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方增先近影 |
《藝用人體結構》教材素材(素描) 方增先 1972年 |
方增先被譽為“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和推動者”。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 “行行復行行——方增先人物畫大展”,是繼2007年在上海美術館、2009年在浙江省美術館成功舉辦其大型人物畫展之後又一重要的個人畫展,是對方增先水墨藝術創作歷程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回顧。
10月8日上午,在中國美術館的布展現場,瘦弱、謙和的方增先先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問:這次大展的規模是否是您歷次個展中最大的?
方增先:作品的數量比以往的展覽都多,因為來一次不容易。最初準備展出一百七八十張水墨畫,再加上素描、速寫,數量有400多張,因為擺不下,太緊了效果不好,所以去掉了不少。這次展覽,早期的寫生多一點,我在上海二三十年當中畫的畫也略微多點。大家都跟我説要看《艷陽天》,過去展覽都是拿一部分展出,但大家喜歡看,而且希望全看,這次展覽就全部拿出來了。
問:您的作品在各個階段的風格變化比較大,當然也有一致的地方。對以前的《艷陽天》這類作品,您現在是怎麼看的?
方增先:《艷陽天》跟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係,當時提倡寫實,不主張變形。現在中國和西方的交流多了,人們的觀念變了,現代的、前衛的東西多,塑造人物也複雜起來了。那個時候是老老實實畫的,就是根據小説內容畫的插圖。當時人物畫創作往往是畫一個或兩個人,有一點甚至沒有情節,背景很少。往往只畫前面的人,後面不敢加東西。《艷陽天》的特點是,每一幅畫都有背景,或者是下雨天,或者是晚上,或者是河流,或者是山坡,背景很複雜。最初有人提議,背景就按山水畫就是了,但我覺得不行。花鳥畫裏的樹是作為主角登場的,而人物畫裏的樹是作為配角登場的,而且筆法跟前面的人物要有呼應,不能另外來一套。我覺得《艷陽天》背景的畫法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很有參考價值。
問:回頭看您過去的代表作,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
方增先:當然有,後來我要求自己更加自由地畫。過去畫一個人要找模特做樣子,即使憑想象畫也是按生活中一個具體的人來構思的,現在這樣畫就感覺味道差得遠了。比如,畫一個母親抱著一個在吃奶的孩子,我會把這位母親的寬度放大,頭也畫成扁的,坐在那兒像一塊磐石那樣,這是故意誇張,跟我早期的寫實畫法是完全不同的。我覺得這樣畫才合理,為什麼?因為後來的水墨文人畫就是跟著感覺走的。齊白石畫畫的時候,不是旁邊擺一盆花看著畫,他是憑他的想象去畫的,所以變化比較大,也很有味兒。人物畫也應該這麼畫,按想象的去畫,那樣味兒更好。藝術應該允許誇張,一模一樣地畫,比不過照片,也畫不過油畫。
問:畫人物畫跟年紀有關係嗎?上年紀之後,因為眼力、體力不如從前,是否會影響到人物造型和刻畫的精準細微程度?
方增先:有關係,也不是絕對的。《祭天》這些大畫都是我70歲後畫的,論體力應該是以前好,但是現在畫的東西更有力量。羊毫是軟的,浮在紙面,用指尖拎起來,起、伏、行、止。一根毛筆線有沒有力度,並不是看你的手有沒有力度,如果論力氣的大小,隨便一個小夥子肯定超過我。吳昌碩的書法很有力度,他的畫在七八十歲時達到最成熟的境界。所以年輕人不要把“力度”誤解了,它靠的是功夫。
問:最近很多人對現在美院培養學生的模式提出質疑,認為西畫的那一套不適合國畫的教學。您是經過嚴格的學院訓練的,對這種質疑怎麼看?
方增先: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出現的新問題。法國的素描、蘇聯的素描我都學過,早期是學西畫的,解放後要畫新人物畫,後來又不斷改,改成現在的人物畫——其實西畫成分很重,不再是文人畫的特色。當代水墨人物畫結合了西畫的造型和中國的筆墨,正因為這樣,它就複雜了。不能説西畫不能學,但不是很對口徑,學了以後有沒有困惑?有。我們那時候就很困惑,做很多試驗,覺得不好看,經常為此苦惱。因為老先生有老先生那一套畫法,他們那麼畫就算了,但是大家都畫老一套也不行。現在的年輕人要學傳統,古典的要多看,但到你手上畫現在的東西要變。吳昌碩把篆書變到畫裏,齊白石、潘天壽也都是“變”過的。從美院走出來就是藝術家嗎?如何“變”就看你的才能了,要動腦筋,要探索。年輕人應當記住兩條:對西方的要學習,對中國的傳統也決不要輕視。中國古代的東西不看,遲早會吃虧的。
問:現在畫壇上的很多成名畫家太忙了,有頭銜的更甚,在各種場合都能看到他們,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麼時間畫畫。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方增先:應付社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不應付不行。老朋友、老首長來了要見面,有時候要畫點賺錢的畫,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做學問是要關起門來的,你如果整天鬧鬨哄的,時時刻刻周圍都是人,你還能做學問嗎?畫畫、讀帖、研究,不關起門來怎麼行?如果什麼場合都去的話,那你的時間就沒有了。天上會掉下來學問嗎?畫畫是很苦的,當然也有樂趣,但不要以為畫畫只是玩兒。很多東西要學,時間不夠用,所以只能自己擠。閒談,嗑瓜子,沒有那個時間。要畫好畫,必須這麼做。(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