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主持人)自古以來,海洋提供給人們”鹽漁之利,舟濟之便”,打漁曬鹽,往來交通形成了人們對海洋的認識和開發。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海洋經濟的認識被人們更一步地擴大,其中海水養殖書寫了濃重的一筆。六十年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從無到有,也是發展最為轟轟烈烈的産業。而在在海水養殖中,最早形成一個大規模産業就是對蝦養殖業。
這裡一畝池塘出産了400公斤的對蝦。
這裡一斤鮮活的對蝦買到了20元。
無論種植和養殖,農業上的豐收帶來的就是人們米袋子的充實和菜籃子裏的豐富。但如果將時間向前到五六十年前,現在市場裏的這些海水産品,還沒有豐産豐收的概念,因為在當時沒有人能相信它們能人工養出來。
(採訪)趙法箴:有一個老百姓説,我們過去養過蝦,突然沒有了,好像飛了。
對蝦真能長上翅膀會飛嗎?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但為什麼就消失了呢?為什麼當時就養不出來對蝦呢?
趙法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對蝦養殖的開拓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走出校門,當走進黃海水産所,對蝦到底能不能養,就成了他的第一個課題。當時迫切想要養出來的蝦,是我國特有的一個蝦種,就叫中國對蝦。中國對蝦最明顯的標誌是頭上長長的額劍,而使它更出名的是個頭大,味道鮮。
(採訪)趙法箴:由於對蝦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種蝦類,很受國內外的歡迎。那時候國外大量的收購我們國內的對蝦。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在一九六零年二月,在黃海水産所出版的有關對蝦的油印本上,記述了的一段話。
“對蝦的經濟價值很高,在我國出口的水産品種,它是價格最高的一種,一噸鮮對蝦可以換回十數噸的鋼材。所以養殖對蝦不僅可以增加人民公社的收入,擴大人民公社的建設,而且可以支援國家,出口換回大量的剛才和機器,幫助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
用一噸蝦就可以換來十幾噸的鋼材,如此昂貴的中國對蝦對於大多數的人們來説,見都難以見到,何談吃到這種美味。
(採訪)王清印:當年中國對蝦在黃海和渤海的漁業經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物種。這個每年春天叫春汛,秋天叫秋汛。漁民就把捕撈中國對蝦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娛樂活動。
中國對蝦是在汛期的時候從海裏捕撈上來的。海裏面對蝦的敵害有無數,捕撈上來的數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夠人工家養,産量就可以成倍地增加,能給國家作出多大的貢獻呀,那時包括趙法箴在內的一批水産工作者都抱上了這樣的想法。但也有人認為中國對蝦是根本不能養的。
(採訪)趙法箴:因為什麼,對蝦是遠距離回遊的,這是一個難題。
是深海生物,又要遠距離洄遊。中國對蝦每年11月都要從渤海、黃海山東南部沿海南下游到黃海的中南部深水區越冬,第二年到水溫上升後,又集群北上,到黃海渤海河口附近的淺海區産卵。跨度這麼大的海洋蝦類,放進池塘裏到底能不能養呢?趙法箴也在擔心。
(採訪)王清印:從50年代初科學家就開始研究,把野生對蝦捕撈回來以後,然後在實驗室裏面叫它人工孵化,叫它受精孵了小苗看能不能,有沒有可能把它用人工給它養殖出來。如果人工能夠養殖,像大田像作物一樣,那我們就可以控制它的産量,可以提高它的産量。
一隻對蝦的産卵量可以達到30萬-100萬,會有多少成活下來,成為今後産量呢。要想通過養殖來增産,要走的第一步就是把更多的小蝦苗培育成活。而大量的基礎研究也由此開始了。
(採訪)趙法箴:摸清對蝦養殖生物學,對蝦養殖的生態學,這樣搞清以後,我們在對蝦育苗、對蝦養殖技術才能逐步取得成功。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上世紀60年代初,趙法箴首次完成了中國對蝦幼體發育形態的研究,對對蝦幼體二十六期的發育形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而這些圖片全是經過顯微鏡用目微尺進行測量,手工繪製出來的。把野生蝦種要變成家養,只有一步步弄清楚生物學特性,人為來滿足它們的各種生活要求。可生長在海水裏的動物,人為控制、操作都非常難,在接連不斷犯過的錯誤中,他們找著一些正確的答案。
(採訪)趙法箴:我們過去不是用鐵管嘛,叫無縫鋼管,還有鐵桶這些都會把幼體害死,毒死,所以我們把不成熟的實驗搞成熟了。
在海水動物的育苗上和養殖上,所有使用的用具都是塑料製品。這個現在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就是因為海水經過含重金屬的器具導致了幼蝦的畸形、死亡獲得的經驗。由此,科研人員還掌握了蝦苗適宜的水質的調控技術。
水質重要,重要的還有餌料。孵化出來的幼體雖小,可也得吃飯,到底蝦苗吃些啥呢?
