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杜曉靜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央視網(記者杜曉靜 報道)“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
德德瑪的成名作《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經過歲月洗禮仍歷久彌新,當我們驚異於這位音樂人的偉大時,誰曾想到她在1998年遭遇疾患差點不能重返舞臺。
重返舞臺後的她,看起來仍如往昔,神采奕奕,但外界所不知道的是,為了延續草原音樂的生命,她辦學10年,負債纍纍。
這個在外界一度被譽為草原夜鶯的藝術家,身上發生了哪些故事,記者近期進行了採訪,拼湊出她藝術人生的三段軌跡。
涅槃:戰勝病魔 重返舞臺
她的聲音烙印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她特有的蒙古長調和西洋藝術演唱儀式的女中音,不知道迷醉了多少聽眾。
德德瑪被稱之為“草原夜鶯”,但是草原人更願意稱呼她為“女神”。
1998年一場疾病讓這位“草原女神”差點不能回到舞臺,那年3月,為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週年,德德瑪應邀去日本演出。因58天要演41場,53歲、患有高血壓的她體力嚴重透支。
第25場演出時,德德瑪突發腦溢血,然而她堅持把歌唱完,謝幕後,她昏倒在地。昏睡八天后,她被醫生告知:右半身癱瘓,下半生將以輪椅為伴。
委屈和絕望頓時襲來,但是,德德瑪渴望自己能再次站起來,希望繼續用音樂傳遞草原人們的心聲。
堅強的信念和對音樂的留戀,喚起了德德瑪站起來的信心。在不懈努力下,她打破了醫生的斷言,她成功地站了起來。之後,她開了專場演唱會,出了8張唱片。
“在我生病後,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留戀草原。草原是我的根,這麼多年一直給我養分、靈感,我歌唱的元素都是草原給的。生病之後,我更加迫切地希望草原音樂能夠有更加長遠的未來。”話語間德德瑪流露出對草原的眷戀。
德德瑪戰勝病魔重返舞臺的精神一直感染著很多人,一位企業家曾説:“德德瑪老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歌唱家,她的歌聲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近年來,德德瑪老師儘管身體不好,但是仍舊堅持在舞臺上演出,使草原歌曲唱響全國,將草原文化和精神帶到全世界,她的精神令我們感動。”
重生:帶病辦學 為夢插翅
草原上,每一個孩子都熱愛音樂,但對於一些牧民家庭來説,音樂卻是一份太過昂貴的夢想。家庭的貧困阻止了夢想的蔓延,但是孩子們渴望音樂的眼神感動著生長在草原的德德瑪。
十年前,有一位蒙古族的小姑娘,嗓音條件非常好,她到北京找到德德瑪,説要考中央民族大學的音樂系。從草原深處走出來,不缺音樂的天賦,但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考試結果出來,小姑娘專業課通過,但是試唱和音樂理論兩門課不及格。小姑娘哭了。
“看著這姑娘渴望求學的眼神,我的心像針扎一樣地痛。當時我就想,不能讓熱愛音樂的草原孩子因為家庭的貧窮和對文化課的忽視,而與音樂藝術失之交臂。我要幫助他們完成音樂夢想。我希望更多的小德德瑪能夠走出草原。”
2002年,德德瑪帶病創辦了“內蒙古德德瑪音樂藝術專修學院”,在這裡不分貧窮和昂貴,只要你擁有來自音樂的才華和夢想,只要你熱愛音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培養和深造。涅槃重生之季,德德瑪擔起了沉甸甸的草原音樂的未來。德德瑪就像是草原音樂的“守護神”,十年來,她籌措資金、傾其所有為草原孩子音樂夢想插上了翅膀。
“辦學校可比唱歌難多了。”擔任學院院長的德德瑪坦言。
13歲那年,德德瑪就被選入家鄉烏蘭牧騎文藝工作隊。14歲時,德德瑪在內蒙古藝校讀了兩年之後,恰逢中國音樂學院成立,要招少數民族學生,德德瑪又到了北京。
德德瑪回憶説,當時是自己第一次到北京,覺得視野一下就開闊了。可惜的是,學了兩年碰上文革,最關鍵時刻又學不了了。
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德德瑪越發理解學習的重要性。
“我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對於教育,我更是摸不著頭腦。於是我就請我的老師莫爾吉胡和好朋友金花共同幫我辦學。”辦學初期,德德瑪在會議上還是經常把“招生簡章”説成“節目單”,但正是這樣一位“非正規教育家”,十年來頂住壓力培養了1125名學生,打造出一片草原音樂的未來。
十年:全情投入 夢想續航
德德瑪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內蒙古德德瑪音樂藝術專修學院”上。十年來,德德瑪和她的學校在困難和幸福並存中前行。
辦學初期,因為沒有教室,德德瑪就租了一個大的蒙古包,所有老師都在一個蒙古包裏辦公,炎熱的夏天蚊子不斷“侵襲”,寒冷的冬天老師凍得伸不出手。“因為冬天冷很多女老師把手凍了,看著長滿凍瘡的手來回在鍵盤上遊走,我心裏特別不是滋味。”回想當初,德德瑪幾度落淚。
因為是民辦學校,政府支持不多,經費絕大多數靠自籌,資金困難就成為擺在德德瑪面前最直接的問題。德德瑪四處籌集資金,甚至把自己在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工資都拿出來用於辦學校,但是,杯水車薪。
“感謝我是唱歌的,我遇到了非常好的粉絲和企業家,是他們的幫助讓我們學校有了自己的教室、宿舍、甚至一個小舞臺。”回首這些年辦學的艱辛,德德瑪堅定地説:“辦學再難我從未退縮過,社會各界對我的支持、對藝術的支持,感動著我,也感動著我的孩子們。”説起這些愛心人士,德德瑪如數家珍,每一筆愛心款她都記在心裏:港商劉軍在建校最關鍵的時候慷慨地向學校捐贈了200萬元港幣;一位深圳商人提供了200萬元的借款;一位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捐款1000元;一位瀋陽的下崗工人寄來100元錢……
“好在草原上的孩子天賦好,也珍惜機會,看到他們有出息,再苦再累我也很安慰了。”德德瑪一直稱呼學生“孩子們”,每每説起他們,她總會一臉幸福與自豪。德德瑪説,現在已經畢業的孩子,不少都是內蒙古各文藝團隊的骨幹。
央視網記者來到了內蒙古德德瑪藝術職業學院,校園裏兩棟三層的學生公寓是最高建築,教室、辦公室、排練室全部是平房。德德瑪指著平房對記者説:“你看我們學校的教學條件太簡陋,我常常覺得很對不起孩子們。”雖然從建校到現在,資金不足一直是學校的最大困難,但是德德瑪也會設立高額獎學金,會給家庭貧困的學生減免學費,會資助有潛力的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會高價聘請教授一對一地指導學生學習。
為草原孩子做的事情如此多了,德德瑪卻非常謙虛地説:“我其實做得很不夠,我很想做得更好,但現在腿腳不給力。我現在用手寫字都寫不好,但是只要老太太在,就一定會更加努力!”
這位辦學已逾10年的老校長還有一件惆悵的事,那就是學校沒有一所像樣的綜合教學樓。“給小小的民辦學校孩子們建一個綜合教學樓是我的夢想。”參加中國夢想合唱團時,德德瑪説出了自己的夢想。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