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觀察]國土部將嚴控新上項目用地 土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2010年04月21日 22:00  CCTV-經濟信息聯播 我要評論

進入[經濟信息聯播]>>

專題:國務院連出重拳調控樓市

  

    房價上漲和土地有著直接的關係。為了遏制不斷上漲的高房價,國土資源部也表明了態度,國土部部長徐紹史表示説,未來在土地規劃上,將嚴格控制新上項目。來看報道。

    昨天,在“保發展保紅線工程——2010年行動”動員大會上,國土部部長徐紹史指出,一季度新上項目還比較多。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表示,在用地保障上,保在建、續建的重點項目,保民生項目,嚴格限制低端及産能過剩的傳統産業項目上馬。甘藏春還強調,各地必須認識到,節約集約用地是破解當前用地矛盾突出的根本出路。因此,今年“雙保工程”行動的主題是:以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完善土地調控政策和機制,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新機制的建設和完善,堅守耕地保護“紅線”。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強調説,當前中國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與粗放利用矛盾並存。中國城鎮化快速推進,用地量大面廣,同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依然強勁,對土地提出更大需求。特別是2009年,國務院批准的10多個地區性經濟規劃區的建設用地需求上升。徐紹史説,為了平抑房價,房地産供地也在較大幅度增加。去年國土資源部審批建設用地865萬畝,真正供地478萬畝。到去年11月份,批而未用的土地佔整個土地的38%。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長廖永林:供給土地根據的是市場的判斷

    土地供應的數據,的確讓大家對未來的樓市感到了擔心,畢竟土地是樓市的基礎。那麼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今天演播室也請來了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長廖永林。

    馬洪濤:廖司長你好。在剛才新聞裏面,觀眾朋友都已經注意到這樣幾個重要的數字,在去年國土資源部審批的建設用地865萬畝當中,真正的供地只有487萬畝,而到去年10月份批而未用的土地佔到整個土地的38%,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結果?

    廖永林:因為從土地審批到土地供應有一個徵收徵用,前期開發,開完進行供地,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批地裏面分兩種批地,一種按項目批,還有一種城市的建設用地,我一年的地一次性批回去,前期開發以後再進行供地。

    馬洪濤:所以出現了這樣一個數字之間的差別,並不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廖永林:對。

    馬洪濤:現在很多開發商都在喊,土地非常非常缺,而且土地缺是造成高價的重要原因,在您看來是這樣嗎?

    廖永林:還是用數據説話。因為從2003年以來我們建立了土地供應的統計制度,從我們統計的情況來看,土地供應前幾年比較平穩,最近一兩年大幅度增長,我們從2003年開始到2008年平均每年供應的土地,用於房地産住宅用地大概5萬到6萬公頃之間,按容積率等於1.2或者1.5的話,那可以蓋6億到7億平米的房子,這樣跟每年商品房銷售是基本銜接的。而去年更是加大商品住房的供應力度,去年住宅用地供應是7.6萬公頃,如果按容積率等於1.5的話,能蓋將近9億平米的房子,遠遠超過我們現在每年的商品房銷售量。

    馬洪濤:為什麼給大家一種缺地的感覺,這個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

    廖永林:土地供應出去以後,地供應了,開發房子大概兩到三年的時間,從前期審批,到實施開發,到形成土地供應,這是一個。第二個可能不是很多真正的稀缺,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感覺稀缺。

    馬洪濤:比如其他方面的什麼原因?

    廖永林:比如打擊方面,比如囤地的問題,捂盤惜售的問題,還有對閒置地的處置問題,這需要從各個方面加強對開發過程的監管,促進開發利用。

    馬洪濤:我想大家聽了您這番解釋之後,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疑問,既然我們的地在供應方面是不缺乏的,為什麼還會在最近一段時間頻頻出現這麼多高價的地王?