(採訪)趙法箴:喂它的餌料曾經把動物性餌料,是底下的撓足蕾,以為是它的餌料,實際上它是敵害,
蝦苗最早吃到的開口餌料應該是植物性的餌料藻類;然後是動物性的餌料,從浮游動物到甲殼類動物。雖然對蝦是雜食性的動物,但不同的發育期吃到的食物不同,喂錯了階段,就會影響成活。蝦苗的食物被一一確定下來,苗種的培育也取得了成功。
歷經了20年一大批水産科學家通過大量細緻的工作告訴了老百姓,中國對蝦不會飛,只要調節好水質,清除走敵害生物,給對蝦正確的餌料,對蝦就不會死亡腐爛而無影無蹤,是完全可以養殖成功。。這項成果在1978年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也讓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沿海地區對蝦養殖從無到有。
(採訪)王清印:從50年代開始進行研究,到78年形成産業,1978年根據我們國家的記錄,1978年對蝦養殖産業全國達到了450噸。
450噸相比後來中國對蝦創造的數字要少很多,但正是因為有了這450燉的養殖産量,讓過去從事艱苦捕撈工作的沿海地區人們看到一個新的生計。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1978年,國家最早向國際開放水産品市場,水産品可以自由流通,作為出口的一大支柱,這一年也成為中國對蝦大跨越式的發展的一年。原來荒蕪的灘塗地熱鬧起來,挖好土池,引進海水,放入蝦苗,四個多月對蝦就可以養成。看到了對蝦的豐收,老百姓的養殖熱情就更加高漲,而此時的趙法箴心裏卻特別著急。
(採訪)趙法箴:養殖多了,破壞資源了,所以我們考慮怎麼樣滿足需要,我們開展對蝦工廠化的育苗。
當時養殖用苗是通過從海上捕撈回來懷孕的親蝦,人工繁殖後取得苗種。對蝦養殖事業發展起來了,對苗種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也使捕撈親蝦的量越來越大。
(採訪)王偉繼:人工培育它每年秋汛的時候它要捕撈很多繁殖青蝦,你捕撈繁殖青蝦的話,你直接造成母蝦數量的減少,你間接的話,第二年的話,沒有産卵的青蝦了,這個對資源的破壞是非常厲害的。
把該留下來的種子當糧食吃了,來年是不是就該餓肚子了?科學家率先意識到海洋資源並不是無窮無盡的,捕海撈海對未來發展是危險的。1979年,趙法箴向農牧漁業部提出並起草了對蝦工廠化育苗技術研究的攻關計劃。
全工廠化育苗,也就是要實現自己種地,自己選種留種。親蝦在全人工的條件下培育出來,幼體在全人工條件下順利發育變態,正常長成。整個養殖不再從大海裏撈捕。依靠天然苗的小規模半人工養殖,要進入到大規模全人工養殖時期。
(採訪)王偉繼:在越冬過程中我們可以對它進行營養強化,對它進行光照調控,對它進行水溫調解,我可以讓它比如説,讓它2月份産卵,讓它3月份産卵,可以滿足不同地域養殖場的需求。
通過三年的聯合攻關,1982年,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取得了成功。趙法箴也因此受到中央有關領導的高度讚揚。1985年,項目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並於1988年獲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牌獎及世界知識産權組織金獎。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1982年對蝦苗種培育技術在全國推廣應用,當年全國對蝦人工育苗量比1979年提高了52倍。有了穩定,大批量生産苗種供應,促進了大規模對蝦養殖産業的發展,我國一躍成為對蝦人工育苗和養殖産量最高的世界第一養蝦大國。
(採訪)王偉繼:山東是我們國家在海水養殖産業發展方面很有代表性的一個省從這個地方你可以看出來,沿海很多地方凡是能夠用於水産養殖的地方,基本上都被開發出來的。大面積的沿海的灘塗濕地被用於開發那些養蝦池,這個地方,這是山東半島的一個海灣。你可以看出來,養蝦池面積非常之大,這個養蝦池面積非常很快呢。
沿海地區不僅養蝦的人多起來了,從事對蝦餌料加工,冷凍加工等相關産業的人也多起來了。
(採訪)王偉繼:通過養這個對蝦,通過這一條對蝦富了一方百姓,就形成一個産業,富了一方百姓,帶動了整個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主持人)有了科學家的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做基礎,1986年以後,我國連續多年在對蝦養殖産量和人工培育蝦苗數量上居世界領先地位,在世界海水養殖史上寫下了一人注目的一頁。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199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幾乎打垮了整個中國的養蝦業。
(採訪)徐寶榮:兩三公分開始死,這麼小就開始死,特別到了五六公分,爆發性的大面積的死亡,快的話三五天沒了,當時不知道是什麼病,後來這今年蝦説年代不好,到第二年更厲害,越來越厲害,到1995年黃海所找科研單位了蝦怎麼弄。
幾乎所有的養蝦人都沒能料到1993年突襲而來的蝦病能如此厲害。
(採訪)王清印:從南到北,最早是從台灣傳過來的,從南到北這個就像一陣風刮過來,這個大面積死亡,這個簡直是對,當時損失不得了。
