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韓曉東:“穩增長”需更多新手段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2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本報記者 韓曉東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日聯合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製造業PMI為50.5%,連續兩個月環比反彈。宏觀經濟繼續呈現止跌企穩的積極態勢,但經濟的持續向好增長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對此,除了及時的反週期調控政策外,市場還可以期待新的“穩增長”手段。

  從往年數據看,春節期間製造業PMI往往出現季節性回落,今年則環比反彈了0.2個百分點,這種“逆勢上漲”説明總需求的穩定和恢復。這與此前公佈的一些經濟數據形成呼應,例如,去年12月份工業增加值、發電量、貨幣供應等指標的增長均環比反彈。

  從分項數據來看,內需企穩成為1月份PMI反彈的重要支撐力量。1月份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均出現環比反彈,尤其是新訂單指數近三個月來首度回到了50%的臨界點以上。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雙雙回落,顯示外貿需求仍然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尤其是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9%,環比回落1.7個百分點,這表明當月製造業市場需求回升的主要動力來自國內。

  去年四季度以來,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預調微調,目前看來已初步收到成效。在預調微調中,貨幣政策的意義是最為明顯和突出的。去年11月和12月,新增信貸規模分別為5622億元和6405億元,與先前數月以及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高。廣義貨幣(M2)的增速也結束了此前持續回落的局面,去年12月反彈至13.6%,實體經濟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得到一定紓解,經濟需求也有所恢復。

  儘管如此,經濟的企穩反彈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目前還有懸念。1月份PMI數據顯示,紡織、鋼鐵、非金屬、化纖等行業新訂單指數均位於40%以下,這些週期性行業的低景氣情況印證了宏觀經濟週期處於下行區域。同時,當前CPI漲幅仍處於4%左右的較高水平,1月份我國購進價格PMI指數還出現了反彈,當前宏觀政策不可能完全傾向於刺激經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反週期調控對於宏觀經濟的拉動空間是有限的,一旦宏觀經濟出現新的不確定性因素,經濟增長仍有下行風險。

  應對當前的經濟局面,需求側和供給側均存在調整餘地。首先,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有繼續操作的空間。央行外匯佔款已經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不排除央行未來幾個月內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與存款準備金率相比,短期內降息的必要性較低,但如果CPI漲幅二季度後回落至3.5%以下,則降息空間仍存在。在財政政策方面,赤字率和債務負擔率仍處在安全區間,今年在穩定投資、促進消費等方面均有不少可為之處。

  其次,要進一步研究促進“三駕馬車”平穩運行的政策。國務院新近要求抓緊佈局和推進新的國家重點項目,保持投資穩定增長,未來出臺促進投資合理增長的政策可以期待。促進消費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推進新的“下鄉”政策,例如,推進太陽能等節能環保産品下鄉,出臺政策促進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等新消費領域發展,從消費者端增加補貼等。此外,還要通過穩定出口退稅等政策以促進外貿平穩增長。

  再次,在經濟潛在增速可能回落的情況下,單純依靠需求刺激政策不僅無法保證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反而會帶來嚴重的泡沫,供給端的經濟政策不可忽視。下一步應該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增值稅“擴圍”等改革將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經濟活力。國務院1日召開的常務會議提出,從財稅、融資、技術改造等多方面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此外,還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繼續推進強化科技創新、培育高技術和戰略性産業等工作。

  總之,在國際國內複雜的經濟環境下,要實現“穩增長”的目標還需要出臺更多新政策。

熱詞:

  • 週期調控
  • 訂單指數
  • 環比
  • PMI
  • 穩增長
  • 貨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