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反思上海大火 安全意識比問責更重要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0日 1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淩鋒 

      近日,上海市先後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全體會議和全市黨政負責幹部大會,通報國務院調查組關於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的調查情況和處理意見,並就貫徹落實好中央要求,切實抓好事故防範和隱患整改作部署。

      從新聞中不難看出,無論是中央還是上海有關方面對“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的反思都是深刻的:在調查報告中不僅提及了直接原因,而且還明確指出了根本原因:一系列的違規、疏忽、檢查不到位和領導不力;不僅詳細公佈了責任人的名單以及所受處分,而且上海市委書記和市長在講話中都作了深刻的“自責反思”。

      城市文明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與以往的農耕社會不同,城市生活的運轉更依賴高度發達的社會分工,縱橫交錯的軌道交通、四處林立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來往人群,當我們享受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時,當我們驕傲地聽到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時,我們不能忘記,工業化帶來了便利,同樣也帶來了風險:快速交通、高層建築、資源消耗等使我們要面臨比以往更大的通行風險、居住風險、環境風險,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更加注重管理的質量,更加強化責任追究,從某種角度來説,城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套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責任環節之上稍有疏漏就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災難。結合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有兩點必須進一步重視起來。

      首先,安全問題重在預防,預防的責任最為關鍵。任何重大事故都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發生,必有其先兆和隱患。而從既有的制度設計來看,關於建築安全問題是有一整套防範機制的,但是就上海大火來看,如果建設單位不相互串通、虛假招標和轉包、違法分包,如何工程項目施工組織管理管理有序,如果設計企業、監理機構工作盡職盡責,如果公安消防機構對工程項目監督檢查到位……如果以上“如果”有一個實現,也許悲劇就不會上演。這就警醒我們,“安全問題,預防為主”,説到底就是各相關部門是否責任盡到位,有關法律法規是否落實的問題。

      其次,對於安全工作而言,責任的強化要一以貫之,只能不斷增強,不能有絲毫鬆懈。梳理新聞可以看到,消防部門曾經有“上海世博會184天實現‘零火災’”的可喜成績,毋庸置疑,這與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分不開,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安全工作不同於其他,稍有鬆懈,之前再細緻週密的工作都可能前功盡棄。當然這不只是要提醒消防部門,事實上,不只是消防部門,也不只是上海一地,不少地方對於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都是高度重視、認真處理,而對於日常工作則相對沒有如此的嚴格要求。因此,這方面的教訓,也是需要汲取的。

      沒有城市,我們無法享受耀眼的霓虹,沒有安全,誰又能幸福地生活在忐忑之中,因此,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責任讓城市更安全。逝者已逝,生者理應永記於心。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

  • 復興時評
  • 責任
  • 城市
  • 上海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