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察]三評高盛“欺詐門”:高盛惹怒歐洲(2010.6.4)

2010年06月04日 23:37  CCTV-今日觀察 我要評論

專題:高盛涉嫌欺詐 遭美證監會調查

進入[今日觀察]>>

  

    高盛“欺詐門”引發歐洲連鎖反應,多國紛紛展開調查,英德政府出面指責,高盛為何惹怒歐洲?《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王小丫):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們繼續來關注高盛涉嫌金融欺詐在歐洲引發的強烈反應,就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高盛提出訴訟後不久,歐洲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也紛紛展開了對高盛的調查。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高盛集團究竟在歐洲做了些什麼?為什麼會引起歐洲各國政府如此強烈的反應?歐洲債務危機的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將就此展開評論。

    今天的兩位評論員是黃明教授和向松祚,同時您可以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或者是加入號碼為123456789的QQ來參與我們的討論,稍候我們會關注到您的留言。

    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高盛涉嫌金融欺詐在歐洲所引起的反應。

    欺詐門越洋升級,高盛在歐洲遭遇多國調查。在英國,曾經屬於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荷蘭銀行,就曾投資高盛涉欺詐事件中的投資工具,虧損8.4億美元,是虧損最嚴重的一方。英國金融服務局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説,經過初步調查,該局正就高盛涉欺詐事件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聯絡,研究高盛倫敦支行是否曾進行與此次涉嫌事件類似的交易。

    而德國對高盛的惱火一點不比英國遜色,德國IKB等多個投資機構曾投資高盛涉詐事件的投資工具,IKB的1.5億美元投資金額幾乎全數虧蝕,後來更需政府注資拯救,最終被賣盤。德國政府一名發言人對媒體表示,德國金融監管當局已經要求美國同行提供詳細的情況通報,仔細評估後決定是否採取法律措施。

    而持續惡化的希臘債務危機也讓歐洲人直指高盛是幕後推手,德國《鏡報》文章披露,希臘債務管理者于2002年開始與高盛集團商定交易,先將政府的債務以美元和日元發行,並在未來某一特定時期將其換回歐元債務,此舉本是各國政府融資的正常管道,但在希臘融資過程中,高盛以虛構交換匯率,設計了一種特殊的交換方式來實現瞞天過海。在高盛的推動下,希臘收到的歐元金額遠高於10億美元或日元在歐元市場的實際價值,這等於為希臘安排了大筆額外信貸額度,這樣一來,信貸就變相成為遠期交換交易。因此並不會顯現在希臘的債務統計表上,借由這些交易,高盛索取了可觀的佣金,歐盟稱將進一步調查當中是否涉及違規。

    主持人:我們看到這個高盛事件在歐洲也引起了強烈的反映,歐洲各國以及他們的監管機構都在展開了對高盛的調查,黃教授您的了解當中,哪個國家反應是最強烈的?

    黃明(長江商學院教授):我覺得德國的反應是最強烈的,以及其他的歐洲大陸國家,英國也有所反應,從兩個層面來説,首先呢美國證監會對高盛這麼一項起訴之後,讓歐洲的很多國家以及金融機構,希望對這些具體的虧損的案例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看是不是值得向高盛起訴,追訴一部分的虧損,那麼這個過程中,歐洲政府當然也會配合來進行調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説,以德國為主的這些大陸歐洲的這些國家,多年來看到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金融産業對他們詐取了很多利潤,而他們更多的主要靠製造業等等其他的辛辛苦苦賺錢,金融上沒怎麼賺到錢,但是現在由於金融産業對全球的金融和經濟引起這麼一大場危機,他們又得跟著一塊埋單了,最近希臘導致的歐元區的危機也是他們埋單過程的延續,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他們為了轉移國內政治上面的一些埋怨而憤怒,找替罪羊,當然美國以及華爾街,高盛為代表的華爾街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替罪羊,因此呢,主要是歐洲,大陸歐洲的一些國家,以德國為主。

    主持人:不管是以德國為主,還是其他的國家,那麼他們是出於對高盛的信用危機的一個懷疑還是確確實實有什麼依據來指責高盛然後展開的這個調查?

    向松祚(評論員):我想歐洲指責的依據其實核心是集中在兩個詞,一個詞就是“欺詐”,一個詞是“做假證”,那麼你可以説是一個詞,都是作假,就是欺詐,因為歐洲為什麼它要調查高盛?因為歐洲的很多機構,儘管它是在美國市場上,次貸危機在美國市場上造假,但是損失是歐洲的這些銀行蒙受的損失,比如説英國的一家銀行損失了8.5億美元,德國的一個銀行損失了1.5億美元,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金融機構,也包括很多歐洲金融機構,他們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以前他們可能沒有想到這個事,那麼現在高盛這個事情出來以後,他們也有可能提起訴訟。所以我覺得這個依據是存在,就是説確實有這麼多金融機構在高盛出售的産品裏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這個是鐵的證據擺在這,這個沒有話講;第二個呢,就是説在美國眾議院,美國參議院對高盛進行聽政的時候,確實也截留了一些證據,説當時你這個産品是不行的,你蓄意的誤導了投資者,那麼希臘債務的造假也存在,因為它確實刻意的隱瞞了當時債務的水平,所以使得他當時比較順利加入了歐元區,結果呢債務危機出來以後,發現裏面有些幫忙造了假的,至少你有共謀的嫌疑,所以我覺得他這個指責的依據還是非常充分的,但是這個依據最終能不能給它定罪,能不能定它違法違規,那要看法律去判決了。

    主持人:也就是説還期待這個法律的判決是怎麼樣一個尺度。好,為什麼歐洲各國的反應會如此的強烈呢?現在我們再來就這個問題連線一下我們的特約評論員。

    沈中華(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台灣金融管理學會理事長):高盛它做了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來説歐洲這些國家,尤其是PIIGS(歐洲五國)並不會出事,但是它在另外一方面,又好像預先預言它會出事,所以這些國家現在知道這個現象以後,就非常的不高興,大家就會起訴,不管這個起訴成不成立,大家就會對高盛在心中打了一個問號,將來你寫的報告,我到底還要不要相信,比如説你以前寫的金磚四國的報告,你後來講原油價格會上漲的報告,高盛還自己成立了很多的研究單位,這些報告我到底要不要相信,對高盛的股價都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