(採訪)王偉繼:你想最早的話盛期的時候是年産22萬噸,跌下去的話93年、94年的話,産量不到5萬噸。你想這個是非常非常厲害的這個衰減。
(採訪)王清印:那麼好的一個産業,年産量20多萬噸這個説不行,這個“嘩”就下來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短短的兩年時間,黃渤海地區已經有兩百多萬畝蝦池空了下來,很多農民不能幹了,蝦不敢養了,農民心裏引起了恐慌。
(採訪)王清印:當時國家就啟動了一個攻關,”82攻關”一個研究計劃,組織全國科學家來進行攻關研究,看它到底是什麼産生了,導致了這麼嚴重的這個病害問題。
爆發的蝦病是由一種叫白斑病毒而引發的病害。雖説找到了病原,但一直到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藥物能根治。而這次病害襲擊雖然是一次世界性的,但受害最重的就是中國對蝦。
(採訪)王清印:這個密度太大的情況下呢,造成什麼問題呢?這個養蝦池它的養殖用水排出來,還沒有與外海交流,就被另外一個蝦池就用了,這樣造成什麼問題呢?這就超出了當地養殖環境的容納量。
除了養殖密度大,造成水體污染,中國對蝦因為傳染嚴重發病嚴重以外,中國對蝦是沒有經過選育的野生種,多年在全人工條件下育苗養殖,選種的近親交配,導致的品種退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採訪)王偉繼:近交的衰退是非常明顯的,一種是體現在生長上,比如説個體非常小,再一種就是抗病性,抗病性可能立刻就差了,從它的繁殖性能上。比如説你像捕撈,海捕的這個野生傾向一般産卵量會在30到100萬,這是它的産卵量。你如果發生近交的話,它可能10萬20萬都不到,而且産出來的卵子的質量非常差,到時候培育出來的苗種質量就比較差一些。
1995年,一個從美國引進而來的對蝦品種遊進了中國大江南北養蝦池,這個品種叫南美白對蝦,它可以適應高密度養殖,抗病力也比較強。而中國對蝦漸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採訪)王偉繼:我們現在這個養殖狀況。沒人敢養中國蝦,沒人敢養我們現在中國原産的這個本土的品種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進入 國慶特別節目《改變》 專題
意識到沒有大量的優良品種及其生産技術,就無法掌握髮展水産的主動權。中國水産研究院黃海所開始著手了中國對蝦新品種的培育研究。他們收集了中國對蝦的所有的地理群體,建立了遺傳變異豐富的育種基礎群體。通過構建家係,開展家係內選育。
(採訪)王偉繼:家係個體一種值高低,家係一種值高低對它進行排位。我們再從家係這個排名育種之靠前的這些個體我們把它挑選出來作為青蝦。就是一次一代一代的不斷的提高對蝦的生長性狀、抗病性狀,它是一個延續的一個過程。
經歷了7代的選擇育種,2004年,海水養殖動物的第一個新品種——黃海一號誕生了。它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生長速度非常快,抗逆性強。當品種參加鑒定時,卻遇到了這樣的小插曲。
(採訪)王清印:當時呢,在北京我們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這個答辯的時候,業務員就提出來問了我三遍,這是海水養殖動物第一個新品種?這一個題問了三遍。
依靠品種的更新和改良使産量提高、品質改進,中國對蝦又一次走在了藍色農業的最前面。2006年,農業部把”黃海一號”列為全國重點推廣的水産養殖新品種。而這一次黃海所要先做好技術支撐,再穩步推廣品種。
(採訪)王清印: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很重要的是提供一個新品種,這只是提供了一個優良的種子,但是呢,要把它變成産品,最後形成一個産業,要有配套的技術。所以説我們下了很多功夫在做配套的技術。
在黃海所的育種基地,一些對蝦箱被單獨飼養在一個一個小格子裏面,他們的飼料也都是專門配製的。
(採訪)王偉繼:把這個病蝦低溫研磨混合之後和商品餌料加工成蝦可以食用的餌料。
這些顆粒都是有白斑病毒的有毒餌料,裏面含有病毒的量是經過精確計算。而這項實驗就叫做攻毒實驗。
(採訪)王偉繼:凡是有蝦死掉之後呢,我立刻就能及時收回來,把它收回來之後呢,我對它進行記錄,然後我再進行遺傳學方面的進行數量遺傳學方面的一些統計分析我來對這個蝦個體的抗病性能對這個蝦係的抗病性能進行評估,從而從中篩選出有利於抗病的這個個體。
選育出抗白斑病毒病的中國對蝦新品種是黃海所接下來的目標。
(主持人)六十年,中國對蝦從最初創立的養殖方法到工廠化育苗到現在對蝦新品種的培育,它的課題研究一直沒有停下過。在中國對蝦的研究之路上,不僅僅是留下了海水養殖上的幾個第一,它提高了人們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意識;從以前的吃海撈海轉變為現在耕海牧海;實施的海水養殖良種工程,為藍色農業走優質、高效、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之路邁出了紮實的第一步。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進入 農業節目國慶特別奉獻 專題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