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梁家河巨變:一個中國鄉村40年奮鬥史

央視新聞客戶端 澎湃新聞 2018年01月31日 11:4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如今的梁家河抓住了歷史機遇,擺脫了經濟落後、文化閉塞、生態消耗的舊日風貌。

從前“掏個坡坡,吃個窩窩”的黃土高原貧困村在最近40年里加速改變:通電、通路、建水塔、退耕還林……村民們近年來還種蘋果、辦養殖合作社、建旅遊公司,2017年人均收入就超2萬。

這裡是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

工人正在修剪蘋果樹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王國慶 圖)

“梁家河蘋果”誕生記

梁家河村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土地貧瘠,水源缺乏。有史以來,這裡的居民靠天吃飯,小麥、土豆、糜子等耐旱作物的種植勉強維持生存。

66歲的劉竹梅就住在這裡,伺候了一輩子莊稼。最近幾年,“種蘋果”開始成為她生活裏的大事。2007年,梁家河村民集體栽植了110畝蘋果樹,劉竹梅在自家的3畝地上栽種了100株。

“種蘋果比種莊稼賺錢”是很多貧困地區共同的脫貧思路。對梁家河來説,這裡的土壤、氣候、地理、環境等條件都具備種植蘋果的優勢。2005年,梁家河所屬的延川縣就被評為“陜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

作為蘋果種植的新區域,梁家河地區沼肥的大力推廣使這裡區別於使用化肥的蘋果老産區。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果實中乾物質和糖的積累都遠勝於一般的蘋果。

2014年,梁家河蘋果迎來初挂果期,當年即憑藉蘋果産業規模優勢入圍“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2016年,蘋果進入盛果期,劉竹梅自家的果樹也結出了大量果實。

“高興壞了。”劉竹梅記得。她是個種蘋果的新手,但一直小心培育,碰到難題就要請教村內幫扶的技術專家。“越冬前怎麼修剪樹枝,平時怎麼給果實套袋,都要挨個問。”

“歷史上,我們梁家河沒有種植蘋果的習慣和經驗技術。”梁家河村黨支部原書記石春陽表示,“當時的蘋果産業由村裏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購買苗子,再由個人栽種,個人管理,個人收益。”

到了2016年,山地蘋果種植已經是村上主抓的重點産業。高標準山地果園達500畝,200畝挂果見利。部分村民嘗試的産業化經營也初現成果,其中就有張衛龐專業合作社和錦源蘋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培育了“張衛龐”、“梁家河”等高端品牌。

運用科學整形修剪、水肥精準化管理、果園生草、無公害病蟲害防治、合理負載、果實套袋、摘葉轉果等先進管理技術是村民張衛龐的蘋果合作社成功的經驗之一。如今,該合作社擁有種植面積80余畝,是一個24人的大型專業種植團隊。在此模範&&作用下,村民們紛紛轉變種植思路,村裏也開始統一運營管理、統一對外聯絡打開銷路。

2017年,梁家河蘋果在銷售渠道上有不少創新之舉,比如,赴北京舉辦蘋果推介會實現農超對接,開設品牌網站提供在線訂購和快遞發貨。來自陜北黃土高原的蘋果當年12月一經現身北京精品超市就引來熱銷,這個場景讓梁家河不少村民沒有想到。

從開始的各家自己種植到如今的規模化、品牌化、技術規範化、“梁家河蘋果”的誕生背後是政府和村民奮力打開一條脫貧致富路的摸索,也構成廣袤中華大地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梁家河樣本”。

窯洞賓館

“窯洞賓館”變奏曲

窯洞作為梁家河村最為古老的居住形式延續至今。

溝溝壑壑的高原間交通不便,利用黃土的直立性箍一口窯洞,不僅能快速供人居住,並且成本低廉。一進山溝兩側連孔成排的窯洞,是梁家河村典型的建築風貌。

“都説窯洞冬暖夏涼,其實冬天裏面非常冷。”65歲的石治山,2005年退休前是村委會主任,家裏一向清貧。住在冬天的窯洞裏,炕上燒柴火,地下打爐子,風颳起來還冒煙,苦不堪言。

