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暢:樓市新聞正成為流言的聚集地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3日 0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從新聞專業角度來看,消息頻飛、眾説紛紜的樓市漸成假新聞氾濫的輿論舞臺。保證新聞真實、客觀的職業原則,面對傳言小心求證、謹慎報道的專業理念,在充斥著傳聞、猜測、流言的樓市新聞面前,變得極其蒼白無力和無足輕重。尋找極端話題,進而吸引眼球、刺激社會,讓貧富差距拉大的社會現實進一步增添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正在成為樓市新聞的操作模式。

  當然,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一些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數據相互矛盾造成的信息混亂,也有部分專家治學作風輕浮、説法過於隨意帶來的輿論影響。但是,消息來源的不確切,並不是媒體報道一再失真、誤導社會輿論的免責理由。面對眾説紛紜的各種樓市信息,保證新聞真實的基本原則不僅適用,而且依然有效。比如,要“檢驗來自所有來源的信息準確性,小心避免無意的錯誤”,“任何可能的時候,都要指明消息來源”,“公眾應該有盡可能多的信息來判斷消息來源的可靠性”,此外,要“認識到採集和報道信息會引起傷害和不適,報道新聞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傲慢自大”等等。

  從上述新聞報道原則上,人們可以看到,謹慎小心、如履薄冰、慎重求證,是新聞媒體和記者面對流言傳聞應有的基本職業態度。作為對社會負有責任的輿論守望者,應該盡可能摒棄誇大虛浮的報道文風,以理性、客觀、務實的態度影響社會,在發現問題、設置議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可在越來越多的樓市新聞報道中,新聞操作的專業理念,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

  比如,有關物業稅、房産稅的一些報道中,對法治理念的倡導,對立法程序的尊重,對急功近利、心情迫切的政府加稅行為的高度警惕,這些媒體本來應該堅守的公共價值和社會立場,被心情急躁、娛樂輕浮的報道者忽略和遺忘。崇尚政策批評和社會良心的媒體本色,時常被湮沒在仇富情緒濃厚的民粹思潮裏。挑動社會對立和仇恨情緒,在一些説法極端的報道裏若隱若現。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