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 >

郝洪:為“流動”者鋪築“向上”的路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9日 14: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年來關於農民工這一群體的宏觀調查不算太多,但幾乎每一份調查報告都發人深思。6月26日,國家人口計生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發佈《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0》,即是如此。

  該調查説,2009年全國流動人口為2.11億,其中78.7%為農業戶口,以青壯年為主,20至40歲者佔被調查人口的2/3。該報告還預測了未來20至30年人口流動的四大基本態勢,包括流動人口的規模、增速,對區域産業結構的影響,流動人口分佈格局和流動人口年齡及性別變化等等。但是,在這可預測的“未來”中,卻不見流動人口的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

  種種調查數據和謹慎預測,呈現了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改革開放30多年來,除了年齡結構有所變化外,農民工一直並仍將是社會流動人口的主體。在未來20至30年可預期的時間內,年輕一代農民子弟,仍將經歷從農村到城市的艱難跋涉。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對一個社會而言,保持一定的人口流動,也就是保留了社會的活力因子。這裡的流動必須是多向的,從一地到另一地,從一種職業轉移到另一種職業,從某一社會階層到另一社會階層。人們在流動中尋找改變自身處境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在流動中聚攏人才、集聚能量,實現自我飛越。

  但是,當一個社會的流動人口長期局限于“農民工”這一群體時,怎樣調動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中低層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實現勞動力和人才的合理配置,就成為這個時代應該關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

  從上世紀80年代初“民工潮”出現以來,那些與“民工”相關的語匯不斷衍生、擴量,始終給人以“在路上”的奔波印象。從“盲流”開始,到“春運”、“遣送”、“收容”、“暫住證”、“欠薪”等,這些新語匯濃縮了中國農民進城路上所付出的艱辛。

  地域上的流動在繼續,身份和地位上的流動卻相對滯後。在這樣一種現實景況中,那些胸懷理想、期望改變自身境遇卻不知所往的年輕人,該借助怎樣的手段來實現他們的願望?逐年增高的流動人口犯罪率警示我們,只有打開社會各階層的流動通道,讓社會各類人群有機會通過後天努力,奮鬥出一個新天地,實現社會的良性流動,社會才能在飛速前進中保持穩定與平衡。

  當社會各個層面的流動渠道都放開,當更多的流動人口,“在路上”追尋自己的夢想,給每一個人以更多平等的機會和上升的空間,人口的流動才會成為一道風景,而非社會的隱痛。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