最頭疼的莫過於如廁問題。起床穿上所有棉衣,朝屋外走老遠才到自家搭起的簡陋茅房,四面透風禁不住寒意,簡單的小事在冬天構成了嚴峻的“考驗”。

如此苦了近一輩子,直到2013年7月的一場天災毀了他和許多村民的家。那是一場持續一個月的百年不遇強降雨,延川全縣受災,梁家河村裏的窯洞損毀、倒塌的不在少數。

57歲的村民石春輝就是受災者之一,辛辛苦苦的奮鬥換來給家裏添置的冰箱、電視機等物件,一夕之間沒入泥土。

“家裏什麼都沒有了,幾孔窯洞都不敢進人。”他在村裏的低地上臨時搭了一個房子,全家住進去,那時已經沒有什麼錢箍新的窯洞。

當地政府隨即開始為村民想辦法。“我連個正經住處都沒有。有企業和政府來幫忙建設新的窯洞,這才解決了我們的住房問題。”在保留原址外觀的基礎上,梁家河從2014年起陸續對損毀的窯洞建築進行修繕、改造。

強降雨之後,更為重要的事情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建設移民安置小區。在生活條件日漸改善的情況下,傳統的窯洞已不如平地上的磚瓦房更適宜居住且足以抵抗天災。

新的梁家河小區位於距離梁家河5公里的文安驛鎮上,梁家河全村人按戶分配,每家都有至少一套住房,只用掏1.7萬元,就能得到三室一廳的100平米新房。

“現在做飯是天然氣,屋子裏相當暖和,冬天一進房子,棉襖還要熱得脫掉。”石治山説自己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能住進這樣的新房。

2015年起,村民陸續搬進梁家河小區,許多原本的閒散窯洞被村裏新成立的旅遊公司租用,進行統一裝修,改造成培訓、旅遊賓館住所。門窗都換成新的,有的窯洞內還開了排水口,設置隔間的衛生間和浴室。

石春輝2015年自己也租下了3孔窯洞,裝修之後開起了“窯洞賓館”,接待往來漸多的外地遊客。這幾年梁家河名氣逐増,他的賓館入住率一直不低。“2016年掙了一萬多,2017年掙了兩萬多,我估計2018年能掙三萬多到四萬。”當了幾十年農民,年紀大了轉做賓館老闆,收入一路看漲的石春輝自覺“沒什麼做生意的經驗,就是善良”。

即使在冬天,許多到梁家河來的遊客都提出要住一住這裡的窯洞,“想體驗一下幾十年前的黃土高原鄉村生活是什麼樣的。”窯洞裏的設施雖然較從前好了許多,但仍不比城裏的樓房,但到了夏天,有的遊客在窯洞一住就是好幾天。

石春輝一輩子沒怎麼離開過梁家河。對於窯洞,他有深深的情感,如今靠著窯洞做起了住宿生意,這也是他從前沒有想過的。對於開店,他説自己要邊做邊學,“靠誠實和善良對待每一個客人”。

梁家河村航拍 

打破“窮-墾-窮”惡性循環

梁家河村常年缺水。從山的這頭到山的那頭,大風刮過只揚起漫天的黃土。

23歲的石磊出生在村中,從小就是能在土堆裏玩一天的孩子。去縣城讀書以後,他回村不多,有時逢年過節才偶爾回來看看。

2016年夏天,石磊大學畢業,那一次的回村經歷讓他印象深刻。“這還是我記憶中的梁家河嗎?”

正值盛夏,童年記憶中“一年四季都是光禿禿的”的梁家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滿目青翠,“山上都是綠的。”

梁家河村民如今只會在冬枯期回憶起曾經黃土高原的模樣了。1999年,為了治理水土流失,走出“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延安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實施退耕還林,黃土高原上颳起了一場“綠色風”。

石治山積極響應,自家當年的山地第一批就參加了退耕還林工程。那時候石治山是梁家河的村委會主任,大事小事都要起模範&&作用。

不少村民生活條件的改變也由此開始,原來在山裏耕種的土地不再種植莊稼,政府按土地給一些補貼。“我家裏有46畝山地,每畝地每年國家給補助160塊錢,一年就是7000多塊。”

8年之後,石治山的46畝地進行第二次退耕,每畝地每年補助90塊錢。到了2016年,家裏又整理出零碎的10畝山地,開始了新一輪退耕。

退耕還林以後,村裏的養殖也開始規範。梁家河時下大力發展現代化生豬養殖。村裏159戶農民與企業共同成立了果香養殖專業合作社。

生豬養殖採取“黨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已經建成現代化標準生豬養殖大棚10座,目前可存欄生豬1萬餘頭,年分紅達155萬元,戶均近1萬元。

