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市場 >

各路專家看秋拍 股市藝術市場冰火兩重天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6日 16:1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秋拍在即,香港蘇富比將自10月1日起率先舉槌,拉開中國藝術市場今年秋拍的序幕。

  秋拍前瞻,離不開各路專家對秋拍精品的盤點,也離不開對市場趨勢判斷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的梳理。在這裡,我們採訪的既有海內外拍賣行的專家,也有躋身藝術市場的金融專家,以給讀者傳達更廣闊的視野、更實用的觀察方法。

  前瞻秋拍,也離不開對各種市場傳言的清理。圍繞秋拍的未來,唱衰市場的各種流言時或有之,有的當事人不予置評,有的則正面回應澄清誤會,而我們也樂於傳達真相,讓市場氛圍復歸清明。

  梅建平:保守樂觀看待秋拍

  秋拍在即,藝術圈的專家都是一片看好,大資金仍然不斷涌入,各大拍賣公司秋拍徵集的精品也紛紛嶄露頭角,這一切使他們有理由相信秋拍會更好。與此同時,金融界的專家是怎麼看的呢?記者採訪了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梅摩藝術品指數共同出版人梅建平。他表示,對今年秋拍持保守樂觀態度。

  秋拍可能再創新高

   梅建平表示,樂觀的理由在於,今年春拍中國藝術市場表現相當不錯,與今年上半年的股市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股市跌到了2500點上下;另一方面,藝術市場卻在去年和前年持續攀升的基礎上繼續上漲。據“梅摩指數”所收集的數據統計,全球藝術品市場中,油畫部分的指數,今年上半年上漲了16.6%;而中國傳統的書畫部分,“梅摩指數”的統計數據雖僅限于海外書畫拍賣,但也有高達30%的上漲幅度。

   他相信,秋拍的藝術市場會繼續看好。一方面因春拍的大幅上漲,帶動了買家的積極性,他們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另一方面春拍的佳績也讓藏家樂於拿出好的珍藏,因此他相信,秋拍的中國藝術市場,尤其是中國書畫,也許會看到新的拍賣紀錄。他強調,中國藝術市場能否繼續保持快速上漲,主要看各大拍賣公司推出的拍品,是一般的拍品還是特殊的拍品。他認為,這幾年中國藝術市場都非常好,因此還有相當的慣性往前衝。

  唯一的不確定性來自歐洲

  不過,他的判斷又體現出“保守”的一面。他指出,這一切的判斷有個前提,那就是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金融方面不會出什麼大事。如果是這樣,那麼今年秋拍的藝術市場也許會再創新紀錄。他強調,目前唯一的不確定性來自歐洲,要看在年底前歐洲會不會因為希臘等國家的債務危機,出現比較大的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張超群:蘇富比中國書畫專場規模空前

   香港蘇富比秋拍將於10月4日舉行中國書畫專場。據其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透露,該專場呈獻名家精品逾360件,總估價逾2億港元,規模為蘇富比歷來之最。其中,他更特別提到了幾個精心策劃的專題,包括“域外聚珍──來自大洋兩岸的近現代書畫收藏”、“民國名人書法專輯”以及“金城與民國初年北京畫壇”等。

  “域外聚珍”的專題涉及兩項海外收藏,一個在英國,一個在北美:英國的收藏成形于1960年代,其現代畫作藏品大多得自倫敦的一家畫廊;而北美的收藏則購自1980年代的國際拍賣會,當時中國書畫市場集中于紐約,但人們感興趣的是古代書畫,惟藏家獨具慧眼,關注現代書畫。他們雖然在不同時期投身收藏行列,但共同點是對20世紀的中國書畫感興趣,對與他們同時期的畫家非常重視,特別關注汲取西洋或東洋畫風的藝術家,因此,對傅抱石都另眼相看。其中1943年創作的《幽居讀書圖》是傅抱石在重慶金剛坡時期“石濤詩意創作最盛之時”的作品。張超群表示,這兩個分別來自大洋兩岸的私人珍藏,除畫作本身的藝術價值以外,兩個收藏的形成背景,展現了近半世紀中國書畫的聚散流向及市場發展的縮影,頗具個別探究的價值。

  民國名人書法專輯,其所收集的作者都是足以影響當年時局國運的風雲人物,包括了當時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思想界的精英,如陳少白、黃興、宋教仁、陳其美,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文化領袖胡適等人的二十多件作品。

   此外,香港蘇富比還將於10月1日至5日即秋季拍賣會期間,隆重舉行“在爸爸身邊的日子──張心嫻藏張大千作品展”。張大千四女張心嫻1952年秋隨父母親及家人自中國香港移居南美,期間她陪伴張大千作畫、園中散步、遠遊外地,直至1960年代末出嫁後移居美國。這次展出的近30件畫作都是張大千的贈畫,主要寫于1950至1970年代,以潑墨潑彩抽象表現手法較多。難得一見的展品還包括大千送給女兒作結婚賀禮的巨型屏風、父女間往來的書信、照片以及家宴菜單等,所有展品從未公開亮相,極具紀念價值。此外,張心嫻更親筆憶述種種往事,與圖像結合編成半回憶錄——《在爸爸身邊的日子——憶父親張大千》,紀念這段深厚的父女情誼。

責任編輯:郭諭

熱詞:

  • 藝術臺
  • 藝術品市場動態
  • 秋拍
  •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