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關於珠三角經濟轉型之路的幾點想法

2010年05月08日 16:37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我要評論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評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發表演講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消息:(記者任威風、劉慧)2010年5月8日下午14:30,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辦的“新轉變•中國行——珠三角經濟發展問策會”在廣東東莞舉行。廣東省科學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出席本次問策會並給出寶貴建言,以下是他的發言實錄:

    尊敬的厲教授,尊敬的各位領導,我今天下午想重點講一下的是關於珠三角經濟轉型之路的幾點想法。剛才我聽了謝秘書長的發言還是挺振奮的,他把廣東改革開放新格局描繪出來,我想談一點微觀的問題。

    今天上午我在問策會上調侃了長安歐書記,我説他是在希臘危機的背景下産生的長安危機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路就是通過節衣縮食,緊縮財政政策,更重要的一條路是謀求新的發展,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我覺得經濟轉型,我認為它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個是從企業,任何經濟政策沒有企業的呼應,這個政策往往會失效或者打折扣。我在這裡重點講一下,在經濟轉型當中,企業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路徑?因為我們所有的政策都要圍繞著企業作為主體,作為主導力量的命題。

    根據我這些年對珠三角的研究,包括以前在長三角的研究,我感覺到我們企業應該要分成甲乙丙,A、B、C、D,雖然做的都是企業家,由於企業家在不同的層級上他們面臨的挑戰是不一樣的。我把我們的企業定義為有獨立的利益,有自主決策能力的生産主。生産和加工不一樣,我到日本去,日本人告訴我,我在你們那邊設立的不是生産車間,是加工場所,加工就意味著和生産有差距的,我後面會講到。為什麼要界定企業?企業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對象,如果在這裡是工廠、是車間,還有一個和企業怎麼接軌的問題。對企業來講,就像一個孩子讀書,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之分,比如説我認為,我們的小學就是屬於以生産導向為主的。珠三角有很多來料加工、三來一補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生産是很挑剔的,管理也是有水平的,但他們面對金融危機常常處在被動挨打的地步,為什麼?他們的重心、優勢都在企業內部。

    在生産型企業之上,列為第二類的就是中學階段,就是市場主導型企業。我們今天在座的很多企業家,實際上我都把你們看作已經進入中學階段的企業家。比如説廣東赫赫有名,在全國也是赫赫有名的格力空調,我來廣東以後也很關注這樣的企業,廣東坦率地説,由於長期以來我們開放由此,我們常常比較注重生産,不太注重市場,因為訂單是人家給我們的,但我們的格力空調在董明珠總裁的帶領下打拼出新天地,因為董總就是搞市場的高手,所以生産型企業和市場型企業有分水嶺。市場型也不是市場、企業家的最高形態。

    到大學階段是創新性企業,大家研究比較多我就不講了。我在這裡説明幾個問題,純粹的小學型企業不可能直接上升為創新型企業,這是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為什麼?因為創新是有風險的,創新風險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

    1、技術風險。生産過程是需要解決的。

    2、市場風險;

    3、制度風險;如果制度風險大家都是一樣的,企業很難改變制度,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大家都擁有這樣的能力,你會發現市場型企業比較強的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使它能夠從容地跨入創新型企業的行業。

    大家都知道,創新活動沒有足夠的風險分擔能力和機制,這種創新無疑自己找死。所以我自己的看法,包括長安有很多企業,我們不能讓他們停留在生産主導型的低級階段,而應該鼓勵他們儘快地面向市場,走入市場,成為像格力這樣以市場作為自己看家本領的真正第二代企業。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娃哈哈的老總跟我講過,他説娃哈哈這個品牌並不在於他生産什麼,而在於我有了這個品牌,我生産什麼東西都可以賣出去。這也是我們現在講擴大內需,我認為很值得研究的課題。今天上午我們到步步高去也發現,電子行業的産品升級換代週期越來越短,靠什麼支撐企業的發展?就是靠手中抓住的市場。有人問,在創新型企業之上還有沒有呢?我認為還有研究生階段,這次我到北歐去,北歐的全員勞動生産力比我們高10倍,我們辛辛苦苦,我們10個人只抵得上他們1個人創造的財富,奧秘在哪?服務。我多説一句,他們的服務不僅僅是我們所謂的傳統服務,也不僅僅是微笑曲線的兩端。坦率地説,我們在今天的環境下,如果過早地放棄生産環境簡單地抓住兩頭,我們會産業空心化。其實戰爭的服務型企業是以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支撐的,後面如果有時間我在討論當中跟大家進一步展開,我把這種以商業服務,服務打包來創造經濟效益的企業稱之為研究生企業。

    往前走就不講了,我認為我們經濟轉型應該讓我們的企業沿著這樣道路不斷地往上攀升,我們要為他們創造很好的環境。我把環境分為兩類,一類是緊環境,一類是寬環境,緊環境重點解決好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坦率地説,改革開放30年來,雖然我們高舉著市場化的大旗,但市場化改革走了一半,中央的計劃經濟已經有很大的下放,權力下放了,但被地方政府截留了,成為利益格局的諸侯經濟。我認為我們的改革要深化,就是要真正把我們的市場變成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力量。在這個市場當中,我覺得有兩件事情會影響産業升級換代。一是市場缺乏信用,坦率地説信用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信用問題出過國的朋友都清楚,我們和發達國家最重要的差別就是我們社會的信用意識不高,以至於我們在創新這個問題上經常處於很尷尬的狀態,大企業創新,小企業創新,大家都趕同樣的活,就是創新資源的低水平重復配置。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分工不充分,我們的小企業不敢把自己的腦袋係在大企業的褲腰帶上,為什麼?大家都對信用信心不足,造成社會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社會分工的不充分。第二就是法治。

    市場的完善還必須要有政府作用的發揮來保證。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是政府主導,這個口號我不反對,但我認為政府主導的前提必須是兩個:第一是廉潔。如果政府主導是不廉潔的,政府來主導,越主導越容易壞事。今天的貧富差異不斷地擴大,應該説雖然我們不能説我們的政府已經很腐敗,不能這麼説,甚至我認為絕大多數都是很好的,但是老百姓對政府的判斷是針尖打不動,可以透過斗大的風,如果老百姓不相信我們是廉潔政府,我們的自主創新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緊環境還有一個是政府職能地位,如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大家沒意見,問題是政府退出市場幹什麼呢?我認為政府應該提出,要在公共服務中發揮主導型作用,換句話説我們政府要用有限的財政稅收,最大限度地解決我們的民生困難,為老百姓提供高效率的服務,這才是我們的本質。我覺得在這一點上,長安似乎有我們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長安作為一個鎮來説有許多錢,但是它的錢都用在刀子上,我很欣賞他們不亂用錢,在規劃高起點的步子下用好每一分錢,才有今天的新天地。

    當然,既然有緊環境也有寬鬆環境,寬鬆環境主要是指教育、科技、文化,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贅述。我的發言就是想告訴大家,經濟轉型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它是一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而我們要僅僅扣住企業轉型這個主題,我們政府轉型是為了配合企業轉型,只有當政府和企業兩隻手都硬的時候,我們的自主創新和經濟轉型就有了希望,謝謝大家。

責編:龐帥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