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農産品價格]謹防大蒜綠豆暴漲暴跌

2010年06月02日 09:38  CCTV-第一時間 我要評論

進入[第一時間]>>

  

    從2007年以來,我國大蒜、辣椒、綠豆等農産品價格紛紛上演“過山車”行情,急跌猛漲。糧賤傷農,豬賤傷農,蒜賤傷農,可是,當這些産品的價格漲了幾倍甚至幾十倍時,農民並沒有從急漲的價格中受益。農産品該如何走出暴漲暴跌怪圈呢?

2008年,我省多個地區的大蒜僅每公斤0.1元,而目前蒜價居高不下,每公斤售價在5元左右,2年暴漲了50倍。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張志強主任認為,從去年至今大蒜價格暴漲,部分反映了市場的供需關係。種植得少了,産量不足以供應市場,價格必然上漲,至於今年新蒜上市後價格仍偏高,他認為一方面是受倒春寒影響,大蒜産量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市場需求仍旺盛,有一部分大蒜出口了,還有的大蒜被經銷商儲存起來,準備放到秋後再賣。

無論大蒜、姜、辣椒,還是大米、綠豆,近幾年最常見的就是這些農産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孫曰瑤教授認為,農産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加大了農民、經銷商等相關各方的風險。比如這兩三年大蒜、豬肉的價格波動都很大,隔三五年就要大幅波動一回,這基本上是農産品價格的規律性行情。但目前大蒜、蒜薹等價格明顯偏高,一旦蒜農看到有利可圖,紛紛種植,供應量加大,價格必然下跌,到時受損失的只能是農民和部分經銷商。

張志強坦言,物價部門已注意到農産品價格暴漲暴跌所蘊含的風險,因此,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發佈警示信息,比如對生豬養殖的建議,由於目前生豬存欄量偏大,早在半年前,物價部門就發佈信息,提醒養豬戶注意調整存欄量,適時出欄,規避養殖風險。對於大蒜等初級農産品,張志強認為,有必要建立權威的信息發佈渠道,將各種農産品的種植面積、産量、銷售量等信息向社會發佈,適時引導農民合理種植,科學種植,以避免一窩蜂行情。

孫曰瑤教授表示,由於農業生産的特殊性,往往農産品漲價時農民收益最少,而降價時農民卻承擔著絕大部分損失。一旦某一種農産品出現“價賤傷農”,必然會導致下一年這種農産品種植面積的減少,無論是大白菜、大蒜,無不演繹著這種暴跌暴漲行情。因此,要想防止農産品暴漲暴跌,最根本的還是從生産角度穩定市場,通過採取鼓勵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社、建立農産品協會等措施,從種植品種、種植面積上早做規劃,使農民能“抱團”面對市場,儘量平抑農産品價格波動。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