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6月集中清理地方融資平臺貸款

2010年05月28日 15:58  上海證券報 我要評論

  ⊙記者 鄒靚

  6月,政府融資平臺的解包還原工作到了中國銀監會設定的年中分界線。按計劃,商業銀行本月底就該結束自查,6月則加緊清理。從業界反饋的情況來看,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自查工作已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問題貸款”逐一浮出水面並得到了初步解決。

  市場曾一度擔憂,宏觀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將導致政府融資平颱風險升級,屆時,將是一場由金融為源頭的系統性風險的爆發。然而,隨著各類貸款隱患被分解清查,所謂的系統性風險似乎正走向有序。分析人士認為,宏觀穩定的關鍵並不在杜絕風險而在風險可控,對地方融資平颱風險應當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不宜妖魔化。

  6月為清理月

  3月初,政府融資平臺問題受到發改委、財政部、央行三部委積極回應。隨後,中國銀監會對商業銀行作出積極部署,要求商業銀行對3月底前投放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逐包打開、逐筆核對、重新評估、整改保全,6月底前完成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授信業務的全面自查清理。

  按照計劃,5月底之前商業銀行需初步完成解包還原工作。在各地銀監局的監督指導下,商業銀行按照“解包還原,重新立據;風險分類,保全有力;加強協作,整體評估”的原則,對政府融資平臺企業貸款逐筆開展風險排查,不少銀行還專門成立了政府融資平臺企業風險防控小組。

  一股份制商業銀行高層表示,該行將重點放在了項目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的風險排查上。“項目貸款重點審核報批手續、環評結果、用地審批、項目資本金到位、銀行內部審批及擔保落實等情況;對流動資金貸款,重點審核貸款資金實際用途、銀行內部審批及擔保落實等情況。”

  據興業銀行上海分行風險防控小組相關人士透露,該行根據排查結果,已對政府融資平臺企業風險進行分類,“對擬維持和壓縮授信的企業,採取加強還貸資金監管、增加還貸資金來源、置換優質項目、增強擔保條件或回收部分貸款等措施;對擬退出企業,採用提前回收或到期回收方式退出,並明確退出時間安排”。

  記者從上海地區工商銀行、廣發銀行、浙商銀行等商業銀行上報的自查材料中發現,商業銀行針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紛紛採取貸款全流程管理,從貸款申請、貸款調查審查、貸款發放、貸後管理等四個方面著手強調“一對一”信貸資産管理。

  系統性風險有多大

  中國銀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2010年一季度的銀行新增貸款,仍有40%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雖然地方政府負債總體仍在可控範圍內,“短期風險不大”已基本獲得市場認同。但是,“隨著歐美經濟復蘇再起週折,國內經濟是否將受此拖累而二次探底不得而知。龐大的政府融資平臺累積下的鉅額政府負債,或許將在某個實點引爆風險,未知的只是誰會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地方銀監部門資深研究人士這樣評價。

  在他看來,政府融資平颱風險在未來3-5年內,對商業銀行來説將是比房地産風險更為嚴峻的挑戰。目前能做的,是將存量進行充分梳理,盡可能降低風險發生的幾率。“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從前的政府融資平臺是一個政府幾個平臺混著來,給一個總授信額度,互相之間再調配;現在不僅僅平臺和平臺之間要劃清界限,項目和項目之間也要劃清界限。尤其要重點審查還款來源是否充足,資金用途是否合規。”

  風險排查進行時,政府融資平臺如何退出的問題已經進入眾多研究人士的視野。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多為長期貸款,按慣例並非一次性還款,風險將被逐年分散,因此並不會出現風險集中爆發。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將有提高,償付能力也會不斷增強,現在不必將這個問題過分妖魔化。

  “問題總在發展和變化之中,只要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可控,甚至並不存在風險隱患,那麼大可不必言退。關鍵是,必須時刻將風險掌握在可控環境中。”一監管部門人士認為。

重要財經資訊:

三部門重拳出擊 制止遊資投機炒作農産品

國務院要求加強地方融資平臺管理 抓緊清理債務

中央嚴厲樓市調控遭遇地方溫和新政

上海將於近期試點出臺住房保有稅

股市操作必讀:

五大機構預測今日大盤走勢

5.28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速遞

今日展望:買入十大板塊價值股(名單)

今日買什麼 券商力挺6大板塊(附23股)

 

責編:曹樹彬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