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十一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

新聞頻道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2018年07月08日 11:4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北緯36.8°,

陜北黃土高原上,

有一個小小村落,

名叫梁家河,

“這是大有學問的地方”......

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

追尋人民領袖的初心;

記錄梁家河幾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激發砥礪前行的信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隆重推出

12集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

第十一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

點擊音頻馬上收聽

“爭氣兒”劉瑞蓮

  改革開放讓梁家河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劉瑞蓮小名“爭氣兒”,曾是一個苦孩子。在她的兒時記憶裏,她和弟弟妹妹夏天幾乎沒有穿過鞋,晚上四個娃娃合蓋一床被子,就連吃頓白饃饃都是奢望。

  17歲那年,劉瑞蓮嫁給了梁家河村民鞏政福。婚後的生活依舊艱難,一家人的飯桌上仍是少不了野菜。劉瑞蓮説,在能吃的野菜中,一種叫“洋腦梢”的植物葉子最難吃,嚼在口中扎乎乎的,吃在胃裏消化不了。她一吃就脹肚子,連著吃上幾天手和臉就腫了。

  

圖為習近平當年帶領梁家河村民建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後,先後辦起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縫紉社要選三名婦女當社員,劉瑞蓮沒想到自己也被選上了,欣喜得一晚上沒睡好覺。

  縫紉社實行計件掙工分,做一件衣服記兩分。為了多掙工分,劉瑞蓮跟丈夫鞏政福商量,借錢買了臺“標準”牌縫紉機。她常常是匆匆吃口飯就幹活,把需要手工做的活兒拿回家裏晚上繼續做……

  打壩造地,多种經營。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1974年糧食總産量由1971年的109465斤提高到179946斤,人均生産糧食689斤,一個工日分紅七毛二。

  1984年春天,劉瑞蓮第一次聽説“包産到戶”,那時,她還沒有意識到這四個字在她生活中的分量,她不知道,一場影響整個中國農村的變革已經開始了。

 

 梁家河溝口

  如同許多陜北農民一樣,劉瑞蓮一家用勤勞換來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梁家河“第一代農民工”

   一兩年下來,糧囤滿了,裝不下了,劉瑞蓮就把糧食裝進化肥袋子壘在空窯裏。望著用汗水換來的收成,劉瑞蓮心裏樂滋滋的。

  有糧食吃了但缺錢花。看到有人外出打工,劉瑞蓮心裏也盤算著到城裏找事幹。農閒的時候,她和丈夫來到延川縣城,給人包冰棍,再打點零工,生活漸漸有了起色,他們被稱為梁家河“第一代農民工”。1990年後.劉瑞蓮再也沒有為家裏的吃喝用度犯過愁,她第一次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種滿足感。

  劉瑞蓮家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兩個兒子從事建築及裝潢工作,女兒辦公司。逢年過節,兒女們回家團聚,高興之餘,她擔心孩子們忘了節儉,常常忍不住教育他們:“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過去的苦日子,這是大家拿苦水換來的,我就怕你們忘了本……”

  家家戶戶有餘糧的好光景

  

航拍的梁家河村

圖片來源:新華社

  改革,給農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而開放,為這個變化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山還是那座山,溝還是那條溝,梁家河農民卻再也不是那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

 

1993年9月27日,習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鄉親們

  1993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回到梁家河,看到鄉親們不再為吃穿發愁,他和鄉親們一樣高興。吃飽飯曾經是他和鄉親們的—個夢想,看到家家戶戶有餘糧,他怎能不高興呢!

 

   2015年2月13日上午,習近平在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看望村民,並就老區脫貧致富進行實地調研。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編輯:黃佐春 責任編輯:劉亮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