雖為僚屬,而恩實逾骨肉,平日所以兢兢自勵者,惟知效忠鈞座,以求在革命大業中,略盡涓埃之報”。信件著重説明抗戰以來,自己“無論在國內、國外,惟知埋頭苦幹,秉承鈞座指導,為爭取勝利,竭其綿薄”,但因“個性愚憨,任事勇銳,對於環境配合之考慮,任事每欠週詳;甚或夙恃愛護過深,指事陳情,不免偏執而流於激切”。信件自承在蔣前無禮、“粗謬”、“頑鈍”,要求蔣“曲予寬容”。函稱:“此誠文之粗謬,必賴鈞座之督教振發,而後始足以化其頑鈍,亦即文于奉教之後,所以猛省痛悔、愈感鈞座琢磨之厚。今文以待罪之身,誠不敢妄有任何瀆請,一切進退行藏、均惟鈞命是聽。伏乞俯鑒愚誠、賜以明示,俾能擇善自處,稍解鈞座煩憂、則文此身雖蒙嚴譴,此心轉可略安、而曲予寬容。文無論處何地位、所以圖報鈞座之志始終不渝、尤必與青天白日,同其貞恒。”[25]宋子文的這份“悔過書”打動了蔣介石。12月24日,蔣介石自思:“自十月痛斥宋子文以後,始終未準其相見,今日彼來函,表示悔悟,求見迫切,余乃從親戚與內子之懇切要求,併為慰岳父母之靈,允于孔寓與之相見,當觀其以後事實如何,如果能真誠覺悟,則公私皆蒙其福矣。”[26]26日,蔣介石日記雲:“對子文訓斥以後,拒而不理者已逾兩月。本週得痛切表示之悔書,乃于聖誕前夕,准予相見,亦以其為西安共同患難之關係也。”[27]31日,蔣介石年末反省,日記雲:“本年修養,雖較進步,然暴戾傲慢之氣,仍未能減除,對張道藩、文白、孫哲生、陳辭修、宋子文、董顯光等各種行態,尤為粗暴失態。雖子文、辭修之驕橫跋扈,自應斥責,而其他同志則不過愚拙無能,實為無心之過,是余指導無門之所致也。乃不責己而責人,是為本年最大之羞慚。”[28]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