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世博:歷史上的中國人像(三)

2010年03月04日 20:21  經濟新視野 我要評論

  

  2008年4月,上海蘇州河上,歷經百年滄桑的外白渡橋將迎來它的又一個春天,它被整體拆移進行大修,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它將以修舊如故的面貌回歸原位。而為了改善外灘地區的交通狀況,一些老屋將被拆除。

  [徐喜先:我這裡住了38年了,大半輩子了,一下子搬走蠻想念這裡,所以再回來拍點照片。]

  這樣的場景,任何一個上海人都再熟悉不過,簡陋、窘迫、擁擠、壓抑,這是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上海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和最深刻的記憶。棲居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裏,他們不會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奢求。

  徐喜先曾經是這間屋子的主人,十幾平方米的屋子,他住了38年,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他對攝影的愛好也幾乎是從搬進這個屋子起步的。

  在徐喜先成為攝影愛好者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條渾濁的黃浦江把浦西和浦東分隔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浦西一邊,外灘堅固的近代建築群後面,城市在擁擠中展示著繁華;而浦東一側,還是沉睡的灘塗和農田,僅有的幾條幹道,都是民國時期修築的,七十年代才有了瀝青混凝土路面。

  黃浦江上,一艘艘渡輪往來穿梭,慢悠悠的節奏,無法縮小這種差別。

  [湯萬方(原上海科委發展預測處研究員):當時有句話——寧可要上海,就是市區一張床,也不要浦東一幢房。你想一想,當時就由於一江之隔,交通非常困難]

  上海香山路7號,孫中山故居,這位偉人一生曾二十七次到訪上海。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民國政府成立後,就是在這裡,他為中國繪製了一張藍圖——《建國方略》。

  在《建國方略》裏,孫中山指出“中國發展計劃,上海有特殊地位”,他針對當時黃浦江航道淤淺、船行不利的情況,提出擴張黃浦江右岸,建一新黃浦灘。

  “新黃浦灘”,即位於今天的浦東地區。誰也沒有想到,突然有一天,一個天大的契機使孫中山先生建設新浦東的宏偉藍圖得以實現。

  摩納哥小城蒙特卡洛,2002年12月3日,國際展覽局第132次代表大會在這裡舉行,中國上海和韓國麗水、俄羅斯莫斯科、波蘭弗洛茲瓦夫、墨西哥克雷塔羅五個城市摩拳擦掌,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是有史以來世博會申辦國家數量最多的一次。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時任國務委員、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委主任委員吳儀親臨現場代表中國進行陳述。按次序最後出場的中國,贏得了最多的掌聲,國際展覽局一槌定音。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從科學發展的視角探討全球城市發展的問題,在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上,以“城市”為主題還是第一次,得到了世界廣泛的響應和認同。

  城市一定能讓生活更美好嗎?什麼樣的城市才能讓生活更美好?而我們追求的美好生活又應該是怎樣的呢?

  1996年6月,聯合國人居組織發表《伊斯坦布爾宣言》,宣言指出“我們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能夠過上有尊嚴的、身體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

  2004年11月29日,世博會的會徽也正式揭曉。以綠色為主色調的會徽形似漢字的“世”字,又像是一個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三口之家,表達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人為本的積極願望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創造激情。

  白蓮涇是上海浦東的一條百年老街,張金柳一家七口人在這裡住了幾十年, 2005年,張金柳和鄰居們告別了擁擠,這一天他們已經等得太久了,而他們身後的這塊地方將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的一部分。

  對張金柳他們來説,世博會的舉辦,直接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的土地上,曾經生活著1.8萬戶居民,有著272家工廠,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如今,動遷居民全部搬進了新居。

  [張金柳(上海市民):如果是以前我想叫你們那麼多人來吃飯都沒有地方待,除非我的床拆掉讓你們坐。小面板。對,把我的床拆掉,圓桌才能擺出來。 ]

  一個雨後的清晨,攝影愛好者徐喜先和家人搬離老宅。退休的他,開始有更多的時間整理這些年拍攝的兩萬多張黑白照片,受父親的影響,39歲的小徐也喜歡上了攝影。他常常尋找父親當年的拍攝地點,一一回訪,在同樣的位置、角度按下快門,他想用影像告訴人們,他生活的城市的變遷。一個是黑白的上海,一個是彩色的上海,父親的上海在憧憬中也許還有著一絲無奈,兒子的上海卻已煥發出神采。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