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抗戰前期國民政府是否應該對日本單獨宣戰?

人民網 記者:紀彭

核心提示: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前,日本曾大膽預言中國的抵抗不出三個月必將瓦解。當時大多數的西方觀察家也不指望中國能夠持久抗戰。作為中國的敵人,日本歷來都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更了解中國在各方面的弱點。但是日本人是見樹不見林,過分低估中國能夠不惜一切犧牲抵抗外侮的民族主義意識和情緒,民族情緒也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中國人沒押寶

珍珠港事件爆發時,蔣介石必須馬上面對一個重要問題:究竟應該只對日本單獨宣戰,還是對所有軸心國家同時宣戰?對中國而言,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在國民政府中有人強烈主張立即向三國宣戰,也有人主張中國應該小心觀察西方國家的動向,再作決定。蔣介石本人也舉棋不定。

早在1940年底,蔣介石對國際局勢變化的各種可能性和中國的應對之策,就已經在心中推演了許多次。在他看來,中國最壞的出路是與日本媾和。除此之外,即使在西方與軸心國之間發生戰事時,中國也無必要倉促作出選邊決定。相反地,中國應該先觀察局勢的變化再作定奪。

具體言之,假如西方國家很快就喪失了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區的話,那麼中國就應該置身戰事之外。因為如果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通道被切斷,中國就無法從西方陣營獲得有意義的援助。更何況,中國如果加入西方陣營,可能還會開罪蘇聯。而當時蘇聯仍然是中國政府心目中最有價值的盟邦,蔣介石也最希望日蘇之間能夠開戰。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中國貿然去參加西方陣營的話,只會增加蘇聯和日本聯手欺壓中國的風險。而這正是中國最應該避免的局面。反之,如果西方國家在開戰之初能夠在南亞和東南亞站穩腳步,那麼中國與西方國家結盟就可以獲得實質援助。因此蔣介石提醒自己,在蘇聯表態之前,中國務必置身西方與軸心國的戰爭之外。等到情況明朗之後,中國再決定是否加入西方同盟。由此可見,蔣介石對於國際局勢曾經作過相當理性的思考。

蔣介石這番思量,自然是基於中國抗戰的需要,而這種考量也在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心中反復推演。雖然日本對美國開戰之後,中美之間成了“事實上”的盟國,但英國人和蘇聯人並不認為蔣介石和自己是一家人,甚至希特勒和墨索裏尼也不一定覺得蔣介石是敵人。

不受待見的次等盟國

歐洲戰爭爆發以後,中國領袖便逐漸把對日抗戰看成是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開始對全球性軍事合作提出各種主張。他們同時也認為,中國當然有權參與制定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大戰略。但是當蔣介石天真地向英法兩國提議加緊合作卻被對方斷然拒絕時,他就感到“無限之羞恥”。1941年4月,當時蔣介石得知英、美、荷蘭等國剛在菲律賓舉行過會商,而中國並未被邀請出席。蔣介石指示宋子文去探聽會議內容,並向美國表達中國對於未被邀請參加一事感到失望。

如果説在珍珠港事變發生之前,中國領袖只能“訴請”西方以平等方式對待中國﹔但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他們認為中國無論在道德上或是法理上,都已經贏得了參加同盟國所有最高層次政治軍事會議的“當然權利”。中國如果仍然被摒除於門外的話,其含義就不再是西方的疏忽而已,而是西方國家明目張膽地把中國看成是一個次等盟邦和一個次等民族來對待。

事實上,中國對於受到西方國家排擠而産生的反感,早在珍珠港事變之前就已經被拉鐵摩爾看出。拉鐵摩爾作為羅斯福推薦給蔣介石的政治顧問,他在1941年8月2日寫信給白宮助理居裏時指出:“很多中國人早已開始擔憂,他們的國家不會得到西方國家平等和公正的對待。而這偏偏又正是日本及汪偽政權所極力渲染的主題之一,因為他們強調西方國家只不過把中國當作傀儡來耍弄,絕不會以朋友之道對待中國。因此,中國將來在和平談判桌上必定重蹈1919年凡爾賽和會時同樣的悲慘命運,難逃被出賣犧牲的下場。”這種情緒很可能動搖中國抗戰的決心。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蔣介石就急急忙忙告訴英國人,“日本隨時可能攻擊香港和新加坡”,並建議中英兩國應儘速擬訂聯合防衛香港的計劃。然而蔣介石不久即發現,原來美國、英國和荷蘭三國早在1941年中期就已經安排了共同防務,但對中國卻秘而不宣。這個發現使蔣介石大為不滿,他在日記中寫道:“是其對我各種輕蔑之行為,視中國為無足輕重,徒利用之以消耗日本之經過事實,更無足為嘆也。國際間本是利害為主,決無為人犧牲之國,若以此為怪或為愧,則癡矣。”當得知中國願意主動出兵協同作戰防守香港、緬甸和越南等地時,英國大使受到感動而為英國在珍珠港事變前拒絕中國協防一事道歉。蔣介石則寬宏大量地加以安慰:“請勿客氣,貴國事即我國事,我等皆在同一陣營中。”事實上,此後英國人仍然沒有把國軍當真正的友軍,他們寧可把緬甸讓給日本人也不想叫中國人佔有,甚至在第一次入緬作戰時單方面撤退,把十萬中國軍隊置於危險之中,害得遠征軍差點覆滅。

先歐後亞:又把中國人晾在一邊

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中國領袖和民間輿論一致鼓吹“先亞後歐”的戰略。蔣介石不但是這個戰略思想最積極的推動者,也提出了幾個頗具説服力的理由:(1)日本已是當前對美國本土(Alaska,阿拉斯加)安全威脅最大的敵人,美國只有在除去這個威脅之後,才能充分發揮它作為“世界民主國家軍火庫”的功能,支持盟國在歐洲作戰。(2)德國的優勢在陸軍,而日本的優勢在海軍。美國的海軍實力明顯超過日本,然而陸軍則未必超過德國。因此美國應該先發揮自己優勢的海軍,摧毀日本較弱的海軍,再來對付德國陸軍。(3)鑒於日本已經大量搜刮了東南亞的戰略資源,充實其後備作戰能力,如果不趕緊將之消滅,那麼日本便可能在兩年之內變成另外一個類似德國一般強大的敵國。

可美國人並不這樣考慮,美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從全球大戰略出發,認為在德日兩大強敵中,德國最強大,是法西斯軸心國“主力中的主力”、“軸心中的軸心”,日本則相對較弱。盟國如能先集中力量擊敗德國,則打敗日本就不成問題。相反,如美國先打日本,分散了力量,致使德國成了氣候,再要戰而勝之就困難多了。因此,他向羅斯福總統獻策,主張美國在亞太平洋戰場取守勢,集中力量投入歐洲戰場,全力支持蘇、英等國對德作戰,先消滅法西斯德國,再回頭收拾日本。羅斯福接受了馬歇爾的計劃,把日本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太平洋方向取守勢,集中主力於歐洲戰場。

這種“先歐後亞”的戰略使得中國不得不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只得繼續孤軍奮戰,租借法案送往歐洲和北非戰場的物資數以萬計,可給予中國戰場的物資卻每月只有幾千噸。即使是這一點點可憐的物資也常常臨時被抽調到其他戰場。蔣介石加入盟國的頭兩年,可謂是充滿了又苦又甜的感覺,但經常是“苦”遠遠大過於“甜”。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