小時候一進村口就要捂住鼻子的石磊2016年夏天回到村裏發現村口已經非常乾淨、整潔。“以前上學時回村,那時候搞個體養殖的比較多,沒到村口就聞見臭味,養雞的、養豬的……雞糞、豬糞隨便倒,回到村裏都是那個味道。現在生態自然環境改善了太多。”

村裏的兒童樂園

小村莊裏的兒童樂園

“走出大山”是梁家河人祖祖輩輩的夢想。

2015年,村裏卻迎來了一波“返鄉潮”。這一年,延川縣梁家河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80%在外務工的梁家河青年開始返鄉創業、就業。23歲的石磊和妹妹石梅就在大學畢業後回到村裏,石磊在旅遊公司辦公室上班,妹妹石梅做參觀講解員。

以文安驛古鎮文化園區為依託,各地往來的遊客順路就能進入鄰近的梁家河,知青文化資源是這裡發展旅遊的一大特色。知青壩、知青井、鐵業社……來者在這裡感受到的是與文安驛古鎮不同的體驗。

梁家河村民中如今每家都有一個在旅遊公司上班,月收入從1200到2500不等。“村民以前都是靠種地,很累也掙不了多少錢。現在基本上的收入能夠保證。”石磊和妹妹石梅每月工資兩千多塊,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但不用負擔房租等生活成本。

在旅遊項目的帶動下,村民還開辦了農家樂6戶、小賣部13個、農家客棧3家。2016年,梁家河共接待遊客92萬人次,這一數據到了2017年已達104.45萬,每年的旅遊綜合收入都超1300萬元。

一系列現代化功能區在村裏建起,自助餐廳、村民活動中心、籃球場、兒童遊樂區……伴隨著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ATM機、自動售貨機等設施也進入了山溝溝裏的梁家河。

“自動售貨機我在大學宿舍見過,縣城可能都很少見。”梁家河的變化讓石磊有些驕傲。“村裏面還有了醫務室,以前看病要去鎮上,現在村民看病也比較方便。另外還有圖書室,對於愛學習的人來説比較方便。”

孩子們聚集在兒童樂園玩耍,年輕的家長們在一旁的村民活動廣場上秧歌排練。這支撐著花傘、拿著彩綢扇,排練陜北特色傘頭秧歌的村民隊伍正月裏鬧元宵時要在村裏演出。

冬日的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喧天的鑼鼓聲與熱鬧的秧歌舞映襯,構成了一副喜樂景象。垣上的積雪此時還未化盡,寒意也沒有消解人們的笑容。

對於兒童樂園裏這些玩耍的孩子們來説,從進入幼兒園開始,梁家河村的教育補助會一直伴隨他們。2016年,梁家河村裏成立了助學基金,從幼兒園到大學,孩子們上學都有補助。

石磊2016年正讀大專最後一年,拿到了五千塊補貼。“上大專一年補助五千塊,大學是一年補助六千塊。村裏每個上學的人都有。”

排練結束後,人們開著各家這幾年購入的小汽車陸續離開。從活動廣場一路向村外,以前連“兩個輪的架子車都沒法通過”的土路變成了全新的柏油路。

如今的梁家河到處是乾淨整齊的窯洞和屋舍,每家房屋前後都栽植了景觀樹,種了花草,村內路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放置了垃圾桶,村裏的生活污水經管道統一收集後集中處理,道路上已經沒有一點雜亂景象。

從黃土高原向更多的中國廣袤土地望去,無數個“梁家河”近40年裏都悄然發生著蛻變。

這些天然生存條件並不優渥的中國鄉村始終奮力抓住歷史機遇,迫切希望能擺脫經濟落後、文化閉塞、生態消耗的舊日風貌。

梁家河的巨變正詮釋了這條道路上每一個人、每一層組織、每一屆政府不竭的努力和動力。他們勇敢實踐每個想法、努力執行每項目標、積極突破每次局限。展望未來新的圖景,許許多多的古老村莊已經同梁家河一道,繼續書寫用新産業、新模式、新面貌持續造血的生命力傳奇。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