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十二集:走進新時代

回顧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歲月,對比梁家河的今昔變化,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人們時時感受到,梁家河這個坐落在陜西北部的小村莊,深深包含著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成為每個懷揣夢想、甘於奉獻的青年人的嚮往之地,更是無數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共産黨人的精神高地。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十一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

打壩造地,多种經營。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1974年糧食總産量由1971年的109465斤提高到179946斤,人均生産糧食689斤,一個工日分紅七毛二。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十集:要做行動上的巨人

武暉上學走的時候,習近平送給他30斤糧票,又拿出一件王燕生離開梁家河時留下來的藍色毛領大衣,對他説:“你把這件大衣拿上,到了學校又能穿,又能當被子蓋。”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九集:淚別梁家河

1973年,習近平試圖叩開返城的大門,他希望上大學讀書深造,畢竟讀書是他最大的願望。這年,習近平和武暉一同去縣裏參加了考試,習近平選擇的目標是清華大學。當時錄取的方式是考試加推薦,家庭成分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八集:要為人民做實事

從梁家河到文安驛,一個來回30多裏,社員買日用品步行去一次得花大半天時間。這個事一直讓習近平惦記著。梁家河普及沼氣後,他就謀劃著給村裏人辦更多的事。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七集:沼氣專業戶

1974年1月,黃土高原已進入隆冬,馬上就要過春節了,梁家河的鄉親們開始忙著準備年貨。 習近平剛剛當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一直琢磨著能為改變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麼,琢磨著推動梁家河發展的切入點。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六集:我就是一個農民

到梁家河兩三年後,習近平已經能夠説一口流利的延川話,他與當地人一樣,把土豆叫“洋芋”,把饃饃叫“酶酶”。2009年11月,他到延安考察,仍能講一口流利的延川話。吃飯的時候,他問陪同的陜西省委書記趙樂際能不能聽懂“酶酶”是什麼東西,趙樂際説不知道,他解釋説:“‘酶酶’就是饃饃,白麵饃饃,也就是饅頭,是延川土話。”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五集:修身

“那個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習近平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自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上山下鄉的時候,我15歲。我當時想,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去做,我們現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在梁家河人的印象裏,習近平常看磚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在看,上山放羊時,手中還不忘拿書閱讀。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四集:“北京娃 村裏娃”

身上沒有“城市味”的習近平跟村子裏的年輕人也很快熟悉起來。他把自己的鞋子送給家境貧困的夥伴,有時還會當起理髮師,給村裏的青年人理髮,有一陣兒他還當起了游泳教練,教那些只會“狗刨式”的青年學習蛙泳。梁家河返鄉知青王憲平,社員石春陽、武暉、張衛龐等,都成了他的朋友、夥伴。儘管他們都知道習近平的父親“犯了錯誤”,他是個“黑幫子弟”。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三集:“逃離”

“去延安的專列上,我記得很清楚,那是1969年的1月份,全部都哭啊,那整個專列上沒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當時(車)底下我那些親屬都説,你怎麼還笑啊?我説: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這兒有命沒命我都不知道了,我走不是好事嗎?你們哭什麼呢?所以他們就破涕為笑(了)。”後來在接受採訪時,習近平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二集:美味的酸菜

梁家河的酸菜,習近平唸唸不忘。2004年8月14日,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接受延安廣播電視臺《我是延安人》欄目記者專訪時説:“(剛開始)什麼都不會吃、不愛吃,五穀雜糧,那哪是五穀雜糧,是糠菜半年糧。慢慢地我們就學會了,什麼都吃了,沒有還不吃啊。最後最愛吃老百姓送來的東西,這家送一個玉米糕,那家送來一個高梁米的糰子,吃得都很好。酸菜成為我最好的美味佳肴,以至於到後來,我到現在我還想念那個酸菜。”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一集:近平回來了

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追尋人民領袖的初心;記錄梁家河幾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激發砥礪前行的信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隆重推出12集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

12集大型音頻紀實文學《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