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裴彤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央視網(記者裴彤 報道)“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十八大報告字字鏗鏘的鄭重宣示。那麼,什麼樣的中國才是“美麗中國”呢?對此,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教授劉鳴達認為,“美麗中國”包括生態健康、經濟繁榮和社會和諧三方面的內容,三者是一個整體,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劉鳴達認為,“美麗中國”不僅是山川秀美,還包括生態健康、經濟繁榮和社會和諧三方面的內容。生態健康是永續發展的根本基礎,經濟繁榮是永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社會和諧是永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我國經濟雖持續高速發展,但在生態健康和社會和諧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根本原因是生態文明建設還沒有很好地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因此,建設'美麗中國'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劉鳴達表示。
在談及現階段在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時,劉鳴達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要使之內化為從官員到百姓的世界觀的一部分,使之成為指導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法論;二是要發展生態經濟,著力推進經濟活動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三是要倡導生態消費,將生態文明的要求落實到每個人的消費活動中去;四是要建立生態制度,要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制建設,並將之落到實處,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生態補償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同時,劉鳴達教授還對即將召開的兩會表達了自己的期望。他期望有更多的關於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議案提案得到落實,期望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和制度建設,期待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投入,確保“美麗中國”夢早圓。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