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開滿天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70週年回眸

來源:解放軍報 | 2024年12月25日 10:12
解放軍報 | 2024年12月25日 10:12
原標題:格桑花開滿天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70週年回眸
正在加載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馬嘉隆  李颺颺

51feb2fe6f12c1c9979059aeb5e73697.jpg

青藏兵站部某運輸旅官兵駕車行駛在青藏線上。馮建強攝

  寫在前面

  北京中軸線,天安門廣場正陽門前,中國公路“零公里”路標從祖國心臟輻射到大江南北。

  沿著路標指向,跨越3000余公里來到拉薩河畔,會看到一個標誌——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石碑背面銘文的段首寫道:“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增進民族團結,建設西南邊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築川藏、青藏公路。”

  這座有形的紀念碑背後,是無形的精神豐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70週年,也是習主席提出弘揚“兩路”精神10週年。1954年12月25日,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兩條公路同時通車拉薩;這一天,西藏結束千百年來僅靠棧道、溜索、人背、畜馱的運輸方式,八方賓客、滿車物資往來穿梭。

  巍巍高原,兩路貫通;各族同胞,歌舞翩躚。綿延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宛如兩條金色哈達,將雪域高原與祖國大家庭緊密聯絡在一起。

  “金色哈達”連通天險

  西藏軍區軍史館裏陳列著一把鐵鍬,鏟頭銹跡斑斑,握柄佈滿裂痕。這把看似普通的鐵鍬,卻承載著建設“兩路”的偉大使命。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這是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紀要》中關於西藏道路的記載。

  70多年前,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一條公路。被崇山峻嶺、大河大川分割的高原農牧區,一直沿襲著溜索、皮筏子等原始的交通方式。

  1950年3月起,第十八軍官兵以無比堅定的意志,拿起鐵鍬、鋼釬、十字鎬,劈開14座大山,穿過8條大斷裂帶,跨越數條險灘激流和數不清的沼澤冰川。4年後,川藏公路修通。

  格爾木,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青海連接西藏、新疆、甘肅的交通樞紐。今天的格爾木,已是富“鉀”一方的鹽湖城。然而,70年前的格爾木在哪兒?

  當第一批築路大軍跋涉瀚海遍尋不著“格爾木”時,時任西藏運輸總隊政委慕生忠指向腳下荒原:“我們的帳篷紮在哪,哪就是格爾木!”

  在自用的鐵鍬把上,慕生忠刻下“慕生忠之墓”字樣。他説:“如果我死在這條路上,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就把我埋在哪,頭衝著拉薩的方向。”

  1954年5月,慕生忠帶領1200余名官兵,從崑崙山腳下的艾芨裏溝開始,30天修通30公里唐古拉山口路段,10天推進200公里藏北路段。同年12月,青藏公路修抵拉薩。

  自此,4360公里的交通線唱響了發展的繁榮讚歌,也留下了英烈們的悲壯凱歌:

  雀兒山工地,年僅25歲的張福林在爆破過程中不幸被巨石砸中,壯烈犧牲。戰友從他的遺物中發現5包菜籽。張福林在日記中寫道:“我要把幸福的種子撒在西藏高原,讓它生根、開花、結果。”

  可可西裏,海拔高、氣壓低、瘴氣重,戰士喬振武在睡夢中突發急症,搶救無效犧牲,長眠在青藏公路上。

  ……

  鐵鍬揮舞間,泥土與碎石飛揚,11萬築路軍民“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3000多位築路烈士永遠地留在那裏。“兩路”精神,跨越時空,永續傳承。

  1968年,汽車兵成元生在執行運輸任務途中,因高原反應突發疾病。為了不影響車隊行進,他強忍頭痛,以驚人毅力駛過30公里險路,直至犧牲在駕駛室裏,年僅26歲。

  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被稱為“天下第一道班”的109道班駐守於此。一代代職工接力紮根“生命禁區”,頂風冒雪,以路為家,用青春和熱血保障道路暢通。

  ……

  如今,行駛在日新月異的兩條公路上,記者與默默堅守的養路護路軍民擦肩而過,總有一種感動涌上心頭——無數軍民用奉獻撐起雪域高原的交通線,昔日封閉的高原荒漠,換了人間。

  “幸福金橋”引來巨變

  在西藏波密縣川藏線318國道旁,帕隆藏布江奔騰而下。江邊,坐落著一個小村莊——崗巴村。

  走進崗巴村,遠處雪山綿延,河谷兩旁古樹參天,湖泊草甸如珠玉般嵌在村子裏,藏式小院錯落有致,五彩風幡隨風而動。獨具雪域風情的自然人文景觀,吸引著不少途經318國道的自駕遊客前來打卡。