    廖永林:高價地現在是兩個事,一個就是某些特殊地塊,由於進來比較多,也有高價的,但是同時在今年北京“3.15”的時候,北京還有幾塊地流拍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還有底價成交的,在這個市場環節中,對具體地塊的判斷,開發商也好,土地供應商都有一個判斷,由於市場競爭環節有些地塊比較熱一點,價格比較高一點,還有的流拍或者底價成交的也有,這都是在當前市場的反應。這裡大家反映比較多,對高價地非理性多一點,我們覺得可能是這方面的事,還有其他很多地塊,比如底價成交,也是市場價形成的,這兩個方面市場供求關係決定雙方,土地供應方和土地稀缺方。

    馬洪濤:您的意思是地王雖然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但是並不能真正反映市場上的供需關係。

    廖永林:我覺得是這樣的,地王是特殊地段、特殊地塊,尤其是對未來價值的判斷。但更多我們供給的地,還有其他方面的是市場的判斷。

    馬洪濤:我們注意到這一輪房地産宏觀調控,也多次提到要進一步加大土地供應,在您看來,在我們目前情況之下,還有多大增加土地供應的空間?

    廖永林:增加土地供應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我們把土地分為三類,一類是房地産用地,住宅、商品房,還有一類是工業用地,還有一類是具體設施用地,一個可以調整供應結構來滿足房地産需要。第二個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強度,利用集約利用強度,在有限的土地上建更多的房子,兩個方面來解決。

    馬洪濤:建築的容積率。可以把工業和基礎設施的用地改作房地産用地。

    廖永林:調整用地結構。

    馬洪濤:比如耕地的紅線,有沒有調整供地結構而受到影響?

    廖永林:好像沒有影響,這是兩個方面的事,我們保護耕地紅線,我們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土地是用總體規劃,還有年度計劃,有這兩個控制指標。比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到2020年18億耕地目標是分解落實到各個省的。然後每年有一個年度計劃,每年年度計劃裏邊,多少耕地轉為建設用地也是控制過的。如果每年建設再耕地以後,要實行佔一補一,在總體控制下不會影響耕地保護紅線的問題。

    馬洪濤:您一定也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土地供應制度有很多很多評論,甚至一些批評,包括大家對於土地供應制度導致的地價上漲,包括一些開發商也説,麵粉賣的比麵包還貴,已經在市場上得到很多響應或者評論,在您看來我們已經執行這麼多年的招牌挂,是不是到了一定要改的時候了?

    廖永林:應該這麼説,招標、拍賣、掛牌,我在前段時間也説過了,它是三種出讓方式,招標也好,出讓也好,掛牌也好,這是三種市場資源配置手段。在這個資源配置手段裏面,每一種方式都適應特殊的市場、特殊的地塊,在這裡我們為了規範市場管理,在2006年出臺了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説明的操作規範,這裡從土地供應的公示,到中間的公告,到出讓結果都有要求。在以前的要求裏邊,也由綜合評標來決定土地競爭者的方式,這幾個方式在一定市場條件下,大家要根據當地的市場條件,從這個方法中選擇適合你的。比如地價非理性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招標,在非理性情況下,對熱點地塊採取控制地價區間,再用其他方式做。同時這裡我們也説過,同樣是去年,還有流拍的,也是掛牌拍賣的,這些具體的都要根據每一個地塊,還有每一個市場環境,還有國家調控的需要來決定出讓方式,在出讓過程中,有綜合招標的,也有價格準則,來促進整個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

    馬洪濤:在您看來我們這兩年土地價格的飆漲,並不是説土地招牌挂本身出了問題?

    廖永林:招牌挂只是手段,在2008年的時候我們統計過,當時有些城市土地紛紛流拍賣不出去,在去年高漲的時候,賣高了,這裡是手段問題,制度本身通過市場配置土地資源,通過市場的一些手段解決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均衡性,促進土地的運用,這三種方式只要選擇好了,都能達到預期的控制目的。

    馬洪濤:非常感謝廖司長給我們做的解釋。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