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4月08日 23:36 CCTV-今日觀察 我要評論
國際油價創下近18個月來新高,是利好經濟數據提振投資者信心,還是投機資本持續炒作?《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王小丫):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近期走高的國際油價。由於一系列積極經濟數據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國際油價前日實現,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本週一,紐約市場的油價盤中一度超過了每桶86.9美元,創下了近18個月來的新高,同時倫敦市場油價也逼近每桶86美元。國際油價為何持續走強?國際油價的持續高漲又會對中國的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今天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評論。
今天的兩位評論員是何帆和劉戈。同時請大家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發表您的觀點。同時也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QQ123456789參加我們的討論。稍候呢,我們會關注到您的留言。
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持續走高的國際油價。
國際油價4月6號連續第六個交易日收高,紐約市場油價逼近每桶87美元。近期,一系列利好經濟數據,提振國際油市。美國3月份就業崗位,創下三年來最大增幅,2月份簽約房屋銷售,大大超過市場預期,以及服務業指數創下近四年來最大增幅,這些都令投資者看好經濟復蘇及能源需求前景。
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當天盤中最高,漲至每桶87.09美元,是自2008年10月初以來,油價首度突破87美元關口,收盤時報每桶86.84美元,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22美分。
休斯敦一家原油市場分析機構説,美國製造業和交通業出現復蘇,帶動柴油和燃油需求。在多重因素推動下,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2008年7月份,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點,但僅數月後,原油需求因金融危機爆發而驟減,同年12月份,紐約市場油價,一路跌至每桶32.4美元。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半年內,油價一直在每桶68美元到每桶84美元之間振蕩。
倫敦市場5月份交獲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7美分,收于每桶86.15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最大産油國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納伊米表示,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平衡,價格適當,沒有理由打亂這一平衡。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仍不牢顧的大背景下,油價持續走高,不利於世界經濟復蘇,最終會影響原油需求,損害産油國利益。正因如此,歐佩剋日前表示,鋻於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供求關係基本平衡,決定繼續維持原有日産限額不變。最新數據顯示,由於美元走強和美國原油商業庫存連續第十周增加,國際油價4月7號,從近18個月高位,回落至每桶86美元下方。
主持人:我們看到這一次國際油價,創下了連續18個月以來的新高,那這個信號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這個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經是過去了?
劉戈:我覺得這種判斷下得太輕率了。因為現在看,雖然是有一些數據,就比如説這幾天一直這個油價上升的這個數據,有人解釋為説是,美國一個是就業有回轉;另外一個,就是前幾個月的房屋的交易量的上升,那麼這兩個,因為美國經濟還是對整個世界的這种經濟有巨大的帶動作用,所以由此判定是這幾天的油價上升的原因。但是實際上我們看18個月以來,我們看這樣一個數據。在整個18個月以來,實際上整個油價已經出現過5個波峰波谷,那麼每一輪的波峰波谷都有各種題材,那麼有的是説,經濟回暖了,就業提升了,那麼有的就是,比如説尼日利亞的這個輸油管道遭到破壞了,那麼最後也會變成下跌的原因。所以的話呢,你從這樣的一個角度看,雖然總體上來説,它有一定的上升的趨勢,但是仍然我相信,它只是在這樣的一個波動範圍之內。所以現在下一個結論説是,由此國際這個經濟就回暖了,我覺得呢,這個結論下得太輕率了。
何帆:現在的世界經濟還是一個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我們表面上看起來現在都是經濟復蘇,實際上它是一個經濟反彈。因為你看各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靠政府花錢買來的。我們現在看到世界市場上的需求的增長那是靠各個企業庫存調整補充來的。所以你近期來看的話,經濟增長的數據看起來很好。但你如果看得再遠一點你就會擔心了,各個發達國家現在都是負債纍纍,美國現在的債務這個餘額已經達到12萬億,而且以後還會每年大概1萬億到1.5萬億的速度發國債,還會再背上新的這個債務負擔。日本的債務餘額已經佔到GDP的200%左右了。我們現在看到歐洲各個國家也都在出現主權債務的危機。所以這個實際上對世界經濟拖累還是很大的。包括我們看到,這個歐洲、日本和美國,它的失業率呢,還是居高不下,那你這樣也會影響到它未來的經濟增長。而且呢還有就是,我們沒有看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什麼地方,過去我們講有IT,有這個新興的産業,那麼現在新興的産業究竟在什麼地方,至少我看不到。所以我想,我們現在樂觀地去判斷,説世界經濟已經出現了復蘇,還為時過早。
相關鏈結: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