  “沒有交通改善,就沒有産業發展。”村委會主任突鄧説。崗巴村緊鄰318國道,隨著入村道路的翻新,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為村裏發展生態旅遊、打造林卡營地等産業提供有力支撐。“得益於村集體産業的快速發展,村民有了分紅,錢袋子鼓了,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突鄧説。

  千里川藏線,像一條金色哈達環繞雪山草甸、飛越千山萬壑,把高原無數的村莊串聯起來,讓農産品更加順利地輸出、外地人更加便捷地進入,高原百姓打開了視野和思路。

  “幸福的金橋”“吉祥的彩虹”——這是藏族群眾對川藏、青藏公路的歌頌。借助川藏、青藏公路兩條“大動脈”,內地把糧食、種子、工業設備、日用百貨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西藏。第一座工廠、第一所學校、第一個電站、第一家現代醫院在西藏相繼建成,推動西藏實現社會制度歷史性跨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助推文化旅遊、清潔能源、高原農牧等西藏特色現代産業體系構建,雪域高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今年7月,一家知名酒店企業將其在國內的第1萬個門店,開到了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在這片“高原秘境”看到這家酒店,讓不少自駕川藏線的遊客驚喜不已。

  在西藏,經過幾代交通人的艱苦拼搏,不僅“大動脈”愈發暢通,曾經的“留白”也漸漸被工筆勾勒。從初步構建“四縱三橫八通道”公路網主骨架,到墨脫縣城通了公路、客車,再到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使“微循環”通鄉達村,一道道縱橫交錯的公路,成為群眾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

  一早,西藏那曲市色尼區牧民次仁平措開著麵包車,興致勃勃地到嘎爾德生態畜牧産業示範基地送牦牛奶,“我家有140多頭牦牛,平均每天售出近40公斤奶,收入800多元錢。”

  該基地是當地一家乳製品深加工企業,當初選址在這裡,看中的是周邊豐富的畜牧資源,更重要的是距離青藏公路近,交通便利。

  “以前,大家都是零散經營,牛奶儲運不方便,銷售也沒有門路。”企業負責人説,如今他們在那曲設立15個收奶站,吸納3200戶牧民向基地供奶,“可以説,有路的地方就有我們合作的牧戶。”

  “茶與鹽巴”相親相愛

  “相親相愛,猶如茶與鹽巴”,這句藏族諺語,如今已成為西藏各族群眾水乳交融的真實寫照。

  拉薩河南岸,川藏公路318國道一路向西延伸。與布達拉宮隔河相望,道路一邊青山逶迤,一邊綠水潺潺。

  暮色下,“文成公主”率領“將士”“宮女”從山水中走來,卓舞、打阿嘎、藏戲、甲諧等10余種藏族非遺文化融入故事情節,一幕幕藏地文化圖景徐徐展開。

  近日,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在拉薩河畔上演。“通過《文成公主》,遊客們了解了西藏風俗,當地群眾感受到遊客對西藏的熱情。各族群眾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劇組相關負責人説。

  70年前,“兩路”通車之際,布達拉宮前舉辦的通車慶典上,各族同胞載歌載舞,爭相把哈達獻給築路勇士。如今,自駕川藏線、逛八廓街、觀《文成公主》,成為眾多遊客的選擇。多年來,川藏、青藏公路不僅是西藏與內地之間物質交流的通道,也成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之路。

  “進軍西藏,不吃地方!”

  這是解放軍入藏前毛澤東同志下達的指示。入藏後,解放軍在缺糧的情況下,被嚴令禁止向群眾買糧,以保證當地群眾的口糧需求。

  以真心換真心。在築路過程中,川、青、藏省區群眾積極參與。來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6000頭牦牛成為第一批支援物資,1.7萬名藏族同胞為川藏公路建設揮灑青春與汗水。

  70年來,各族群眾發揚“兩路”精神,為打通進出西藏的道路不懈奮鬥:川藏、青藏鐵路快速“生長”,復興號馳騁高原,“空中金橋”通往四方……漢藏一家緊密團結的故事,始終在傳唱。

  前不久,為紀念“兩路”建成通車70週年,陸軍某部與駐地藏族群眾共同舉辦了一場文藝晚會。該部前身部隊在參與修築川藏公路時,與藏族同胞朝夕相處,結下深厚情誼。

  舞臺上,部隊官兵為藏族同胞表演舞龍舞獅,熱鬧非凡;場下,已是耄耋之年的村民阿加眼角濕潤,思緒飄到70多年前:“眼前這一幕,讓我仿佛看到當年的金珠瑪米。那時,他們一邊修路,一邊學習藏語,還經常有文藝兵來為我們演出……”

  “天下最美的花叫格桑,她開在雪域高原上,那一天春風融化了冰霜,那一天陽光灑滿了藏鄉……”“茶與鹽巴”的民族親情,如格桑花般,在雪域高原紮根、綻放。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格桑花開滿天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70週年回眸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