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全聚德發表公告稱,公司就媒體報道全聚德所屬個別企業廢棄油脂被不法分子轉賣的事件對公眾道歉,並誠懇接受社會公眾及媒體對其的批評和建議。公司堅決擁護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從事的涉嫌非法經營提起的公訴,將全力配合司法機關做好工作。(5月29日《北京晨報》)
這一封致歉信,來得多少有點遲。有人説,全聚德助力“地溝油”、雙匯貢獻“蛆蟲肋排”,食品安全越來越“大牌”。這話雖戲謔,卻也多少反映了公眾對老字號品牌的價值期待。儘管全聚德的致歉信看似誠意十足,但公眾的疑問並未消弭:地溝油問題究竟是市場監管不力還是商家勾結牟利?收油者偽造資料固然可恨,全聚德就沒有“辨偽”的責任?媒體輕易能發現的事實,當事企業“從無聽聞”?六七年鴨油助紂為虐果真是自己被騙得“很傻很天真”?
這些疑問,註定成謎。然而全聚德事件後股價的跌宕起伏,以及公共輿論的詬病質疑,起碼説明兩個問題:一者,“企業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小作坊會犯的錯誤,大企業就當避免,即便不可規避,也當承擔更大的成本與代價;二者,在“全球企業公民標準”成為大企業謀略的當下,中國企業的生死存亡不在消費者手裏、而在自己的市場行為裏,不能敝帚自珍于自己的“羽毛”,喪失的是公信,而公信遲早就是市場份額的“硬通貨”。
為什麼全聚德的鴨油令公眾耿耿於懷?道理並不複雜:作為市場消費者,我們寧可支付更貴的那只鴨子,看重的不僅是其美味與服務,還有公信力與品牌價值的溢價。換言之,一隻鴨子的不菲價格裏,既有物質的價值兌現,更有社會責任的價值期待。如今東窗事發,或一再作姦犯科,就算“折上折”,遲早也會喚不回市場的春天。一個樸素的道理是肯定的:不愛消費者、不尊重消費者的老字號,不過是歷史上遺老的名號罷了。
百年老店稻香村“假鴨血豆腐事件”成了個人經營行為,全聚德“地溝油事件”則是收油商無良收場——老字號如此“脆弱”多舛、市場信任風雨飄搖,視誠信為生命的“百年曆史”真的隨風而逝?有人説,中國老字號的出路在於傳承與創新,不能“只顧質量、不看市場”。事實上,這樣的擔心實在太單純,真要讓百年老字號不至於成為“斷代史”,要緊的還是兩點:一是重讀古訓,德誠為先,不要在市場中自我迷失,到最後連唯一的質量都輕飄飄走失;二是監管給力,不能認為老字號就形同“免檢”,市場規律如斯,只要有那麼一些漏洞、有那麼一些尋租可能,最要面子的老字號也會在質量上死得很難看。
全聚德事件雖多有不堪,畢竟也是一個信號:身邊的老字號、百年老店等,是到了該“體檢”的時候了。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水平,是公共救援達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詳細]
這個社會需要溫暖與正能量,但人們也應該明白,你為了免費的麵包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最為昂貴的。[詳細]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需要我們更充分的準備應對之。[詳細]
買東西事後覺得買貴了,不值這個價,就應該吸取教訓,下次買別的,而不是呼籲禁止所有同類商品出售。[詳細]
“不得強迫自證”意味著你有權保持沉默,但這並不妨礙司法公正、懲惡揚善。[詳細]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與學校的發展策略和學生的就業形勢都有關係。[詳細]
經營書店不應成為小資們自娛自樂的文藝買賣,當人們在藍色港灣的湖畔頌詩之時,請不要忘了這些讀不到書的孩子們。[詳細]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是基於感情的結合,而非經濟因素。[詳細]
沒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為,但更多的人表達的是同情。[詳細]
在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樓市投機,更是重中之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