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6月12日 09:15 證券時報 我要評論
近期A股市場詭譎多變,主要是受地産調控、擴容預期和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共同影響,而上證指數短期處於2500—2700點的新箱體中運行。我們認為,2500點新箱體下沿的確認,有助於大盤企穩反彈,即使未來大盤選擇突破方向,向上的空間也遠大於向下的空間。就目前來看,年內上證指數可能的運行區間為2350—3350點,在垂直高度上,向下有200點的跌幅,而向上則有800點的漲幅。因此,投資者對於後市不必過於悲觀。
機構:大盤模擬考試你得幾分
伴隨著農行IPO過會,滬深兩市週三放量大漲,特別是銀行股午後突然發力,帶領上證指數大漲69點,其中銀行板塊大漲5.75%,這是近期少見的大幅反彈。對此,坊間各種傳聞、猜測滿天飛,卻拿不出有説服力的證據。我們認為,機構主力絕不會憑傳聞、猜測操作,投資者不妨看成是機構主力測試大盤壓力的行為。至少,客觀上有“模擬考試”的意味。
測試一:2500點有較強支撐力。6月9日,上證綜指跳空高開,稍作回探後一度衝高。相比之下,金融指數高開即回落,相持了幾分鐘就再度跳水,引領各大指數節節敗退。上午,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勉強收紅盤,金融指數依然以綠盤報收。兩市午後再度下挫,在金融股的領跌下,上證指數不僅迅速翻綠,並再度逼近2500點整數關口,最低探至2501點。本週前兩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兩次探至2491點,離本輪調整的新低2481點僅差10點,而週三的中陽線可謂基本確認了2500點短期支撐的有效性。
測試二:2700點下方壓力不大。本週三下午1點38分,就在大盤岌岌可危之時,兩市最大空頭金融股突然拔地而起,成功實現大逆轉。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深發展直線飆升。從盤面表現上看,中信銀行在一刻鐘的時間內,平地而起直至封死漲停,對銀行股帶動效果顯著。工、中、建三大銀行股強勢衝高,對市場人氣起到了明顯的激活作用。與此同時,創業板、中小板股票卻出現整體退潮。至下午1點36分,上證指數創出全日高點2589點,短短58分鐘猛漲88點。從主力輕鬆拉升的盤口和2700點破位後大盤不斷縮量來看,上證指數在2700點下方的壓力並不大。
測試三:反彈需要尋找突破點。週三大盤藍籌的集體異動,還得益於利好傳聞刺激的配合,從而得到了市場響應。雖然利好傳聞並沒有兌現,但我們不認為這是機構主力的誤判,恰恰相反,他們更懂得反彈需要尋找突破點。
從上述“測試”情況分析,下面幾點值得投資者重視:一是大盤藍籌仍有實現帶動A股大逆轉的能力;二是“二”、“八”蹺蹺板現象仍然存在,機構主力對風格轉換不是不能,而是暫時不為;三是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
數據:勿把經濟好當反向指標
本週五公佈的經濟及金融運行數據顯示,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1%。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7.1%;5份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394億,5月份出口1317.6億美元,同比增長48.5%。那麼,應該如何解讀這些數據呢?
有人認為,經濟數據好,緊縮政策就更嚴;經濟數據不好,股市就不會好。總之,無論好壞,都是悲觀預期。我們堅持認為,2500點是政策底,無論從各部委紛紛維穩,還是農行上市的時點看,管理層顯然是認同目前大盤處於階段性低位的。與此同時,2500點上下區域又是重要的歷史成本區,2500點以下有較強支撐力。而從剛剛出爐的5月份經濟數據分析,政策底有望獲得經濟面的支持。
其一,中國經濟不會二次探底。總體來看,5月份我國經濟發展依然趨於平穩,雖然投資放緩,但工業增速、消費都較為平穩,仍在高位運行。尤其是5月出口增速加快,不僅反映我國經濟迅速扭轉了進口增速大幅高於出口增速局面。而且也表明,歐債危機沒有市場想象的那麼嚴重,主要發達經濟體需求復蘇強于預期。最新的佐證是,在6月10日世界銀行舉行的《2010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的發佈會上,世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林毅夫在談及全球經濟問題時表示,從任何角度來説,歐元都不會崩潰,歐洲也不會解體,德、法兩國是歐元區穩定的主要推動力量。對於中國經濟前景,他堅定地表態,“中國經濟不會二次探底”。
其二,CPI超3%不等於立即加息。5月CPI漲幅稍稍超過3%的溫和通脹線,並不構成加息的必然指標。事實上,銀行量化調控的作用遠遠大於加息,對流動性的控制已經取得明顯效果。此外,淘汰落後産能政策、房地産新政等就是結構性加息,再加息會導致“疊加效應”。 目前,1年央票發行利率上行、3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下降,二者的不同走勢釋放出的政策信號是:管理層正在通過引導1年期央票利率重新上行來應對通脹預期,並通過引導3年期央票的穩中有降來對衝短端央票上行引發的加息預期。這是目前管理層對於宏觀經濟的精準調控。
股民:莫非A股又要重演歷史
採訪中,許多營業部股民發表了對目前A股市場的看法,具體可以歸納為三點:第一,從近期A股市場運行特點來看,無論市場漲跌,均有明顯活躍的個股行情;第二,從證券市場歷次結構性行情看,只要有持續活躍的個股熱點,行情立刻結束的概率較低;第三,從金融、石油、地産等權重股的短期指標來看,其日線KDJ、WR%等已進入到低位區域,技術上繼續重挫的可能性降低,這對於股指形成箱體支撐是有利的。前期,大家正是基於這三個判斷,撇開指數做個股,棄大從小,跑贏了大盤。
多數接受採訪的股民認為,A股接近底部區域。有的股民還在博客中分析了具體原因:創業板指數連續飆漲,但是板塊中個股絕對股價高企,且整體估值偏高,散戶繼續參與意義不大,缺乏安全邊際。而從這些股票的走牛和大部分權重股疲軟對照看,讓我們想起了2008年底的市場狀態。當時超跌低價題材股在市場還處於震蕩築底期間率先走強,遊資主導了1664—2402點的牛市第一階段行情,而期間基金為代表的主流機構仍然處於悲觀情緒中,直到2500點之後才恍然大悟後發力,引發大盤股連續飆漲。在目前估值接近歷史底部的背景下,莫非這段歷史又將重演?
當技術派質疑政策底時,股民在博客中反駁道:空頭排列無礙見底結論。在判斷市場的中長期頂部或者底部的時候,是不能以技術分析作為決定性因素的。因為市場在處於頂部或者底部的時候,技術信號都是反向的,即底部一定是在空頭排列中醞釀,頂部一定是在多頭形態中誕生。
整體來看,這場新箱體“陣地戰”還剛剛開始,數據與政策的共振、機構與散戶的博弈仍在進行中。是散戶笑到最後,還是機構後發制人?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王玉飛
相關鏈結: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