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磊:“倒挂村”式管理,站起了圍墻卻倒下權利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27日 13: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倒挂”是指流動人口數量超過常住人口數量。目前,北京僅大興區有92個自然村出現“倒挂”情況,以老三余村為例,該村常住人口660人,而流動人口數量達到6000人左右。警方將聯合政府部門為這些村落建圍墻、安街門、設崗亭,並封閉一些不常用的路口,對村內的人員和車輛實行持證出入的措施,將原本開放的自然村經過人為科學合理改造,上升為封閉式的社區管理模式。(新京報4月26日報道)

    封閉管理著眼于維護治安穩定,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倒挂”村莊的治安不良狀況,為村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雖然有這些利好,但多數人仍表示對這樣一種建圍墻封閉管理的隱憂。在這個重視平等尊嚴的年代,針對“倒挂”村莊的特殊措施,隱含的邏輯就是流動人口是需要防範的“危險人群”。

    提升治安狀況常常都會帶來管制與自由之間平衡拿捏的問題,古今中外概莫如此。一個普遍的觀點是,在提升治安狀況時,更需要防止公權力的侵害。所以,很多提升治安的措施都因為可能妨害自由的原因被民眾否決。例如,美國為了提升治安而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管制,最後走向法律對其遷徙權力確認,就在於民眾對於自由的關注。而此次大興的舉措,顯然使得管制與居民自由之間失衡了。

    首先,對“倒挂”村莊進行“持證出入”的措施,必然會有資格審查和辦理證件程序,從而帶來外來入住人員的不便。嚴格的進出控制,同流動人員的特質並不符合,如果他們只是短時間逗留,入住程序的增加需要其支付的居住成本就上升了。其次,建圍墻裝攝像頭等措施還帶來了當地居民隱私得不到保護的隱憂,畢竟人們都不希望自己置身於“被觀察”的位置。

    之所以想出封閉管理的辦法,源於當地警方在工作中發現,這些“倒挂”村莊多出現警情高發,環境和治安秩序差等情況,已然形成治安工作的瓶頸。建圍墻、減少路口的封閉式管理有利於治安範圍的條塊化分割,減少居住人員的流動。而攝像頭等技術設備,則可以實時觀察村莊動向,對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如此,當地治安機關就可以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維穩。只是這樣好的想法,完全是以犧牲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為代價的。

    流動人口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滋事,解決“倒挂”村莊的治安困境需要深入實際的考察,這其中應當考慮到流動人員的特點及訴求,通過細緻工作化解矛盾,並對治安事件及時處理來實現良性的治理。在治安措施的抉擇上,首先應該考慮治安的初衷是讓居民獲益,而不是出於管理者方便這種自我本位邏輯。因為,人性化管理帶來的是居民福利的增長,而控制式的管理則帶來不便與怨望,甚至是強加之下尊嚴的模糊。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